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9年中国经济的政策导向定调2009年经济工作:“保增长是首要任务”o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0日结束,会议认为,贯彻落实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面,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五项主要内容。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较
2、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支出,支持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注意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着重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切实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重点提到要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发挥房地产行业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2、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
3、续增收。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夯实农业基础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及时采取调控和引导措施,确保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市场稳定。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要完整、准确、严格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
4、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过程中,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3、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虽然我国面临着保增长的繁重任务,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能动摇。必须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要以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形成发展新优势。会议提出在四个方面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要继续稳
5、定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并大力发展农村消费,增强最终消费能力。提高消费能力的途径则要落实在提高人民收入水平问题上。4、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健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相协调的机制,改善金融结构和服务,加强金融监管和创新。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垄断行业分类改革。毫不动摇地
6、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扩大对外开放,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走以质取胜、集约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子,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增加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能源原材料,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更加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5、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隙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研究和推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建立最严
7、格的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标准,建立权责利相对应的法律追究惩治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文化条件。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二、2008年与1998年扩大内需的背景及措施对比1、外部经济环境比较相似:受到金融危机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代表的国际金融资本大鳄在东南亚资本市场兴风作浪,引发货币贬值危机。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刚刚回归祖国后,也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由于我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
8、作为对香港和国际社会的支持,我国外贸出口受到很大压力,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逐步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这次危机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且迅速席卷全世界。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美欧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因此,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快就波及到我国的实体经济。东南沿海出口加工型企业首先受到波及,其后,中西部生产性企业也由于东部地区消费需求减少而受到影响。对比来看,2008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无论从力度、波及面,还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都超过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宏观经济而言,却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需要国家采取
9、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内需”,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2、内部经济环境存在差异:软着陆VS未着陆1997年我国GDP同比增幅为9.3%,实现了经济“软着陆”,而此前五年则一直保持在10%以上。就在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口,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对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一方面体现了国际责任,另一方面也给外贸带来了巨大困难,再加上内需不足和房地产行业低迷,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面临保“8”的考验。2007年GDP同比增长I19%,自2003年以来连续第五年涨幅超过10%o2007年底中央对2008年的宏观调控定调为“两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过快转为过热,防止结构性通胀转变为全面通胀”。2008年以来,随着美
10、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国内奥运的结束,内需和外需同时出现不足,我国经济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宏观经济出现减速。图11991-2007年GDP增幅情况单位15.010.05.014/M.0/13.1、10.99.37八u2-7.6yz10.0、一7.811.98.3空帖11011110.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两个时期的宏观经济走势看,1997年宏观经济已经基本实现“软着陆”,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果断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经济惯性下滑趋冷,避免经济增长“软着陆”后出现“硬刹车”。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正处在本轮经济增长的最高点,宏观经济有“走热”的危险,“两防”的政策基调就是
11、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国际经济环境迅速恶化,同时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比1997年时更加紧密,更加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因此,2008年我国政府再次果断出手“扩大内需”,其目的是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导致“硬着陆”。3、国家扩大内需的财力条件不同:财力明显增强从财政收支增幅变化图上可以看出,19937998年间,国家财政收支增幅都是下降的。1997年基本上可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到1998年则出现财政赤字。而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国家财政收支增幅全面上涨,其中财政收入增幅要大于财政支出。特别是中央财政的收入要远大于财政支出。2007年财政收支增幅最大
12、,2008年上半年国家财政盈余达到了万亿规模,下半年由于汶川地震救灾支出、经济减速等因素,个别月份财政税收出现负增长,预计全年财政收支能够保持平衡。总体来看在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中,政府的财力和财政状况要好于1997年。这也为本轮“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图21991-2007年财政收支增幅变化情况一财政收入一一财政支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4、固定资产投资基数和增幅不同:持续低迷与刚热过头图3固定资产投资及增幅变化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13、2007全社会投资一一增幅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方面,1995T998年间,年度投资总量在20000-30000亿元徘徊,增长也比较稳定,维持在10%上下。在政府大规模发行国债后,固定资产投资于2001年起开始快速增长,2003年投资总额达到5.5万亿元,增幅高达27.7%0这说明1998年开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极大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拉动经济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之后,扩张性财政政策逐步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逐步下降,但由于基数不断扩大,外加房地产投资不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2008年ITO月,固定资产投资113189亿元,同比增长27.2%。
14、从两个时期的对比看,1998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幅比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落后,采用积极财政政策,大搞基础建设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而目前虽然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面临减速,但此前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如果单纯采取1998年的那种方式,经济增长效果可能不会太明显,甚至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5、应对措施相似:首重投资,兼顾消费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罕见大洪水的负面影响,为避免宏观经济由“软着陆”变为“急刹车”,中央果断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总体方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
15、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趋势。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在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或通货紧缩趋势时,一般是同时采用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由于当时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偏多、企业贷款需求不足等原因,只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本质上讲,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银行大量购买国债,也是一种积极的货币政策,两者并不矛盾。大规模发行国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1998-2001年间,我国共发行5100多亿长期建设国债,对拉动经济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测算,国债投资对1998、1999、2000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1.5、2、1.7个
16、百分点。利用国债资金进行重点建设,不仅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而且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消费、促进出口和支持改革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2000年年中,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转机,当年GDP增长率恢复到8乐扭转了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趋势。到2000年,中国已经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机。医疗、教育、住房三大市场化改革作为扩大内需的配套措施,从1998年起我国陆续启动对医疗、教育、住房三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此前这三大领域一直由政府财政负担,具有很强的社会保隙性质,改革后,医疗、教育和住房成本全面上升,在当时对于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即期消费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