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高质量写作保证质量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高质量写作保证质量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养成优良作风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如何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向上地面对生活和学习,是当前教师们需要解决且必须去做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情感和态度为核心进行思想政治课与心理课程建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科特点、课程内容及社会实践要求合理安排课时与量力而行;注重师生互动交流以促进学习效果;重视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与调控措施来达到预期目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
2、堂教学;融合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养成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逐渐成为学校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师专业知识匮乏以及缺乏与学习者互动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应注重提高其综合素养、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进而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培养学生积极情绪情感,帮助其形成健康良好人格特征,培养心理素质健全性发展和生活能力提升的综合素养以及道德品质养成。-、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在小组合作
3、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交往的能力;在遇到困难问题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知,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都有局限性。因此,就更需要教师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在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并没有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至于当前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师专业知识匮乏以及缺乏与学习者互动等问题。(一)忽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不同科目的教师有其自身的教学任务,因此在备课时重点在于完成教材中的教学任务,从而忽视学生除智育以外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体育课堂
4、中,教师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未重视起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由于过分重视知识层面上的教学、重视成绩分数,导致学生认为只有将学习成绩提高,才会使得教师和家长满意。久而久之,学生心理方面的压力变大,长期积压的情绪没有排解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容易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二)教师专业知识匮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来接收各式各样的信息,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会受到影响。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我们都会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简单,不会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往往也不会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
5、中,教师的培训较少、教学任务过重、教师专业知识匮乏,都会导致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辅导,许多小学生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因此,教师不仅应当具备所教授科目的专业知识,还应当掌握一定的心理疏导方法。(三)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教授给学生大量的知识,但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不能与其他同学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社会性得到良好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教学任务重,我们并没有给予学生较多的空余时间与其他同伴交往,学生无法通过玩耍游戏的目的提高自己的社群性。二、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课堂教学的策略(-)威严有慈,适当奖惩我国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曾提出威严有慈,主要是说
6、父母威严而有慈,子女畏惧而生孝。不仅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家长要做到威严有慈,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做到威严有慈。对课堂中的不良行为及时加以制止,严格甚至严厉地批评错误的行为,是非对错有公正的评判,让学生从心底里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当在课堂中关心、信任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愿意向教师寻求帮助。但也应当注意信任、尊重、关心学生并不等于一味地放任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做到威严有慈,对好的行为加以表扬和奖励,对不好的行为加以制止和惩罚。从而在长期的严格要求下,使得学生更加自觉、自律、自重,并初步培养其责任感。(二)加强教育修养,提高专业素养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7、的节奏加快,教师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因此,这种情绪会影响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氛围不高,学生也处在一种不安的情绪中,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先律己,再律人。”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并将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学中来,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向上。除此之外,在上文中,我们分析当前教师的专业知识匮乏。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较低,接受能力有限,就需要以简单、形象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这就要求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并通过专家讲座、同伴交流等方式来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三)尊重学生主体性,
8、留予发展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用适当的方式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在教学中,教师是帮助自己学习的指导者。其次,更新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问题解决过程,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来实现个性的发展。例如,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由于每位学生所具备的特点不同。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在合作的过程
9、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四)引导学习交往,发展学生社会性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性的最佳场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特点的学生汇集在一起,并在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监督,并逐步培养宽容、合作、共情等品质。因此,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爱与被爱,获得同伴的认可,在群体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学生获得安全感,更容易在学业中取得进步。除此之外,在不同的科目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交往的机会,增加与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频率,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性。结束语: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发展的重
10、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还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心理健康知识与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综合、有针对性地预防或治疗。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广大师生之间建立平等融洽关系。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积极乐观、勤奋好学和爱岗敬业精神,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知识入手,阐述了如何将课堂引入到课堂中去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以解决当前存在于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参考文献:1柴靖蕊.游戏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4):2.2张佳妮,刘菲菲,陈红,等.生态视域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一一以走进创造性思维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4.3范荣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J.甘肃教育,20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