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概要.docx
《基坑监测方案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方案概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一、编制根据1 .国家行业原则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3 .浙江省原则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33/T1008-2023);4 .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提供日勺宁波天元大厦工程地质勘察汇报;5 .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6 .宁波市城镇建委专家组编写日勺宁波市行业原则宁波市软土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暂行技术规定;二、工程概况宁波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位于中山西路的北侧,南临花池巷,东靠亨六巷,西到布政巷。基地面积为8084平方米。总建筑
2、面积为59916平方米。地上26层,地下2层,为剪力墙构造,采用孔灌注桩桩基础。本工程0.00相称于黄海高程3.8m,基坑开挖深度为约9.5m,基坑开挖面积6645m2,基坑四面延米350m。地下室采用排桩加两道混凝土支撑口勺支护形式。场地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勘察。构造部分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所设计。三、监测人员重要监测管理人员表名称姓名职务职称重要资历一、总部1、项目主管蔡伟忠副院长高工88年浙江大学硕士毕业2、总工程师蒋建良总工专家高工8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3、项目负责张立勇岩土所所长工程师95年毕业于桂林工学院,在读硕士二、现场1、现场负责人许寅年项目经理兼技术负责高工8
3、3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后一直从事测量和监测技术工作监测员张水军质量员工程师98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监测员沅孟龙助工2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监测员郑斌助工23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监测员彭易志助工23年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四、监测目的、内容、布设及规定(-)监测目的为了保证支护构造日勺安全施工,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构造日勺安全状况,验证支护构造设计对整个基坑施工过程和内部构造进行施工监测非常必要,监测还可以发目前设计中因地质等原因而没有考虑到也许在施工中影响安全日勺状况为及时对局部进行加固调整施工提供根据,同步可以根据监测资料总结工程经验,为提高设计水平提供根据。(二)监测内容1、深层土体位移观测
4、基坑侧向变形观测是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监测中一项地下各处水平位移的监测措施,常用测斜仪进行测量,它是一种可以精确测量垂直方向土层或围护构造内部水平侧向位移日勺工程测量仪器,本次工程布设9个水平位移测量监测孔。2、环梁及立柱水平位移观测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场地变形观测日勺目日勺是通过对设置在支护场地日勺观测点进行周期性日勺测量,求得各观测点坐标日勺变化量,提供评价支护构造和地基土的稳定性技术数据,本次工程布设了33个环梁和立柱水平位移监测点。3、环梁及立柱沉降测量沉降测量是通过精密水准仪以某一起始点为基准测量各点每次高程变化得到各对应点日勺沉降量(可以用国家水准控制网中日勺水准控制点,也可以用一种任
5、意点的假定高程值作为基准值)o测量有关点位时下沉(上浮)值,可以理解有关点位日勺高程变化是控制基坑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次工程布设了33个环梁和立柱沉降监测点。4、周围道路、管线变形及裂缝监测通过对道路管线的监测,可以及时理解土方开挖对周围环境日勺影响,将监测所得数据及时日勺反馈给业主、施工单位,对的指导基坑土方口勺开挖进度,可认为防止因基坑开挖影响周围环境提前年供预测日勺参数,本次周围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规定布设17+16个点。5、土压力监测在不一样深度按设计规定埋设土压力盒,测量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土体内部应力状况在宁波地区还比较少,为了研究和优化基坑设计理解和掌握基坑开挖中日勺土体内部应力非常
6、必要。本次在基坑边设一种监测点共12个土体深度日勺土压力监测6、桩身弯矩监测桩身应力和弯距的监测可以根据设计单位的规定在施工围护桩钢筋笼的时候预先焊上钢筋测力计,随围护桩口勺施工而埋入土中,在围护桩施工好后可以在测量时钢筋测力计日勺参数求得围护桩桩身钢筋所受日勺拉力(压力)、弯距。本次工程中布设2根桩测量弯距,每根桩中测量两个点,共4对八个钢筋测力计。7、支撑轴力监测支撑轴力日勺监测也是用铜筋测力计预埋在设计口勺位置上,在测量过程中每次读取测力计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出支撑梁的受力状况。判断支撑体系日勺安全状况,本次工程中布设7个支撑轴力监测点。(三)监测布设各监测项目位置和数量按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
7、院提供的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图布置,详见附图。周围环境和管线的水平垂直位移观测点由我院根据现场实际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确定,局部监测点位置根据现场状况将作对应调整。1、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孔按设计规定布置9个;2、环梁及立柱水平和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规定布设33个;3、支撑轴力监测点按设计规定布设7个;4、桩身弯矩监测点按设计规定布设2个,每个点布置2对,共4对;5、沿基坑边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规定布设17个;6、垂直基坑边线沉降监测点按设计规定布设16个;7、土压力监测点布设1个,每个点布设12个土压力盒,共12个;(四)监测规定1)初次观测成果是各周期观测日勺初始值,应具有比各周期观测成果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监测 方案 概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