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扎实推进长效脱贫机制的思考及建议范文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扎实推进长效脱贫机制的思考及建议范文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乡镇扎实推进长效脱贫机制的思考及建议范文为进一步了解精准扶贫情况,努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高我镇脱贫成效,根据区委主要领导指示,XX镇认真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全镇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XX镇全镇共有XX户XX人,其中贫困户XX户,贫困人口XX人。从致贫原因上看: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X户X人,因残致贫X户X人,因学致贫X户X人,因灾致贫X户X人,因发展动力不足致贫X户X人,因缺技术致贫X户X人,因缺劳动力致贫X户X人,因缺资金致贫X户X人。截至20xx年初已脱贫X户X人,未脱贫X户X人,其中20XX年预脱贫X户X人,20XX年预脱贫X户X
2、人,贫困发生率为X%。在未脱贫的X户中,因病致贫X户,因残致贫X户,因缺劳力致贫X户,因缺技术致贫X户,因缺资金致贫X户,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X户。XX镇脱贫攻坚取得预定的成效,主要归功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的有力帮扶,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和贫困户的自强不息。XX镇始终坚持把精准识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第一粒扣子”,以“两不愁、三保障”为主要衡量指标,通过干部访、群众评、数据核,严格按照“一访、两会、三榜、四审”的程序精准把关,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始终坚持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筑牢镇、村联动责任落实体系,形成书记直接抓、部门行业合力扶、扶贫单位倾心帮、驻村干部和全镇
3、党员干部结对帮的攻坚格局。特别是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对全镇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整改,X月X日-X日,镇党委、政府就摸排出的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X户X个问题分村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相关挂点区领导、帮扶单位负责人、帮扶干部和镇村干部参加讨论并明确了责任。截至目前,X个问题已整改X,其余X个正在建设中。二、存在问题近年来,XX镇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十一大扶贫工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贫困发生率从X%下降至X%,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扶贫工作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还有
4、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不强1 .先天不足,对于脱贫致富力不从心。部分伴有弱智或精神疾病的贫困户或是丧失劳动力的分散供养五保户,这部分群体因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自主的劳动创造意识,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收入的来源仅靠政府的救助或亲戚朋友或是好心人的关照,属社会保障兜底类。如XX村XX户,现年X岁,精神方面存在障碍,日常到处乱走,捡破旧东西,住的一间砖瓦房中凌乱不堪,一直以来日常生活必需品由其兄长代为购买或村干部定期送达,因其精神问题又不能送至敬老院集中供养。2 .“等靠要看”,对摆脱贫困置身事外。少数贫困户,身体健康,但是主动脱贫的意识不强,属于主观上缺乏脱贫动力的“精
5、神贫困”,把贫困归咎于外因,陷入“因穷而懒,因懒而穷”的恶性循环,存在“要穷穷到底,政府来兜底”、“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主动参与脱贫致富的意愿不强,有“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独角戏”现象。3 .心灰意懒,对改善生活失去信心。不愿劳动,创业意识淡薄,生活热情低。个别贫困户精神颓废,安于贫困现状,甚至存在“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不主动参与劳动,做事怕苦怕累,对追求美好生活失去了动力和信心,甚至对镇村干部、帮扶干部的上门帮扶无动于衷。如XX村XX户,家庭人口X人,其妻子精神存在障碍,四个小孩均为小孩,大的小孩还是哑巴,住在X平方左右的一层平顶房屋中,家中凌
6、乱不堪。为了帮扶他,镇村帮助他办理了X个低保,还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邹忠明仍是不怎么去打理家庭,努力劳动。4 .固执己见,对生活现状不思进取。危房改造等扶贫措施在帮扶干部眼里可谓是直接的“政策纯利”,但在贯彻落实到每家每户过程中是仍会碰壁,部分贫困户思想封建顽固,安与贫困,不求改变。比如XX村XX,因病致贫,两个老人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镇村帮助其申报危房改造,但听说要拆旧房,又决心不搬,怕丢了祖宗基业。(现该户已进行危房改造)(二)贫困户对脱贫攻坚认识片面一是小富即安现象。部分贫困户在脱贫致富路上后劲不足,在生活取得一点小改善后又裹足不前,甚至还在普通群众中有一种优越感,认为多花精力去获得收
7、入是很傻的事情,有的还打牌、打麻将、喝喝小酒,开始享乐了。二是“怕脱贫”现象。有的贫困户不仅等靠要,还不愿脱贫摘帽。为了不脱贫,一些贫困户不惜隐瞒扶贫成果。上级来村里调查脱贫成果时,村民故意不说实话,隐瞒收入,怕一旦脱了贫无法再继续享受政策。三是漠不关心现象。一些贫困户认为扶贫是政府及干部的事,有被动扶贫思想,对扶贫工作主动参与度不高,对帮扶措施也只是被动接收。比如近年来,我区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之策,立足马家柚产业,大力推行马家柚特色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零星种植、认购种植、爱心种植三种模式,既分配树苗,又给予技术指导,让贫困户发展自己的产业,但是一些贫困户对自己房前屋后帮种的马家柚条数
8、不清、从不参与种植管理,认为这是镇村及帮扶干部该做的工作。(三)扶贫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一是认识不到位,群众思想发动不够。部分村、组对“一村一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没有把发展产业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抓手来抓。群众对发展产业扶贫了解甚少,自觉参与乡村产业建设信心不足,缺少产业自我规划和发展设想,农户没有完全融入产业扶贫建设的整体,导致部分村的扶贫产业建设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商品率低。二是主导产业规模小、产业面窄,产业化程度低。综合来看我镇“一村一品”的总体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突出表现为“散、小、短、杂
9、”。大部分主导产业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产业规模和产品规模小,XX主要两大合作社腾马合作社和圣地合作社都是以马家柚种植为主,零星种植黄桃等产品,无论是产业基地、发展规模、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等都还远不适应现阶段“一村一品”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品牌化的产业化发展的要求,镇区内又无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刚起步运作,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贫困户劳动力素质不高,组织化水平低。农民缺乏有效劳动技能,文化素质总体不高,部分农民缺乏自我创业、吃苦耐劳精神,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加之缺少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人才,技术服务跟不上,致使劳动力素质不高。部分村级基层组织中缺少发动群众,积聚力量有序发展
10、产业的能人,农民发展产业不是单打独斗就是盲目随从。(四)脱贫质量不高,返贫隐患仍然存在一是部分贫困户身体素质较差,年老体弱多病居多,文化水平低、普遍缺少技术,缺乏发展思路。贫困户增收主要靠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贫困群众一旦遭遇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就会减少家庭收入,已经脱贫的也有可能再度返贫。二是农业产业脆弱,增收难度大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含量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受市场因素影响,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农户劳动所得不多,挫伤了劳动积极性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目前形成特色产业的不多,支撑作用不明显。三是仍有不少贫困户或“安”于贫困。部分贫困户目光短浅,得过且过,干一天玩两天,赚的钱花光了要饿肚子了才能迫使他们再次投入劳动或加大劳动效率。(五)扶贫技能培训作用还不够大区每年组织的技能培训可谓密集而广泛,但多数培训都是定点定向定时,贫困户参与率低,培训缺乏预期效果。如某单位组织家政服务培训,要求每村至少X人参加,但部分村很少有贫困户参加,且参加一下又离去的很多,往往到培训结束时在场人员寥寥无几,造成资源浪费,加上培训后无相关岗位聘用,培训失去意义,镇村干部每次还得绞尽脑汁完成参训任务,原本的好事多成怨言。还有一些帮扶干部只是简单的任务式走访,没有深入“问贫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