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152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目标:1 .学习略读,根据阅读目的或需要筛选重要信息。2 .梳理行文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3 .分析评价性语句在文中的作用。表达阅读心得。教学重难点:梳理行文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一、导入了解叶圣陶。(结合注释一、预习单)明确: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设计说明:通过了解作者,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二、梳理思路1 .我们先来读题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你读出了哪些信息?明确:“先生”是对叶圣陶的尊称;“二三”

2、不是实指,是虚指,指零星片段。2 .围绕标题你会提出哪些问题?预设:1.本文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2 .这些事有什么关系?3 .这些事体现了怎么样的品质?4 .作者想表达什么?3.我们在第一单元中已经学习过几篇多个材料写人的文章,同学们一定掌握了不少梳理文章思路的方法。但是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侧重于学习用略读的方法来梳理文章思路。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我们要快速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可以尝试用略读的方法。请同学们尝试运用略读方法来读课文,梳理第38段,并概括作者从哪两个角度来介绍叶圣陶先生的?明确:待人厚律己严(第六段过渡段)追问:我们关注了过渡语句进行概括,那么继续根据某些语句来进一

3、步细分,待人厚和律己严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待人厚一一文字交往和日常交往(第四段首句);律己严一一文风方面和用语方面(第七段“还”,说明六、七两段内容是统一的;第八段“上面说的是用语方面”)追问: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围绕两个角度,四个方面,作者具体写了叶圣陶先生哪些事情?明确:文字交往(为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请“我”帮他修润文章);口常交往(坚持送客到大门外,晚年卧床时对访客举手打拱,连声致谢;错过接待我而悔恨不己立刻回信给我);文风方面(强调写文章要明白如话;写文章特别重视简洁);用语方面(力求完美)小结:我们用略读的方法,借助每段提示性的语句,清晰的划分出这篇两千多字的长文的结构层次

4、,梳理出七个材料,主要从待人厚和律己严两角度来写。设计说明:通过题目,大致了解本文内容,并且思考本文学习的重点。通过把握开头、结尾以及过渡语,梳理文章思路。三、梳理关系作者写了叶圣陶先生有关的七个材料,写这么多材料有什么用意呢?我们先来看,这些材料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叶圣陶先生?接下来我们来梳理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些材料的作用。明确:第三段,略写为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的事件,表现他严谨认真;详写请“我”帮他修润文章的事件,表现他不耻下问、诚恳谦逊。两个事件从他人和自身,多角度的论述了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第四段写了他坚持送客到大门外,晚年卧床还要对访客不断地说谢

5、谢,表示歉意,看出他无论在人生什么阶段,无论他的健康状况怎样,都是一以贯之的宽厚待人。这也照应了第三段第一句话。第五段详细写了我与叶先生的一次交往同样照应了第三段第一句话。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凡是指的是不论什么身份,不论处于什么境遇之下,与叶先生只要有一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深受感动。这句话统领了 35段的所有材料。设计说明:通过梳理事件之间的关系,再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四、课堂回顾这节课,我们先从题目入手,初步了解本文写的主要人物叶圣陶先生,并围绕标题提出问题,接着用略读的阅读方法概括了写叶圣陶先生的多则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初步了解本文从待人厚和律己严这两角度来写入。然

6、后我们梳理了 3-5段待人厚这一部分中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入品读人物的具体表现,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点,更深刻的理解了叶先生待人厚的特点。设计说明:回顾思考路径,习得略读方法。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1、2、5题。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我们先从题目入手,初步了解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并围绕标题提出问题,接着用略读的阅读方法梳理了写叶圣陶先生的多则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分类,初步了解本文从待人厚和律己严这两个方面来表现人物,然后梳理了 3-5段待人厚这一部分中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入品读人物的具体表现,更深刻的理解叶先生待人厚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68段,律己严这部分的材料,梳理材料

7、间的逻辑关系,品读人物的具体表现,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设计说明:回顾学习内容,并且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为梳理6-8段做铺垫。二、梳理6-8段1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总起句往往起到统领文章的作用,那么统领6-8段的是哪句话?明确: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追问: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6-8段,找寻一下,哪些内容照应了此句中的内容。明确:正心修身一一“不止一次”、“严格要求自己”、“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常常提到”、“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绝不放松”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一 “近些年来不少人”、“竟然”等2.6-

8、8段的三件事的顺序能不能互换?明确:不能。第六段,针对朦胧的文风,坚持要写文章如话,让读者看懂。第七段针对写作不简洁的普遍现象,提出文风要简洁。第六七两段是从总的用语角度来写,那么第八段则是从最微小的角度,小到一个标点,一个用字。叶圣陶先生也力求完美,将这三个材料连缀起来,可以表示为,叶圣陶先生强调,写文章要明白如话,还特别重视简洁甚至不放松任何细节,力求完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之间层层推进,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展现了他强烈的责任感。这些材料共同表现他,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积极倡导好的文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三个材料也同时呼应了第六段的开头,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

9、欲达而达人。设计说明:通过找寻具体内容,照应总起句,分析事件之间的关系,理清写作思路。三、感悟作者情感35段从叶先生与人交往的角度选择材料,体现他待人厚的特点;68段则是从叶先生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角度选择材料,突出他的文风,同时也体现他的为人,体现其律己严的特点。两部分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我们已经梳理了 38段材料之间的关系,感受了人物的精神品质。那么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齐读文章第2段。明确:在作者看来,叶先生不管为人还是处事,不管是口常生活还是工作,他所有的言行都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是一个单一儒。追问:可见作者是站在儒家的标准上在品评叶圣陶先生,

10、并且用了这些语句,表达了对叶先生的崇敬之情。这种崇敬之情,作者在38段中有没有明确的表达呢?我们一起读读38段段首或段尾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设计说明:通过对“儒”,对文中作者的评价,感受作者对叶圣陶的高度赞扬,同时.,联系后文,再次感受这种强烈的赞扬之情。四、难点剖析作者对叶先生的情感,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也是表现的非常鲜明的,请同学们朗读开头结尾,你读到了怎样的情感呢?明确:“双层的悲哀”:第一段中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指的是在除夕这个阖家团圆的好日子却传来不幸的消息一一叶圣陶先生逝世,我失去了一位相交多年感情深厚的老师及朋友。同时,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乐景反衬其哀情,心头的悲哀倍增,所以称之

11、为双层的悲哀,也写出了作者此时极度的悲伤之情。第九段中,叶圣陶先生,人,往矣。几个词语之间却用用了三个标点隔开,尤其是一个人字,独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的表达,强调了叶先生虽然逝去,但他身上的品质和精神是不会失去的,这样断句更加凸显出悲伤的情感,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叶老的不舍悼念之情。设计说明:抓住语言上的特色,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先深入品读了 68段人物的具体表现,梳理了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更深刻理解了叶先生律己严的特点,分析了 35段和68段这两部分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叶圣陶先生的品质,然后乂分析了第二段与38段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以及这一句与后文所有材料之间的关系,理清了行文思路。最后结合部分段首、段尾句以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读出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情感,理解了文章的主旨。设计说明:回顾课堂,复习思考路径。六、作业布置一、完成语文书积累拓展的第五题。二、完成练习册,第三、第七、第八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