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深化“温暖人社”建设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深化“温暖人社”建设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深化“温暖人社”建设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厅属各单位:持续优化人社服务是便利企业群众生产经营、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人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全省人社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温暖人社”建设三年行动,在转作风、提效能、增便利、促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同时,服务供给不平衡、数据共享不充分、服务行为不专业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为巩固拓展“温暖人社”建设成果,更好满足企业和群
2、众办事新需求,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人社部行风建设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质量人社服务的期盼,纵深推进“温暖人社”建设,加快推进人社数字化转型,不断优化人社服务供给,提升人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基本原则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满意为价值导向,筑牢政治机关意识,履行民生部门职责,把握“温暖”服务底色,从服务供给侧发力,不断满足日
3、益增长的新需要,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坚持数据赋能。牢固树立数字化思维,强化全流程进系统,以数据赋能人社全业务、全领域、全流程,构建全周期数据链,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先导作用,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社治理体系,推动人社数字化转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着力破解关键掣肘和体制机制障碍,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挖深究、精准剖析,善于刨根问题、举一反三,建立防止问题重复发生的长效机制。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整体谋划,强化人社服务一体化建设,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统筹线上线下人社服务资源,推动人社服务与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机衔接,构建高效运行的人社服务体系。
4、(三)工作目标实施标准引领、数字转型、专业提能“三大工程”,到“十四五”末,“温暖人社”建设全面提档升级,人社服务更加公正均等、智能智慧、便捷高效、温馨暖心,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人社服务需求。政策供给科学合理,政策宣传广泛深入,政策执行畅通快捷,业务经办智慧高效,窗口服务贴心暖心,日常监管多元精准,全部人社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95备以上事项“最多跑一次”,各业务系统深度融合,治理体系数字化转型基本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温暖人社”品牌深耕厚植,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二、主要内容(一)实施“标准引领”工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加强政策供给管理,适应企业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结合就
5、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强化政策协同,完善政策措施,补齐政策短板,加强政策储备,防范政策风险,提升政策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深化服务事项管理,优化“基本指导目录+分级实施清单”管理模式,持续梳理服务事项、细化情形项,动态调整优化人社政务服务目录,实现事项管理“最小颗粒化”。深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统一服务事项业务规则、经办流程、申请材料等,推动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强化人社服务供给。全面构建以线上服务供给为主、线下服务供给为辅的人社服务供给体系。大力推进人社服务“一网通办”,实现人社服务“应上尽上”、全程网办。持续深化“就近办”人社便民服务圈,推进省、市、
6、县人社服务大厅提档升级,优化人社服务网点布局,拓展“社银一体化”“人社+邮”等建设模式,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人社事业发展和创新服务,完善“城区15分钟+乡村5公里”服务圈。深化服务适老化改造,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服务。创新人社服务模式。聚焦人社服务便利化,持续推进人社服务“省内通办”“川渝通办”“跨省通办”,以线上“全程网办”为重点,统筹推进线下“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不断拓展跨区域通办广度和深度。深化人社服务“一件事”集成化改革,完善、创设更多企业群众生产生活涉及人社服务“一件事”场景,推动人才服务、人事管理、劳动维权等更多服务“一件事
7、”。深化创新“跑团服务”“辅助帮办”“全程代办”等暖心服务。提升人社服务效能。深化“免申即办”“免申即享”“秒批秒办”,推动更多事项从限时办结转为即时办结,推进事项简单整合向流程深度融合转变。持续深化“减证便民”行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行涉企经营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服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核查和信用监管,杜绝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解决企业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二)实施“数字转型”工程塑造新型数字化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人社服务一体化办理,以数字化推动就业政策精准落实、社保经办服务升级、人才精准培养和有效供给、劳动维权便利化,实现线上线下一
8、体化、业务财务一体化、数据档案一体化。持续推进业务系统省集中建设,深化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省集中业务系统应用,加快推进人才服务、人事管理等信息化相对薄弱领域省集中建设;深入推进人社领域各个核心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融合共享、业务协同联动、部省纵向贯通,推动更多关联事项“智能联办”。搭建人社全业务可视化综合决策指挥调度平台,构建新型数字化管理体系。夯实人社数字化转型底座。加快完善与数字人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修订清理不相适应的政策制度、经办规程,以数字化改革驱动人社业务流程再造、事项整合。强化基础支撑能力,推进全省人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扩能提级,建立人社数据资源目录,实行“一数一源一标准”,实现动态管
