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观后感.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27011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观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观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观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观后感.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观后感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中国人心中坚定的信仰。成为升旗手,也是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学生的梦想,代表着一种荣誉、骄傲、自豪,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就为我们展现了六年级学生肖晓为了实现成为升旗手这一梦想的努力过程Q这部剧改编自儿童文学作家黄蓿佳的同名小说今天我是升旗手,编剧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提取情节主线、构建矛盾冲突,删除次要人物及旁支末节,将一部16万字的长篇小说改编成一个小时左右的儿童剧。剧作节奏欢快、色调明朗,既充满童真童趣,又展现了新时代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深入挖掘儿童心理,寓教于乐,弘扬高尚的道德品质,促进儿童成长。一、童真:以儿

2、童视角展现真实生活儿童剧之所以为儿童剧就在于其儿童性,这是儿童剧区别于其他类别戏剧的重要特征Q今天我是升旗手作为现实题材儿童剧,不仅真实再现了小学校园生活场景,塑造了真实、生动、立体的少年儿童形象,还展现了儿童视角下成人世界的复杂Q该剧中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好孩子,无论是贪吃但却讲义气的调皮鬼包郝还是严肃且爱讲道理的班长马驭,又或是爱打小报告的跟屁虫花阳、一心扑在学习上的学霸林茜茜他们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他们或许不那么完美,但都真实存在于校园生活之中,每一位小观众都可以在这些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看到身边的同学。尤其是主人公肖晓,出身于军人家庭,善良正直、聪明机智、理想远大。但是创作者并没有将他塑造为

3、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他有一些小缺点,为了当上升旗手拼命做好事甚至不惜使用小手段,比如夸大女孩伤势,以担心内出血为由背着女孩去医院,由此而获得升旗手资格。但这些小缺点并没有妨碍肖晓这一人物形象的正面性,反而使得他的形象更为真实、鲜活。儿童世界的真实、纯粹还表现在孩子之间的真挚情感上,祝小娜、包郝帮助肖晓制定夺回升旗手资格的“作战计划”,出于同学之间的义气,即使被老师发现也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有当离家出走的肖晓归来时,祝小娜、包郝第一时间关心肖晓的安全,花阳等同学也各自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大家约定以后“一起学习,一起玩”。这群孩子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真挚情感,令人动容。黄蓿佳说,

4、“一部好的儿童小说,应该同时反映出两个世界:纯真的儿童世界和复杂的成人世界。”当剧作展现真实儿童生活的时候,我们也应看到儿童眼中成人世界的复杂与无奈。当肖晓知道自己升旗手资格被取消,他愤怒地说,“如果不让我当升旗手我宁愿什么也不当!”“大人为什么可以说话不算话!”这一直线式思维模式恰恰反映了儿童视角的局限性,观众也由此看到学校面对上级以教学成果为重的教育检查时的无可奈何。还有肖晓和林茜茜背后的家庭教育方式,无论是肖晓母亲的“虽然只是小升初,但上不了好的初中,就进不了好的高中,进不了好的高中”还是林茜茜妈妈的“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的都无所谓”,都是当下部分家庭“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教育价值取

5、向的真实写照。二、童趣:以儿童审美呈现戏剧舞台根据中国儿童戏剧史关于儿童剧的定义,“是否是儿童剧,决定的因素,取决于儿童剧的接受对象,而不是剧里是否以儿童为主人翁”。可见,儿童剧是以儿童为主要观众的戏剧。而由于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思维方式、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儿童剧在矛盾冲突设置、舞台呈现等方面要符合特定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审美习惯,为其所接受Q今天我是升旗手这部儿童剧主要面向6岁以上儿童,剧中所有小学生角色均由小学生本色出演,眼神灵动、表情丰富,语言天真、动作夸张。整个舞台呈现充满儿童情趣,不同场次衔接时穿插儿童歌舞表演,又以色彩鲜艳、构图简单的儿童画式作为舞台背景。甫一开

6、场,小女孩一段歌唱祖国的歌声,清澈干净,紧接着小演员们带来一段歌舞,直接创设了关于升旗的情境,将小观众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舞台上;继而又以光影变化,将沉浸在美梦之中的主人公肖晓拉回现实,“我什么时候才能当上升旗手呀?”简单的一个问句既表明肖晓为了成为升旗手已经付出了许多努力,也表达了肖晓的疑问,设置了悬念,激发起小观众对于剧作的兴趣:肖晓为什么那么想当升旗手?肖晓能不能当上升旗手?他又是怎样当上升旗手的?剧作还以蒙太奇手法,将不同空间的画面拼接在一起完成叙事,一边是肖晓和妈妈排练第二天的升旗过程,一边是身着军装的爸爸的训练场景,将肖晓对于军人父亲的崇拜再现于舞台之上,也为后续父亲的出场做了铺垫。

7、尤其要注意的是,剧作以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方式构建矛盾冲突,以儿童的离家和归家完成儿童的自我认同感的确立以及个人的成长转变。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道德自律阶段,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迫切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同时他们在判断自己行为的时候,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剧中,肖晓因升旗手资格临时被换、愤愤不平离家出走,在火车站遇到同样要去北京观看升旗仪式的青山村希望小学师生,与他们交流对于未来的展望、对于理想的追求,并共同智斗抢包男子。虽然最后未能如愿去北京,但获得了父亲的认可,“无论你当不当升旗手,在爸爸妈妈心中,你永远都是我们的骄傲”,也意识到“我为了当升旗手而做好事,动机就不纯”,明白

8、“只要心中有国旗,人人都是升旗手”。在这个离家出走和归家的过程中,肖晓完成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认同感的提升,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实现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不过,剧中次要人物林茜茜的转变有些突兀,缺少剧情支撑,不符合角色心理也难以为观众所接受、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剧时长限制所致,原作关于林茜茜的家庭状况、成长经历等都有更为详细的叙述。三、童心:以儿童心灵审视教育现实儿童剧不是教育剧,不能强行加入严肃的现实话题和社会道德观念,但儿童剧必然具有教育性,以戏剧性的方式触及儿童心灵,呼唤真善美,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如该剧以启发性的教育方法,将主题思想融入角色的成长过程,引发儿

9、童对于“什么样的孩子可以成为升旗手”“我的梦想是什么”如何对待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困难”等问题的思考。而且剧中对于善良勇敢、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等优秀道德品质的弘扬,也会对儿童产生积极影响Q该剧还赋予了这部2006年出版的小说以时代内涵,在光明小学和青山村希望小学共同举行升旗仪式之前增加了一段童声朗诵,以新时代儿童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展现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次绝佳的爱国主义教育契机。当然,儿童剧的教育性不仅仅是指向儿童,更指向父母、教师等成年人Q在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中,不仅有儿童世界成长的烦恼,还折射出教育观念和亲子关系等现实问题,也引发观剧成人的自我反思与自我审视,比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学校教育中是否过度重视教育教学成果而忽视了对于儿童自尊心、梦想的呵护,家长是否过度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及道德发展。也许,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升旗手,在新时代我们更要呵护这些孩子的梦想,让他们始终有想当升旗手的梦想和成为升旗手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