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域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区域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国各区域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一、绪论2(一)研究背景2(二)研究目的和意义3二、相关理论基础3(-)义务教育3(二)义务教育经费3(三)教育均衡3三、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制度变迁4(-)统一财政与分级管理4(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4()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5(四)免费义务教育5四、我国各区域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5(-)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6(二)各区域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61 .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情况62 .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情况73 、现行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8(-)教育投入规定的经费投入总量不足8(二)省级统筹扩大了区域差异9()投入主体不合理9(四)各级
2、政府投入的责任模糊10六、改进建议10(-)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10(二)促进区域经费投入协调发展11()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体12(四)明确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职责13总结14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16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取向,均衡的财政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义务教育的现状和研究意义,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制度变迁,以及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区域差异程度,探讨了现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义务教育人均支出不均衡,农村义务教育人均支出失衡尤为明显。国家应根
3、据本地区实际调整政策,不断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融资机制,实现义务教育差异化、动态化的均衡发展体系,最终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关键词: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区域差异一、绪论(-)研究背景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逐步噌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义务教育,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我国的义务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随着当今我国义务教育的飞速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教育不公平这一问题是多年来最为关注的。各地方间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的不平衡上,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1995年,中央开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是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其中
4、教育则是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义务教育投入的区域差异,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成为我国今后义务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O(-)研究目的和意义义务教育支出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探讨有关义务教育经费的问题,对于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比重,优化义务教育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义务教育投资失衡问题,有助于加强省政府对各类教育经费的宏观协调、增加对农村地区和低学历学校的投资、增加对弱势群体的财政支持,从而让我国教育支出的总体结构得以优化。二、相关理论基础(-)义务教育2015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
5、规定,国家统一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不收取学杂费,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具有一定年限的强制性教育制度。它又称免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型和世俗性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有义务和权利接受基础教育,相应的国家也有义务为义务教育资金的投资提供保障,并确保义务教育系统建设。(二)义务教育经费教育经费是指国家用于发展各级教育事业的费用,是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对于教育费用的实际应用,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物质。我国的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有各个学校的人员和公共费用,以及学校里面的校舍建
6、筑和各种教学设备的费用等。同样义务教经费也包含在内,它是指义务教育活动中所需要的一切费用,是国家对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它包括了各级政府部门用于义务教育的费用,也包括了一些社会成员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并且义务教育经费最主要的来源是财政拨款。(三)教育均衡教育均衡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来看,一个是指教育均衡发展,一个是指课程均衡发展,主要运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均衡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的分配教育资源,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本世纪以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同时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教育
7、公平在某种意义上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社会成员能够合理分配教育产生的社会福利,享有同等的权利保障,并且教育公平也是人们在教育领域中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教育均衡不等同于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内涵比教育均衡更为广泛。三、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制度变迁(-)统一财政与分级管理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我国实行了收支统一管理,即财政合同制。在这一时期,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到1957年,在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应的税制实行“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第二阶段是从1958年到1979年,“集团”合并,“集团”为主体,国家提出“大力倡导群众办学,动员社会各界筹
8、集办学”的政策。(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1994年,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实行分税制。分税制实际上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务权力分开,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收入,各级政府相对独立,责任明确,以这样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比,使中央能够集中精力解决重大问题。分税制改革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权利,但没有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扶持,导致财政权力向上集中,事务权力向下转移的局面。为了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两个基本原则”的目标,地方政府承担了部分债务。据统计,截至2000年4月,我国22个省(自治区)共拖欠教师工资达76.6
9、8亿元。分税制改革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和地区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所影响,导致出现不平衡状况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三)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率先在安徽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税费改革对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为了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解决分税制后关于义务教育发展遗留的问题,尤其是农村遗留问题,中央政府在2001年和2002年公布了关于改革发展基础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两份文件,提出了新的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新制度强调了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基础教育投资
10、的责任转移到县级政府。该制度赋予了县级政府三项教育行政权,分别是制定县教育发展规划、协调县教育经费、管理县教职Io2004年,国家用于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总额达到1326亿元,比1999年农村税费改革前增加了739亿元,年平均增长20%。自2001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中央累计投资30亿元,应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此外,还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项目,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落实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推动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四)免费义务教育新的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在坚持“县域”财政体制下,
11、对农村教育财政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政府将充分保障中小学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义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福利性。内容包括:(1)农村中小学生免收学费和杂费,政府给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些许补助;(2)提高农村中小学公共资金水平;(3)在义务教育时期对中小学校舍的维修和改造建立有效长期的机制;(4)全力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各项工资福利待遇,做到不减少,不拖欠。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教育经费、社会募捐、学费和个人承担的其他费用,其中金融教育经费占主导地位,占了92%以上。四、我国各区域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2006年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政策后,义务教育总投资比重
12、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2019年和2023年中比例值有所下降,总的来说义务教育投资占教育总支出的比重并没有逐步上升,基本上已经接近。2009年至2023年,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占义务教育总投资比重稳步上升,特别是2015年以来,比重逐年上升,表现在从2015年的82.57%上升到2023年的94.93%,说明我国实行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后,国家财政资金在支持义务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支持逐年增加。2009年至2018年,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占教育财政支出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和2023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占教育财政支出的51.04%,2018年,该比例上升至54.7
13、3%,总体增长后2023年下降到51.98%0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与国家对各级教育发展的安排息息相关。由于国家对教育发展安排的不一致,近年来义务教育支出占国家教育支出总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15。可见,与之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明显不足,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均衡,从而导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也存在不足。(二)各区域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1 .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情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均教育支出的地区差异非常明显。东部省份(上海和北京)的基础教育人均支出最高,而西部省份(贵州、河南)的人均支出最低。各省学生人均教育支出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目范围呈现逐年上升的
14、趋势。2013年,全省人均教育经费支出范围为3296.99元,2019年达到17209.16元。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异是2013年的5.22倍,2013年的范围甚至更糟。2023年达到21604.19元,是2013年的6.55倍。极端数据显示,地区间小学生教育支出的绝对差距正在扩大。极差率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学生人均教育支出的最大值3715.22和最小值418.23之间的比率为8.88,2013年上升至11.03后开始下降,2023年下降至7.51。这表明近年来,小学生人均教育支出的相对差距逐年扩大和缩小,地区差异程度有所缓解。从表4-1可以看出,从2013年到2023年,我国各个地区人
15、均小学年均教育支出逐年增加,这表明地区政府用于资助初等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加,尤其是在东部地区。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每名学生的年平均教育支出的比较分析表明,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6区,每名学生的教育支出有很大差距。东部地区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支出显着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尽管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将教育资源偏向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教育资金缺口仍在扩大。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中部地区是该国三个地区中小学生的人均教育支出最低的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人均教育支出是中部地区的两倍。近年来,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16、问题,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增加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继而中西部地区学生的教育经费在逐年增长。表4-1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年平均值区域比较(单位:元)由表4-1中可以看出,从2012年到2023年的9年间,全国普通小学生人均教育支出持续增长。按东西部地区划分,三个地区人均教育支出差距明显。2012年,东部地区每名学生的教育支出几乎是西部地区的两倍。到2023年,东西部地区教育支出大幅下降,但中部地区人均教育支出增长率低于西部地区。2 .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情况从表4-2中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23年,我国各地区初中生的年均教育经费也逐年增加,说明地区政府对初中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东部地区的增长尤为明显。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