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五年规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焦点。人工智能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产业集群丰富、市场空间大的特点,是影响城市经济结构、智慧治理、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将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2.0版、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高水平打造数智宜居天堂、奋力展示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提供新的推动力。一、发展现状及趋势(-)发展现状坚持把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和数字治理第一城的重要领域,成功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实效。1 .综合实力位居前列。人工智能产业
2、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覆盖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形成了从核心技术研发、智能产品制造到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根据省统计口径,2020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155757亿元,占全省57.83%o全市拥有人工智能上市企业43家、独角兽企业7家、准独角兽企业30家,5家企业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2 .创新体系较为完善。以高校、科研院所、省级实验室、企业研究院为代表的学术创新界构建了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学科一人才一科研一体化,在视觉溺U、语音识11、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大数据智能驱动创新设计、脑机接口与交互、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研究方面取得优异成果,部分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标
3、准。人工智能企业授权专利达到25906件,其中发明授权专利7691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互联网人才和海外人才净流入率均居全国城市首位。3 .产业集群基本成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动力强劲,涵盖芯片、传感器等基础层,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技术层,以及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安防、智能机器人等应用层,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的格局。阿里巴巴在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物流、智能计算等多个领域领跑行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在人脸识别、行为决策等领域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超过65% ;网易发展成为智慧文娱领域的企业;虹软科技、商汤总部等发
4、展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龙头企业;每日互动、网新等成为大数据领域龙头企业;蚂蚁集团、同花顺、恒生电子等成为智慧金融领域龙头企业;科大讯飞总部、芋头科技()等成为语音语义领域龙头企业。嘉楠耘智、中天微、泰一指尚、微医集团等企业成长为独角兽。华为、思科、亚马逊、阿尔法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落户。4 .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近几年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平台布局,初步形成了城西科创大走廊、萧山及滨江区双核集聚,区、西湖区、钱塘区、临安区、上城区、拱墅区、富阳区等多点布局的态势。重点打造了包括人工智能小镇、制造小镇、西湖云栖小镇、萧山机器人小镇、西湖云谷小镇、大创小镇在内的一批特色小镇,创建了 5G创新产业园、
5、科技园、人工智能产业园、高新汇人工智能产业园、腾讯云基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众创空间等园区平台。人工智能小镇已经集聚了18个高端研发机构及815个高端项目,形成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5 .智能应用加快落地。城市大脑已成为推进数字化改革的重要载体,在交通管理、民生服务、智慧安防等领域广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新工厂计划,阿里巴巴SUPET工业大脑在以数据驱动的生产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方面成效显著,助力实施新工厂计划。在智能物流领域,菜鸟物流打造了智能物流骨干网,首推无人物流车开展运输服务;传化集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货运调度平台。华为研究院在车载移动计算平台的技术支持下突
6、破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蚂蚁集团在风险控制、微贷、征信等不同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博信智联开展第一个5G微公交项目研究。德勤在超级智能城市报告中指出,以惠民服务为目标,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人工智能提升居民生活便捷度方面排名最lo6 .政策支持不断加大。2017年12月,发布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率先布局人工智能等重点前沿领域。2019年12月,出台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同步制定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若干政策,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打造、融合应用、产业培育、人才引育、生态营造、空间优化、体制创新等方面,加快推动试验区建设,打造人
7、工智能发展的高地。先后发布了两批重点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遴选了共6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作为重点建设的项目。近年来,出台了人工智能人才引进计划,在全球引才521计划、:115引进国(境W卜智力计划中加大了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引进力度。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增强,设立人工智能创业(天使)投资基金,支持企事业单位搭建共性研发平台,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十三五期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核心技术存在差距。掌握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较少,在核心算法、基础软件、深度学习等方面实力还不强,在智能芯片、高精度传感器、智能终端等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方面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品牌打造和高端人才引进还须
8、努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品牌宣传力度不足,标识性不强,行业人才不足,需要从海外、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引进大量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三是场景应用深度不足。人工智能重点建设场景于2021年正式发布,应用时间较短,应用效果尚未充分显现。(二)发展趋势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在叠加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积蓄的巨大能量,快速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模式,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跃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将其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后疫情时代催生特殊场景应用需求,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接受度极大提升
