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和政策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和政策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上海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和政策分析报告在历经多年数轮炒作之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已被严重扭曲。此时再谈增加供给的老调已属刻舟求剑。不对过度投机造成的泡沫化需求进行定向爆破,任何增加供给之举只能是杯水车薪,甚至会火上浇油。时至今日,“平稳发展,稳中有升”的想法实属一厢情愿,不欲挤压泡沫而寄望于在发展中吸收泡沫,势将为泡沫所裹挟,后果更为严重。考虑到上海房地产的历史“积怨”和复杂的利益格局,调控需要大智慧和大勇气。在坐收甚至提前透支了多年的房地产业“贡献”之后,想要不付出任何代价实现房地产的软着陆是不现实的。上海地产骑虎3月16日央行宣布上调房贷利率。与2018年的121文件”的推出一样,民间关
2、于“上海发烧,全国吃药”的讥声再次四起。甚至有人说,这次是“富人发烧,穷人吃药”。按照上海本地盛行的说法,“上海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上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富人都到上海来炒房,遂令房价飙升;央行忧心地产金融风险,祭出房贷利率警示,结果就是全国的老百姓陪着到上海炒房的富人一起吃药。这样的一副药下去,加上此前上海市政府在“两会”期间集中推出的针对房地产的“四道金牌”(上海市政府关于当前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在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上海房价会呈现怎样的走势,与此相关的地产泡沫又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形态?简言之,上海地产能够软着陆吗?闷烧的春天面对3月份中央地方齐
3、发力的“组合拳”,一如以往围绕上海地产的多空激辩,针对今后上海地产的走势,论者继续呈现两极化趋势:一方继续看多,被称为“春天派”,他们大多认为,上海的房价在今年还有约15%20%的涨幅,另一方倾向看空,被称为“冬天派”,他们悲观地认为上海的房价将在今明两年下跌20%30%。本刊在上海采访中发现,看多者多为相关政府官员、房地产开发商、部分地产中介、房地产投资或投机者;看空者多为新闻媒体(不包括在沪媒体)、投行人士、银行人士和学院派房地产研究人员。双方均言之凿凿,自成体系,由于利益所系,立场不同,有时同样的数据和现象也会得出截然相反的诠释和结论,令局外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经过深入调查,本刊发现上
4、海地产正呈现出“闷烧”的局面-市场开始出现观望气氛,持币待购者的人数在逐渐增加,而二手房挂牌者虽然口风仍硬,但已不复往日牛气冲天的嘴脸。根据美联物业最新数据,本次房贷加息后,沪上二手房放盘量增加约15%,其中多为持有23个月的楼盘。而在房产之窗、上海热线等地产交易网站上,二手房挂牌近期也出现放量迹象。以房产之窗网站为例,3月16日,浦东挂牌房源只有271套,而到3月21日全天浦东房源的挂牌量达到820套。尽管供应量增加,但卖家挂牌价依然坚挺,明显调高价格5%10%o然而,观望气氛已经开始在市场中弥漫。中原地产上海中原物业代理有限公司分行经理曹海滨对本刊介绍,今年被认为是政策不稳定年,很多客户希
5、望能够再“观望一阵子”,他们对于价格下调的预期增加。预计,上海近期成交量将可能下调10%左右。由此看来,通过增加炒房者心理压力而非真正资金压力的房贷新策看上去暂时起到了扬汤止沸的效果。接下来的文章怎么做,取决于地产市场内外各利益主体间的微妙博弈。一种理想的模式当然是:投机者听招呼,不要飙得太猛,政府通过土地等手段调剂供方市场,缓解供求矛盾,房价稳中有升,增量解决存量,更多吸收而非积压泡沫。毕竟,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远景光明。反言之,上海房地产崩盘有什么好处呢?事实上,有关上述理想解决模式或理想走势正成为上海当地媒体的宣传重点,有媒体甚至断言“上海房地产市场正在健康、平稳发展”。传统调控失灵了
