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蓝碳经济是以海洋碳汇为核心,以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系统相协调的海洋生态经济,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助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蓝碳经济发展,推动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打通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蓝色通道”,有效拓展蓝色经济新空间,全力打造海洋强省战略核心区、样板区,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加强陆海统筹,将发展蓝碳经济作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围绕“三碳一中心”建设,聚力打造以海
2、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经济新模式和产业链,有效拓展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提供强大“蓝色力量”,努力将打造成为全国蓝碳经济发展样板地。(二)行动目标到2025年,全市海洋产业生态化、海洋生态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有效拓宽,蓝碳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显著改善,近海岸生态系统有效修复。蓝碳科研体系、蓝碳增汇体系、蓝碳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引领示范作用更加凸显。蓝碳经济体系更加健全。以海洋产业生态化和海洋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海洋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蓝碳经济贡献度显著提高,在全市经济占比超过70%。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海上
3、风电、海上漂浮式光伏、海洋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量突破438万千瓦,有效推动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东海实验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专注海洋碳汇研究的科研院所、科研团队不断集聚,海洋碳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有效拓展,蓝碳监测计量标准、核算评估方法等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有效突破,蓝碳策源地效应更加突出,建成蓝碳科研创新平台4个。海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建立完善,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黑臭河和地表劣V类水体全面清除。全面落实海洋生态红线保护管控,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一类二类水质占比)达到32.1%o“蓝碳
4、银行”体系基本建立。探索建立全国首个“蓝碳银行”,全面构建海洋碳汇数据库,加强与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完善运营机制、交易机制以及相关一系列配套制度,打通蓝碳增汇的市场化激励路径,适时设立海洋碳汇自愿交易试点。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围绕促进蓝碳经济发展的制度设计、政策支持、成果转化、人才保障等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愈加完善,有效集聚科技、产业、资本、人才等要素。展望2035年,蓝碳科研体系、减排增汇体系、市场体系全面构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海洋清洁能源产业、海洋生态经济产业高度发达,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优美成为普遍常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蓝碳经济发展样板地。(三)行
5、动路径1以蓝碳科学研究为基础。探索打造蓝碳科研创新平台,积极汇集省内外蓝碳领域研究机构、高校院所,吸纳多领域人才,开展蓝碳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海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研究和技术推广、成果转化。2 .以蓝碳增汇体系为支撑。强化陆海统筹,全面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以及海洋空间资源保护力度,着力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增汇能力。加快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提升碳汇渔业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海洋生态产业,做强海洋清洁能源产业,推进海上交通绿色化,有效提升减排增汇潜力。3 .以“蓝碳银行”建设为驱动。聚焦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快构建蓝碳市场化体系,通过试点建设推动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运营机制、交易制度等系列配套制度
6、,以市场化路径全面驱动蓝碳增汇。二、行动任务(一)实施海洋新能源发展工程1 .着力打造海上风电基地。加快海上风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质量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在尽早建成海上风电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十四五”并网发电,加快形成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离岸距离,探索发展远海风电,推动上海电气和惠生海工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在秀山落地,共同开发深远海海上风电,打造运维母港基地。推动海上风电相关配套产业项目落地,加大与风电装备研发制造企业的合作力度,全面提升海上风电装备本地化制造水平。2 .加快布局海上光伏发电。深挖海上光伏潜力,重点发展集中式光伏电站,结合市海岛优势,利用滩涂、盐沼地、养殖
7、鱼塘等,大力开展“渔光互补”等复合光伏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中来股份漂浮式光伏产业项目落地,积极谋划在远海建设漂浮式海上光伏电站,同时鼓励在偏远海岛建设以海上光伏为主的能量供应系统。3 .稳步推进海洋能开发利用。重点推进潮流能潮流能项目,继续支持各科研机构、院校、企业开展潮流能、波浪能科研示范工作,保持我市在海洋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积极探索海洋能在海岛能源供给和海洋水产养殖电力供应方面的推广应用,并鼓励开展海洋能与海上风电的综合开发试验示范。4 .积极稳妥发展1NG产业。充分发挥自贸区政策优势,培育发展天然气交易市场,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1NG交易平台。深度参与1NG国际贸易,加快1NG
8、现货交易。“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1NG分布式能源站发电装机容量17.5万千瓦。加快发展城市燃气,优化燃气供应系统,增强供气能力。5 .扎实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以小郭巨、海洋生态创新谷等区域为主,重点布局制氢、制氢设备制造、氢气储运及氢能辐射等企业。搭建海洋氢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利用工业副产气、可再生能源发电等能源优势,积极开展高效低成本制氢、安全可靠的氢储运技术和装备开发。合力规划布局加氢站点,推进氢能在交通、工业领域的应用,优先选择在本岛开通运营5条以上氢能公交示范线路,积极为石化园区及拓展区供应绿氢,全力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氢能海洋应用示范城市一“海上氢岛”。6 .探索储能等新