9、。1 .从科技层面来看,关键技术迭代升级。让机器实现理解、推理、决策、可解释的认知智能正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向强人工智能过渡关键阶段,技术路线、商业模式、产业形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将从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人机混合智能、自主智能系统发展,将加速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渗透,未来将可能具备监督学习能力,实现自我控制、自主学习、自主演进,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文明时代。2 .从产业层面来看,市场规模加速扩大。全球各大科技巨头围绕核心技术对人工智能产品体系进行规划与布局,形成以产业应用为引导、技术攻关为核心、基础软硬件为支撑的产业链条。
10、未来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将成为世界经济主要增长极,后疫情时期人工智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核心产业规模将快速增长,智能芯片、高端软硬件及智能终端产品等人工智能核心领域产业化将快速推进,智能物联网AI芯片、人工智能软件、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产品等产业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约70%的公司将采用至少一种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新增经济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三步走战略目标,到2030年,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3 .从政策层面来看,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自2016年以来,为
11、了提升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全球主要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截至2020年7月,全球已有38个国家制定战略文件。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和日本社会5.0等重大国家战略中,都把人工智能列为一项关键技术。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的发展战略,其后全国19个省市相继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规划、行动计划,其中以北上深为代表的先进城市制定了更为细致的实施意见,加快产业落地。2020年初,人工智能被国家纳入新基建范畴,进一步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1年2月,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全面部署数字化改革工作,3月召开全市数字化改革暨数智建设攻坚年推进大会,深化人工智能在数字化改
12、革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技术瓶颈。人工智能目前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向强人工智能过渡关键阶段,存在运行机制不透明、错误不可控、稳定性差等技术瓶颈。二是数据制约。受限于数据开放程度和监管力度不足,人工智能在数据获取方面存在历史数据缺乏积累和数据质量较差的问题,需要经历数据治理的过程。三是伦理争议。人工智能影响覆盖面广,可能会产生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改变就业结构、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将对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制定指导政策和法律法规,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二、总体思路(-)指导思想聚焦数字化改革,着力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的生态培育,着力集聚一批高
13、端人才和专业人才,着力培育一批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做深基础层、做精技术层、做强应用层,以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头雁城市目标为引领,打响视谷经济地理新地标品牌,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努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全国城市数智治理方案输出地、全国智能制造能力供给地、全国数据使用规则首创地、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为建设数智宜居天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供经验 方案 能力标准和标杆。(二)发展导向创新弓I领。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新趋势,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科学布局,在应用算法、智能芯片等关键领域取得
14、重大创新突破,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市场竞争战略主动权,进一步构筑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的先发优势。统筹布局。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区域协同和重点部署,进一步整合国内外、市内外优势资源,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发展平台,促进知识群、技术群?口产业群之间互动融合,加快形成现实需求与长远发展梯次接续的产业生态发展新格局。开放开源。进一步促进高等院校、科研载体、企业主体等相互合作,鼓励软硬件基础设施平台、开放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活动平台开放共享,实现各类资源间的充分对接,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生态集群,打造高效融合共生、高频创新互动的产业新生态。应用驱动。围绕人工智能产业中的新技术、新业态、新领
15、域,大力实施重点场景应用示范工程,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民生领域、智慧城市、未来社区、智慧亚运中的深度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率先落地,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改革。(三)发展目标至2025年,全面打响视谷经济地理新地标品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成为全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全国城市数智治理方案输出地、全国智能制造能力供给地、全国数据使用规则首创地、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增加值660亿元以上,人工智能社会融合应用项目达到200个以上,综合实力稳居国内第一梯队,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头雁城市。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聚焦关键算法、软硬件协同等优势领域,建成一批开放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实现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双擎联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