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30782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海洋碳汇作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的重点方向之一,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更多路径,亟需进一步研究和挖潜,有效激发海洋碳汇潜力及价值。通过探索构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海洋碳汇快速发展。同时,作为我省奋力建设经略海洋先行示范区,率先开展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经济手段的杠杆导向调节功能,能够更好地提高海洋碳汇利用效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有效推进海洋碳汇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富民优势,为我省沿海地区加快保护和发展海洋碳汇资源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路径。一、开展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的重要意义推进海洋

2、碳汇发展、开发海洋负排放潜力,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作为海岛城市,因海而兴、向海图强,丰饶的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碳汇资源已成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增长极。依托海洋碳汇资源,探索打造海洋碳汇交易的“样板”,奋起抢占全省海洋碳汇交易的战略高地,对于加快推进经略海洋先行示范区建设、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蓝色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有利于构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格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格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海洋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和提升海洋生态系统质量的内生需求。通过探索构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能够有效推动海洋碳汇资源保护提升,推进陆海统筹减污降碳协同机制落到

3、实处,保护修复海洋生态系统,构建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格局,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二)有利于提升海洋碳汇科技创新能力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是一个系统性的流程机制,涉及法律制度、科技、金融、人才等多种要素,特别是当前交易机制中较为薄弱的海洋碳汇计量监测、核算评估的方面亟需加强科技创新保障。通过探索构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能够逐步建立起海洋碳汇监测体系,能够促进多类海洋碳汇资源的方法学开发,能够推进建立海洋碳汇提升的技术体系,从而建立起海洋碳汇科技创新的业务体系,提升蓝碳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三)有利于拓宽海洋碳汇助力共富路径推进共同富裕,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是新征程上的重要奋斗目

4、标,亟需加快拓宽共富路径,助力共富目标实现。通过聚焦海洋碳汇资源优势,探索构建蓝碳交易机制,推动蓝碳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能够有效促进海洋碳汇能力提升与富民增收正向互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发展海洋碳汇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发海洋碳汇项目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激发海洋碳汇的价值和潜力,同时有效拓宽了蓝碳富民路径。二、构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的基础条件和瓶颈制约(一)基础条件1海洋碳汇资源禀赋优良。我国海洋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尤其是海洋碳汇资源较为丰富,拥有近海与海岸湿地*公顷,其中盐沼湿地*公顷,碳汇潜能较大。特别是碳汇渔业发展成效显著,近两年每年海水养殖贻贝、蛭子等贝类产量万吨。2 .蓝碳科研要素有效集

5、聚。域内拥有海洋大学、大学海洋学院等涉海类高等院校,在海洋碳汇基础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基础,科研实力、人才优势较为显著,海洋碳汇领域人才较为集聚。3 .蓝碳研究具备一定基础。于2011年揭牌成立东极新型海洋牧场示范区暨碳汇渔业实验区,东海成立了市第一个碳汇渔业实验区。2023年,建立了海洋碳汇监测体系和研发平台“海洋碳汇联合监测站”,蓝碳监测体系建设基础扎实。(二)瓶颈制约1 .蓝碳监测体系尚未建立、资源底数不清。目前海洋碳汇监测数据基础较差,尚未建立起专门针对蓝碳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尚未全面展开蓝碳资源调查和监测研究,难以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同时,全省蓝碳资源储量、固碳能力和增汇

6、潜力底数尚不清楚,尚需开展进一步的摸底调查。2 .蓝碳交易制度还未构建、标准支撑不足。当前蓝碳交易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比较成熟的法律制度、政策制度、交易规章等,顶层设计的指导性较为薄弱,还需地方实践探索。同时,蓝碳计量、核算评估技术方法等标准体系缺乏权威定论,尚无明确的国家标准,导致蓝碳核算评估困难,难以开展大规模市场化交易,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与度较低。3 .蓝碳产权归属尚未明晰、权利不够明确。清晰的产权归属与范围界定是开展蓝碳交易的前提,但当前仍然存在蓝碳产权不清、边界不明的情形,导致蓝碳交易项目难以顺利推进。虽然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涉海相关法律制度对海洋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