6、?然而,对此种乐观心态表示阙疑者大有人在。那些非理性的狂热投机者会一下子成为政府的驯良伙伴吗?在习惯了左手买、右手卖,一脱手房价就可以翻个跟头的高额利润后,他们有多大的兴致陪政府一起维系市场的稳定?尤其是,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完成从炒房者到房东的角色转型,而他们面对的却是一个租金收益率极其低下的市场。分析说,最新计算的上海租金收益率已下跌到了4.4%,处于全国最低水平。更有甚者,上海一些区块的租金收益率甚至不足4%。所谓租金收益率是房地产投资最基本的收益,其计算方式为,全年租金收入比房产市价。一般而言,这个收益率在7%左右较为合理。在上海房价持续飞涨,租金收益率一路阴跌的背后,是经过多年数轮炒作后
7、,上海地产市场被严重扭曲的供求关系。在这种供求关系扭曲的格局下,从传统的供求链条出发,认为只要增加土地供应量和开盘量,就可以缓解供求紧张局面进而促使市场趋稳的想法和做法,已属刻舟求剑。以2023年的上海为例,尽管这一年实施了多项土地新政,土地购置面积持续减少,但是根据中原地产研究显示,上海的土地开发面积一直平稳发展。尤其是在去年10月底,上海推出44幅地块,土地面积共计277.7万平方米,其中纯居住的247万平方米。始料未及的是,从去年10月开始,上海的房价开始了最为迅猛的飙升,“简直卖疯了,买房的像跳水似的纷纷入市”,接受采访的地产商们表示。在上海的地产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有多少卖多少”的奇
8、异景观。今年,上海市“加大土地供应量、提高配套商品房供地比例”的土地供应政策1月起就开始推出。截至2月末,上海已累计推出300公顷土地,占到全年供地计划的10%。但与此同时,2005年1月,上海中心11个城区楼盘均价为9204元/平米,比去年同期上涨30%,这个月新增供应住宅项目价格超过8000元/平米的占到50%o这样看来,“如果不对巨量的需求泡沫进行梯度性精准打击和定向爆破,靠放量促稳定的作法只能带来新的追捧热潮说。但是,对需求泡沫的挤压必然意味着房价的下挫,以及账面泡沫转化为现实沉淀的风险。具体尺度的把握涉及多方博弈和多种变量,需要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艺术。然而从上海当地媒体津津乐道的平稳
9、中求发展、稳中有升的论调中,人们还看不出有关方面真正的决心和准备。上海地产究竟会向何处去呢?预测大市从来是一件冒风险的事情,尤其是对近年历经唱衰而始终昂扬的上海房地产市场。仓促和带情绪的推断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对上海房地产的历史“积怨”、结构性矛盾、推动上海房地产高企的各种力量和变量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分析,才会尽可能的接近真相,做出相对客观、准确的估测。魔幻现实主义发展史曾经感喟说:别的地方的历史都是循序渐进的,上海城市的历史却好像三级跳那么过来的。如果把这话移来形容这几年上海房地产的突飞猛进,绝对精妙之极。上海这轮房市是从2018年开始启动的,从2018年上海住宅平均销售价格3026元/平米,到
10、2023年年底,上海住宅的平均销售价格已经达到5500元/平米。其中,商品房平均价格为8124元/平米,静安、长宁、徐汇、虹口等6个中心城区的平均价格均超过IOOOO元/平米,其他次中心区均价也超过8000元/平米。特别是2019年之后,“从2017年开始,上海房价开始如脱缰的野马,越奔越快,尤其是2018年和2023年这两年,市区房价涨幅每年都超过30%。”在一路飙升的过程中,现实的需求、政府的推手与投机者的炒作始终交织在一起,其中有形的强力调控之手可谓“居功至伟”。在上海房地产发展初期,为了解决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上海市政府连续推出购房退税、蓝印户口等利好型诱导措施,并大力宣传“租房不如买
11、房”。其中,“购房退税”是2018年在上海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出台的,当时政府旨在鼓励高收入者积极购买住房。其大致内容是,凡2018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期间,在上海购买或差价换购商品住房并在上海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外籍个人,且是商品房产权证的法定拥有人,可在这一时期内享受购房后起算的个人所得税抵扣。而修订于2018年的蓝印户口制度(废止于2017年4月),更是从户籍制度上鼓励人们购买上海住宅。于此同时,旧城拆迁速度加快,刚性需求被做大,而同时期土地供应实行偏紧的政策。这种局面下的供求缺口自然越来越大,房地产价格的上扬自是题中应有之意。此外,上海从2018年开始,建造3500元/平方
