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造》读书报告-202012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改造》读书报告-20201230.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教育改造读书报告毛文娟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又反对“洋八股”,毕生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之路而孜孜奉献,他“爱满天下”的宽阔胸襟至今为人们所崇敬,他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学说对今天的教育仍有深远意义。中国教育改造是陶行知先生在1928年主持晓庄师范学校工作时,为庆祝母亲六十寿辰将自己撰写的文章选编成的一本教育文集。书中收录了他1918年底至1928年初写的32篇文章。其内容概括了1928年以前各个时期他对中国教育的考察、研究,深入实际提出的教育改造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方法。在选编这部书时,陶
2、行知先生写道:这部书代表我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着的几线光明。从“教授”写到“教学”,从“教学”写到“教学做”,人家怕要疑我前后思想矛盾,其实我的矛盾处,便是我的长进处,当选择旧稿时,我曾下了一定决心,凡是为外国教育教育制度拉洋车的文字一概删除不留,所留的都是我所体验出来的。所以我所写的便是我所信的,也就是我所行的。可见,陶行知先生求实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治学方法,始终如一地贯彻在全书及其以后的著作之中。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之中。该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并改造其老师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实践中产生的。他认为清末以来,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
3、新式教育,但实质上仍是旧的一套,所谓科学教育,不过是书本的科学、陈列的实验,这种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脱离生活实际,按这种办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书呆子、蛀书虫,只会走路的“字纸篓”,这种缺乏生活力和创造力的教育,只能为少爷、小姐所享用,与民众生活无关。因此,他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翻了半个筋斗,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为“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与之相联系,陶行知还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以此来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其教学论为“教学做合一”,“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
4、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黄炎培先生提出了“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的具体应用,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做合一”的培育理念。在中国教育改造阅读中,有两篇文章读后十分有感触,受到启发,或者说是找到了理论根据。一篇是书中第一流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治教育家,一种是书生教育家,一种是经验是教育家。他认为这三种教育家都是不最高尚的,都不是一流的,他认为具备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才算是第一流的人物。一流的教育家一定是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都要有胆量。我认为,近代我国出现了一批一流的教育家,如:蔡元培、梅贻琦、郭秉
5、文、陈光裕、黄炎培、竺可桢、匡亚明等,但仍不够,现今培养一流人才首先要有一流的教育家,而一流的教育家应同时具备胆量和科学的教育思想,究竟要用什么方法养成一流教育家?是我们重点要关心的问题。另一篇是书中附录部分第一章行是知之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行知先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同样将其翻了个筋斗,认为应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的或由书本传达。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陶行知认为,之所心提“行是知之始”,是承认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可发生效力。他举例:小孩子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慢慢过度到对抽象的热、冷、甜、硬的理解。再如,富兰克林放了风筝才知道电子可以由一根线从天空引到地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将轻重不同的球落下才知道不同轻重之球是同时落地的,可见“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一认知引导顺序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有多么重要。这启发我们,在儿童生活中要鼓励他们亲知,亲自动手试验,主动观察结果,从经验中总结知识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