9、理。加强人社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建立全省人社大数据平台,健全人社数据归集机制。建立人社业务主题库和应用场景专题库,加载算法,训练模型,形成“人社数字大脑”。建立安全有序的数据回流机制,实现省级向有需求的地方回流相关数据,支持定制大数据应用。全面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责任,健全安全评估、监测预警、应急演练、事件处置等机制。落实人社行业数据分类分级规范,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注重供应链安全,加强运维人员管理。强化人社数字化生态发展。深化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推动社会保障卡成为政府民生服务基础性载体。推进电子社保卡与政务服务码等互通互认,持续深化“多卡合一”“多码融合”,实现应用赋能。
10、依托社会保障卡统一身份认证和支付结算优势,建立“区块链+电子社保卡”个人信息授权使用机制。加快社会化协同应用,强化人社公共服务平台与重点互联网企业对接,实现“政企智联”人社业务衔接办理。持续完善“1+N”人社服务体系,提升“四川人社”APP.“川小保”微信服务号等渠道服务能力,增强自助服务、第三方渠道支撑能力。推进风险防控智能监管。强化制防、技防、人防、群防“四防”协同,健全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推动所有人社业务纳入信息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运行,建立覆盖全领域、防控全过程、全员全岗有责的人社数字化监督体系,将风控规则嵌入系统,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管控、事后追责。建立健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社
11、保全险种等部省市联动管控机制,推动省级实现对关键业务环节和高风险业务的实时管控。完善人社监测指挥平台,对重点领域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形成即时感知、主动应对的治理模式。构建数字化便捷服务模式。建设企业和个人专属服务空间,完善“一企一档”“一人一档,,强化个性化精准服务。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政策享受对象,实现“政策找人”“人策匹配”,主动推送政策信息和相关服务,实现政策待遇“民生直达”“免申即享”。基于数据“画像”,线上核验办事群众身份,自动核对办事材料,实行“智能审批”。建设集中统一、共享共用、动态更新的人社政策文件库,推进政策信息智能关联解读,实现政策赋能。建立智能化的业务规则引擎,以事项引导方式
12、实现智能导办,同一事项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运用知识图谱、数字李生等新技术,提供“数字柜员”24小时在线服务。(三)实施“专业提能”工程弘扬“温暖人社”文化。深入广泛调查研究,挖掘弘扬优秀的人社行业文化和传统的四川地区文化,聚焦人本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创新精神等,凝聚“温暖人社”文化共识,用文化力量促进实际问题解决。深化农民工博物馆建设,带动更多人社文化品牌建设。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制度化自觉化。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激励各级干部职工主动将“人人是窗口、处处有服务”理念落实到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的全过程。加强窗口单位建设。规范政务服务窗口设置,深化综合柜员
13、制改革,科学设置无差别或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实现“一窗办结”。将窗口单位作为培养、锻炼、选拔人才的重要阵地,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人员,在评比表彰、晋级晋升、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支持窗口单位经办人员尽职履职、担当作为,营造想做事、敢做事、做成事的氛围。创新巡回派驻、片区派驻、特岗服务等方式,让人社人员随人社服务一同延伸下沉,充实基层一线经办力量。提升干部队伍专业素养。从素质能力、制度落实、礼仪展现和服务规范等方面,分级分类组织窗口队伍服务能力培训轮训,打造业务技能精湛、仪容仪表良好、服务用语规范的综合窗口人员队伍。常态化推进练兵比武,加强窗口单位“日学、周
14、练、月比”,确保窗口人员必学、新进人员必学、新出政策必学。发挥“人社知识通”“岗位练兵明星”等学习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健全“以老带新”导师工作制。健全服务评价标准体系。全面推行人社服务“好差评”制度,完善“差评”事项流转督办机制,健全业务监控和数据监控标准体系,实现服务事项、评价对象和服务渠道“好差评”全覆盖。及时办理行风投诉平台群众来信,做到行风问题件件有核查、有回应。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痛点问题。广泛开展青年干部调研暗访、明察暗访及“回头看”活动,核实各地整改销号情况,加大负面典型实名通报、依规追责力度。强化“温暖人社”宣传。持续开展“看得懂算得清”等政策宣
15、传,聚焦企业群众关切,推进政策解读通俗化、政策咨询智能化、信息查询集成化、待遇测算精准化;利用“人社日课”渠道,将政策宣传融入日常、做在经常。精准把握时度效,深入挖掘人社“好故事”,唱响“温暖人社”好声音,加强正面宣传,实现线上宣传广覆盖、线下宣传“无死角”。扎实做好舆情监测处置。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深化“温暖人社”建设作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坚持高位推进,完善工作措施,抓好贯彻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压实工作责任,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强
16、化统筹协调,把“温暖人社”建设深度融入业务工作,一体谋划、系统推进,实现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明确责任分工。“温暖人社”建设牵头单位要发挥统筹协调督促作用,牵头制定建设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分解任务、细化责任、推动落实,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做法。“三大工程”相关单位要切实承担“标准引领”“数字转型”“专业提能”等目标任务,细化推进方案,增添工作举措,构建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三)严守风险底线。增强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化作风建设和纪律要求,杜绝慵懒散漫、推诿扯皮、徇私越权等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补短板、守底板,及时研判分析人社领域存在的局部性、系统性风险隐患,研究制定防控和应急预案,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触及社会认知底线的事件。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