7、权进行了规定,但对于蓝碳这一新型权益,其法律属性及归属有待进一步厘清,以保障交易活动顺利开展。三、国内外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探索实践和主要启示(一)国外方面在海洋碳汇交易市场机制建设上,当前国际上并无以蓝碳为主的强制性碳排放交易市场,而在自愿减排市场方面运行的机制主要有两种,围绕海洋碳汇所产生的碳信用,一种是只流通于特定地区的区域性海洋碳汇项目,如澳大利亚的潮汐流项目;另一种是能够在全球自愿减排市场进行流动的海洋碳汇项目,如巴基斯坦、肯尼亚等地红树林修复类的海洋碳汇项目。区域性海洋碳汇交易案例:澳大利亚的潮汐流项目澳大利亚研究制定以引入潮汐流项目改善沿海湿地生态环境、增加盐沼面积、扩充蓝碳储备的碳

8、信用机制。主要由澳大利亚清洁能源监管机构制定潮汐流类的海洋碳汇方法学,要求通过改变潮汐流从而恢复已干涸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或者将淡水湿地转换为盐水湿地,并判断该行为中植被和土壤所产生的固碳量。根据项目所产生的固碳量,清洁能源结构将进行核证并颁发相应的澳大利亚碳信用额度(ACCUs),工业企业通过购买碳信用额度可抵消相应碳排放量。自愿减排市场海洋碳汇交易案例:巴基斯坦德尔塔蓝碳计划(DBC-I)在巴基斯坦信德省开展了全世界最大的红树林修复类的海洋碳汇项目,运用核证碳标准(VCS)的潮汐湿地与海草修复方法学(VMoO33)进行开发,实施范围为35万公顷的潮汐湿地,并预计最终修复22.5万公顷左右的红

9、树林,该项目预期可持续60年并产生12700万吨减排量。项目自2015年开展以来,至2023年已完成七万五千公顷的红树林修复工作,在2023年通过了核证碳标准管理组织VeITa的核证,共产生等同3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信用。2023年,已有64家自愿减排市场参与者对该项目所产生的碳信用表达了购买意向,其中已产生的买家包括微软以及全球第二大石油交易商新加坡托克集团等。此外,国外为开展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探索发布了碳汇计量等相关方法学标准,主要有国际核证碳标准(VCS)系列方法学、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方法学以及联合国环境署蓝碳方法学等,现有较为成熟的海洋碳汇方法学主要集中在红树林再造

10、林及修复、滨海湿地修复、海草床修复等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上。(二)国内方面我国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在海洋碳汇发展方面起步较早,在方法学开发、市场交易、蓝碳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在方法学开发方面,深圳市于2023年5月发布海洋碳汇核算指南,针对海洋生物和滨海湿地的碳汇总量构建了核算体系,并重点筛选出红树林、盐沼泽、贝类、藻类等7个可交易碳汇类型及11项碳汇指标,选取17项排放因子,明确了数据来源与途径,构建了质量控制指引,确定了统一的报告形式。厦门大学开发出国内首个红树林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以此测算出泉州洛阳江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2000吨海洋碳汇,并顺利在在厦门产权交易中

11、心海洋碳汇交易平台O在市场交易探索方面,由于自2017年3月起暂停受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相关项目与方法学的备案申请,故新兴海洋碳汇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还无法纳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市场,目前地方探索都以区域自愿减排交易为主。广东湛江市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的评审,成功注册为我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项目实施期间产生1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福州市于2023年2月依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海洋碳汇交易平台,正式完成15000吨海水养殖渔业海洋碳汇交易项目,交易额12万元,由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购入,实现全省首宗海洋渔业

