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防渗施工技术要求.docx
《水库防渗施工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防渗施工技术要求.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大坝心墙充填灌浆施工技术规定1.1 灌浆孔布置大坝心墙粘土充填灌浆采用双排布置,排距0.8m,主排孔布置在心墙轴线上,副排孔位于主排孔上游0.8m,主、副排孔距均为2m,主、副排孔各分三序施工。灌浆深度至坝基(底部2m范围内灌水泥浆),顶部高程不低于校核洪水位。1.2 钻孔针对本工程0特点,钻孔孔斜0控制是影响灌浆工程质量0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心墙造孔,基本规定如下:(1)心墙钻孔规定采用100型以上钻机钻进。(2)钻孔必顺保证孔向精确。钻机安装必顺平正稳固。钻孔须埋设孔口管,钻机立轴和孔口管的方向必顺与设计孔向一致。(3)钻孔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得不小于5cm,记录实际孔位。钻孔规定铅
2、直,孔斜W0.5设。孔斜测量发现偏斜超过规定期,应及时纠偏或采用补救措施。(4)钻孔规定自上而下一次成孔,心墙的钻孔应采用干法钻孔,不得用清水循环钻进,并规定保护好孔壁0持续性。开孔孔径不不不小于I1onInb并全程套管跟进。因充填灌浆与帷幕灌浆同孔,因此在套管打进基岩面50Cm后,改用孔径不不不小于73cm的钻具。向套管注水,检查套管止水效果,确信套管止水合格,方可进行基岩清水循环钻进。要保证基岩清水钻进时,循环水不得进入土坝坝体。(5)先导孔造孔过程中,要作好记录和描述,绘制钻孔柱状图。并按规定取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试验,每孔3组。其他孔如发现特殊状况,也应详细记录并认真处理,绘制钻孔柱状图。
3、1.3心墙灌浆制度(1)规定采用专门机械制浆。采用搅拌机湿法制浆,规定随时测定泥浆密度,密度一般控制在1.30160gcm3o(2)制浆用土料,用粉质壤土很好,粘粒含量20%30%,砂粒含量W20%,其他为粉粒。灌浆前,需检测料场土料的各项指标与否满足规定,每20(3土料检测1组,若不满足规定,则需掺膨润土进行调整。膨润土指标需检查,规定满足国家II级原则。(3)为改善浆液的流动性,可掺加适量外加剂。(4)为加速浆液凝固,缩短固结时间,对吸浆量较大的孔段,可考虑掺加5%8%的水泥。1.4 心墙粘土充填灌浆施工(1)应选用土坝坝体灌浆配套机械,并选择合适的泥浆泵。(2)灌浆原则:稀浆开路,浓浆灌
4、注,分序施灌,先疏后密,少灌多复,控制浆量。泥浆比重在1.3-1.6gc之间,泥浆含粘量20%30%,含砂量10%30%,含粉量50%左右。(3)灌浆措施:采用孔底注浆,全孔灌注,少灌多复,纯压式灌浆。待钻孔到位后,将注浆管下到离孔底部约Im处,启动灌浆泵,泥浆由射浆管喷出。为了防止浆液沿射浆管上返,在射浆管上部或孔口设置一道或多道止浆设施。每灌12次后,提高灌浆管23m劈缝灌浆在孔内下35m深的护壁管。灌浆前在孔口设置不不不小于2mB护壁管。(5)浆液水土比:浆液的水土比选定为1.5:1、1.3:1、1:1、0.8:1、0.6:1,根据实际状况选定开始水土比,规定稀浆开路,浓浆灌注。(6)灌
5、浆控制:包括灌浆量控制、灌浆压力控制、横向水平位移控制、裂缝开展宽度控制。灌浆控制施行于灌浆过程时一直。灌浆量控制:灌浆采用定量灌注法,而不是灌至不吃浆为止,坚持“少灌多复”。每孔每次平均灌注量以孔深计,每米孔灌浆量控制根据试验确定。横向水平位移控制:灌浆时,坝顶上、下游两坝肩处横向水平位移容许量根据试验确定,一般规定控制在3cm以内。泥浆灌入坝体内,将使坝体产生压缩和位移。每次灌浆时,一般坝肩位移量应控制在12cm范围内。坝体质量差的位移量可合适放宽,但停灌后必需有回弹量;位移比nVm(m为坝坡坡度,n为坝肩处时横向水平位移量与该点铅直位移量之比值)(7)浆液变换原则灌浆开始先用稀浆,通过3
6、5min后再加水泥浆稠度。若孔口压力下降和注浆管出现负压(压力表读数为。如下),应再加大浆液稠度。复灌时浆液逐渐变浓,且后序孔比前序孔浓。每次灌浆过程中,浆液变换时均应检测泥浆密度,并作好记录。(8)复灌复灌次数:I序孔不少于8次,II、In序孔不少于5次。间隔时间: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5天。1.5 灌浆压力灌浆压力:在浆液范围内应尽量减少灌浆压力,注浆管上端最大孔口压力应不不小于O.2Mpa0灌浆的工艺规定是孔底注浆,全孔灌注。单孔最大压力按1.5倍左右坝体下部起始压力控制1.6 终灌原则灌浆通用B终灌原则为:当启动灌浆泵后,通过几分钟,坝顶表面即冒浆,阐明裂缝里的泥浆从下到上已满灌,这时应在
7、各孔无压状况下反复轮灌,至少要轮灌3次,使灌浆孔内的泥浆液面基本不下降,表明“灌饱”,即可终灌。1.7 封孔先用活门式抽浆筒把孔内稀浆掏尽,投入20mm左右B风干粘球,分层扎实,每次回填厚度控制在030.5m,扎实容量与原坝体容重靠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封孔质量。1.8 灌浆观测(1)观测点的布设为保证坝体灌浆质量和坝体安全,检查灌浆效果,在灌浆期间应进行观测。观测项目包括表面变形、内部变形观测、灌浆管口压力、坝顶裂缝、坝体冒浆观测等。在灌浆过程中,应有专门观测人员负责观测工作,全面控制灌浆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试验中的问题。为掌握土坝B灌浆过程中及灌浆后来坝体水平位移B变化规律,规定在坝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库 防渗 施工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