12、米的安居房,这些面向拆迁户的安居房地处上海外环线以外。而当时在外环线以内的部分楼盘的价格也就在4000元/平方米以内,如浦东的锦绣华城刚开盘的时候只卖到3500元/平方米左右。外环线以外安居房的定价直接刺激了外环以内房地产价格的扶摇直上。“当时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中环和内环的地产肯定会有行情,因为有外环动迁房的价格做支撑”o一位在上海房地产市场浸淫多年的炒房客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在这一阶段,一只有形之手在房地产市场上纵横押阖,挥洒自如,把上海的地产盛宴做得风生水起。一时间,似乎各方都是赢家:市民改善了居住条件;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从房地产的升值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政府从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得到
13、了巨大的实惠。据相关统计显示,在江浙沪三地的地方财政收入中,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不包括相关产业)所占的比例都在30%左右。剩下的问题似乎很简单,就是如何将房地产蛋糕继续做大。在上海本地消费者潜能的释放告一段落之后,为上海地产盛宴寻找新的食客成为首要任务。一段时间里,面对中外富商,一些官员们对上海房地产的投资价值津津乐道,毫不夸张地说,除了房地产商外,他们大概是上海房地产业最热心的推介者。在具有准官方口径的“欢迎到上海来投资房地产”、“上海的地产肯定会升值”等口号邀引下,追捧上海房地产的各路中外资本势力如期而至,心态不一而足。上海房地产市场高于全国水平的回报率令人见猎心喜,而有关方面对房地产市场的
14、“调节能力”则更给他们一种吃了定心丸的感觉。接下来的故事令全国人民为之眼花缭乱,为之咋舌。支撑繁荣的悖论迷思史无前例的超常规发展必然招致各种各样的质疑和诘难,“泡沫论”、“背离价值规律论”、“百姓无法承受论”和“不可持续论”纷至沓来。对此,房地产商和他们的盟友们似乎早就胸有成竹:上海房地产的发展是以上海强劲的经济基本面和光明美好的长期前景为依托的,不存在泡沫,也不存在不可持续的问题;上海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上海,因此,上海的房地产价值要放在全球格局中去考量,不存在背离价值规律的问题。与东京、纽约等国际化都市相比,上海的房地产价格还偏低,还有上涨空间。同理,既然上海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
15、的上海,以上海人民的收入为基础来说上海的房价老百姓无法承受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上海的房地产是为全国和全世界的精英们预备的。除去上述种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之外,还有一种颇为主流的声音更令人“信服”:既然需求是如此之大,而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因此土地的稀缺使得楼价飙升成为必然。果真如此吗?首先,没有人否认上海在未来的经济地位可能会赶上甚至超过东京或者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但此构想变成现实至少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把未来当现实,把本来要10年20年的房价涨幅在短短23年中提前完成了,这样严重透支未来的结果是,严重制约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损失了上海人民的福利,伤害了上海增长的潜力
16、。”可以佐证的是,由于房价飞涨等商务成本因素,去年已有IOO多家企业搬离浦东,迁往苏州。“上海要打造人才高地、资金高地,以及商务盆地,但是,房价正在构成商务壁垒。”另外,在一定意义上,尽管可以说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乃至全世界的上海。但是,房地产作为一项不动产,毕竟不能搬到外地或者外国去,不动产的价值基础全在当地购买力。“如果买房是为了投资,那么不是出租就是出售,不管哪种方式都要靠在上海的居民来消费。如果上海百姓购买力跟不上,最终房价和房租都会掉下来,投资肯定要亏损事实表明,房价飙升的同时,上海本地的消费能力并没有能与之匹配。国内通用的房价收入比可以有效的指示当前房价是否合理。研究显示,以今年2月上海房市的情况看,上海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达13倍以上,这已经透支了未来,与1997年香港地产泡沫破裂前期颇有相似之处。以上海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