12、碳汇交易。在蓝碳金融实践方面,威海市创新开发全省首单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即商业性海草床碳汇指数保险,该险种以海草床为保险标的,以海草床碳汇富余价值,包括固碳经济价值和修复成本等作为补偿依据,以海草床因特定海洋环境变化造成的碳汇减弱事件为保险责任,充分保障海草床固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此外,威海荣成农商银行以海带等海产品养殖每年产生的减碳量远期收益权作为质押,推出“海洋碳汇贷“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此外,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自然资源部于2023年10月9日批准与发布海洋碳汇核算指南(HYT03492023),该指南针对海洋生物和滨海湿地的碳汇总量构建了核算体系,规定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的流程、内容、方

13、法及技术等要求,确保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有标可依,填补了该领域的行业标准空白,为下一步开展海洋碳汇核算工作提供了指弓I。(三)主要启示通过分析国内外海洋碳汇项目的运营与交易,得出以下三点主要启示:一是要围绕海洋碳汇资源实际,强化海洋碳汇方法学开发。当前国内外海洋碳汇交易主要围绕方法学相对成熟的红树林造林及修复相关项目开展,而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碳汇资源的种类与开发潜力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从来看,因纬度差异几乎没有红树林资源,而拥有丰富的盐沼湿地、碳汇渔业等蓝碳资源,因此要结合地方资源实际,大力推动相关方法学开发,充分释放海洋碳汇的潜力。二是要围绕海洋碳汇交易长效性,构建海洋碳汇交易的驱动机制。当前

14、海洋碳汇交易多以区域性的自愿减排交易为主,各地的项目交易案例可复制性、可推广性较差,具有明显的地方印记。同时,由于我国的海洋碳汇开发与交易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项目开发周期、开发成本与预期收益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不利于调动企业参与海洋碳汇开发与交易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层面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制度保障,构建市场化激励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海洋碳汇交易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要围绕蓝碳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资金短板,建立完善金融保障机制。海洋碳汇项目的开发以及后续交易等各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要探索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绿色金融创新,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基金以及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开

15、发海洋碳汇相关金融产品,为海洋碳汇项目未来提升“质”与“量”打下坚实资金基础,同时也减少了海洋碳汇项目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四、构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步骤(一)思路研究按照边试点、边完善、边总结的思路,聚焦海洋碳汇交易涉及的资源开发、资产化、价值实现三大阶段,全面加强海洋碳汇资源监测,有效促进海洋碳汇资源开发,推动构建海洋碳汇碳减排量核证机制,逐步建成相对完善的海洋碳汇市场交易制度体系和交易平台,以碳汇金融为重点方向拓展碳汇交易价值实现,基本形成海洋碳汇交易的流程机制、动力模式、规范体系,构建蓝碳富民的共同富裕新路径,努力将打造成为全省有影响力的海洋碳汇交易中心,为全省碳市场建设提

16、供有效支撑。蓝碳资源开发阶段推进思路:研究通过监测评估海洋碳汇资源、摸清海洋碳汇资源本底、提升海洋碳汇监测评估能力,构建蓝碳资源数据库,夯实蓝碳交易基础。同时,聚焦海洋碳汇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研究构建基金、保险等金融保障体系,促进蓝碳项目开发。蓝碳资源资产化阶段推进思路:明晰的产权是实现蓝碳资源资本化闭环的前提,因此要研究通过产权确权将蓝碳资源转化为一种产权明晰的蓝碳资产,为所有者提供一种稳定的经济预期。同时,研究明确交易标的,采取适宜的海洋碳汇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构建起海洋碳汇价值评估体系。蓝碳资源价值实现阶段推进思路:开展蓝碳交易是实现蓝碳资源价值的主要路径,通过蓝碳交易顶层设计研究,构建起一套蓝碳交易制度,即制定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交易规则、构建交易平台等。同时,研究从引导开展蓝碳金融业务、蓝碳投资机制等维度进一步拓展蓝碳资源价值实现。(二)工作步骤按照试点先行,分布实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