《中医脑病年度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脑病年度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XX年脑病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一、20XX年重点专科工作计划1、加强专科基础建设及内涵建设1)筹备建立NICU病房,完善脑病康复中心建设。2)培养一批能够满足工作和发展需要,处理中医脑病疑难重症能力强的技术团队,能够胜任脑病科疑难重症的高水平医生。3)加强外派人员进修学习,接收进修人员实习,增强人员交往,促进临床知识的交流,不断丰富新鲜知识。人员培养方向明确,派出对口专业进修人员不少于4人。派1人前往美国进行交流学习;派1名医生前往北京参加神经内科的进修学习,重点在肌病、脑血管病、癫痫病方面系统学习。2人次到吉大一院学习脑病重症监护,1人到吉大一院学习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包括头颈部血管超
2、声检查技术。2、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1)使专科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本专科诊疗技术将满足临床需要,有5个稳定的优势病种。对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在出血性中风(脑出血)急性期的研究中,提出了“髓虚毒损”是发病关键,制定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治法。以本法治疗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促进血肿吸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治疗方案研究。对现有中医综合诊疗方案进行转化研究,完成诊疗方案的比较研究,形成可供推荐的临床诊疗路径和诊疗技术,进行推广性验证。本研究一方面通过中医针刺联用推拿手法与现代康复疗法联用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对比的规范化研究,确立中
3、医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诊疗技术。另一方面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和表面肌电(sEMG)三种方法同时作为评测的手段,对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全面系统的评价。最后通过大样本、多中心、规范化的研究,达到此诊疗技术推广及应用目的。进行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1)筛查及中医干预的研究。本研究立足于探索早期干预中风后认知功能损害。在中风后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阶段,通过广泛的筛查,初步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掌握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早识别并干预;并以脑髓理论为指导,提出创新理论髓虚毒损是病机关键,以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治疗本病,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一级预防寻找新的途径,具有
4、重要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对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药物治疗出血性中风(脑出血)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放射免疫、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病理生理、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实验方法,阐明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中药具有抗水肿、促进脑血肿液化吸收、改善脑部微循环、调整脑代谢、保护脑细胞等多靶点作用机制。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疑难疾病,临床疗效较差,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脑髓理论的指导下,以益髓通经法为治疗法则,应用益髓通经方治疗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等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使平均年出院人数、年门诊人次逐年增
5、加,平均住院日逐年降低。3)使专科中医药诊治优势病种、疑难病种、危重病种的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4)开展2项以上创新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将转化在临床中应用。5)加强专科辐射能力:每年接受来自地市级以上单位进修医生多于1名;利用吉林省中医医疗集团平台,对口支援单位在3家以上;推广中医特色疗法、适宜技术项目。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突出强调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应用。2)单病种质量管理不断得到加强,控制单病种费用。3)疗区和门诊医疗质量有大幅度跃升:疗区中医诊断符合率大于95%;甲级病案率大于90%;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50乐完善中医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实施;开设专科专病门诊并采取预约挂号制。4、促进科研教学发展1)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2)积极申报国家级973课题。3)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以上;本科生临床教学不少于课时的80%o4)继续开展任继学教授学术思想研究、继承工作。深入挖掘任继学经验。二.20XX年工作措施1、改善专科条件。2、完善脑病康复中心建设。3、确定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诊疗方案,在脑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临床路径并开展实施。4完善痿病诊疗方案,在脑病重点专科协作组中进行临床验证研究。5、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5名。6、于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中标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