9、技术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加快探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产业中的应用,在偏远海岛建设海洋能、风能、光能、柴油机以及储能多能互补系统试点项目,促进可再生能源电量消纳,原则上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按照10%装机容量配置储能设施,同时尽快完善已有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储能设施。打造“海上风电+海洋能+储能+制氢+海洋牧场+陆上产业基地”示范项目,依托储能新技术,探索海上风电制氢、深远海碳封存、海上能源岛等清洁能源发展新模式。积极开展多种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等,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精细化管理和发电量预报等,以降低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增强与电网融合度,提高能源系统综合利用率。
10、(二)实施蓝碳科技创新工程1打造蓝碳科研创新平台。搭建以沪甬舟科技合作为核心的长三角科技协同中心,积极与国际科学组织和各国科学家开展合作,推动海洋碳汇和负排放相关重大科研项目落地实施。加快东海实验室建设,打造成为立足、服务、辐射全国的蓝碳科研创新平台,借助大学、海洋大学、海洋二所等专业科研力量,重点开展海洋资源绿色开发及海洋生态系统科学原理、机制和模式的研究,并将海洋蓝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贯穿各个研究领域。推进国海海洋科技研发基地、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探服务基地等一批重点海洋院所建设,建设海洋科学城、农业农村部渔场特色经济鱼类种质资源场、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等产业
11、创新载体。2 .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发挥高校院所应用基础研究优势,加快推进海洋碳汇联合监测站、微生物驱动CCh地质封存机理研究、海水养殖环境负排放研究等科研项目,力争在绿色石化、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海洋生态碳汇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加强成果转化应用。加强海洋碳汇机制与能力的科学研究,整合海洋生物、海洋生态、遥感、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科研力量,重点推进海洋负排放、海洋碳汇形成机制、海洋碳汇计量监测、海洋碳汇核算评估等领域研究攻关。3 .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积极培育蓝碳科技型企业,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蓝碳研究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
12、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碳汇渔业等蓝碳经济发展需求,以本土企业培育为主、招商引资并重,加大资金、项目、人才等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成长性好、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的蓝碳示范企业。聚焦蓝碳技术需求,坚持市场导向,支持大学海洋学院、海洋大学相关学科建设,积极培养复合型科研人才,强化人才保障。4 .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的显著优势,积极参与海洋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推动开展蓝碳领域国际联合研发,支持海洋科技领域国际合作项目。依托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际科技合作载体,积极拓展在海洋碳汇领域的合作
13、渠道,提升合作实效。积极参与“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开展蓝碳环境监测、蓝碳数据收集、蓝碳科学研究等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协同创新。加强与国内蓝碳研究先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海洋碳中和核算机制研究。(三)实施海洋生态产业提质工程1发展壮大海洋生态养殖业。深入推进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持续深化渔场修复振兴。统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探索利用海上风电场打造绿色海洋牧场,打造“海上粮仓+蓝色能源”新模式。高质量发展名特优种繁育产业,重点发展与海水养殖和增殖放流相配套的水产种业,全面改造和提升苗种培育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水产名特优种繁育产业园区。推进健康养殖示范县、水产健康养殖示
14、范场创建,发展大型化、智能化养殖模式。推动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模式转型升级、养殖品种结构优化,积极推广设施化、工厂化、综合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2 .大力发展海洋生态智造业。加快推动石化及新材料、船舶与临港装备、现代航空等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转型、绿色化升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支持优势修船企业加快船坞、码头和绿色修船改造,引进新兴船舶改装技术,做强绿色修船产业。聚焦港口、船舶、海洋工程等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海洋生态环保技术研究,发展壮大海洋生态环保装备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洋装备深度结合,开展海洋智能装备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深海环境监测设备、水下取样设备等高精
15、尖类产品,打造国内重要的海洋智能装备研发、试验、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基地。3 .做大做强海洋生态服务业。依托港口优势,培育壮大高端增值、智慧便捷、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产业,积极打造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江海联运航运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结合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海草床生态修复等蓝碳产业,拓展以海岛和渔港休闲旅游为主的滨海生态旅游业。探索发展“海洋牧场+休闲旅游+观光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文旅、商旅、城旅融合,大力建设海岛公园,积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景区品质,加快建设海上花园全域旅游城市。4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拓展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农用制品、海洋化妆品、海洋生物医用材
16、料等产业方向,重点推进海洋生物医药区块建设,加快引育一批海洋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完善涉海科技创新信息体系建设,建设“智慧海洋”大数据平台,加快形成海洋感知装备、卫星通信导航、海洋大数据、船舶电子等海洋信息产业集群,提高海洋信息面向社会的服务水平。5 .构建资源循环型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优化园区空间格局,完善园区产业共生体系,进一步推进园区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建立再生原材料推广使用制度,拓展再生原材料市场应用渠道。以航空、船舶、汽车拆解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培育航空、车、船零部件“产品-拆解-加工-再制造“产业链。积极推进“海上”垃圾分类,鼓励船舶生活垃圾、渔业捕捞垃圾分类收集、回港处置,减少海洋垃圾污染。(四)实施陆海统筹减排增汇工程1深化“蓝色海湾”综合治理。坚持海陆统筹治理模式,进一步完善陆源污染入海防控机制,加强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