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40078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曲线绳正法拨道拨量调整详解一、点号差法一修正计划正矢计算拨量应首先计算正矢差,再计算差累计。1、计算各测点的正矢差曲线上各测点的正矢差等于现场正矢减去计划正矢,df=f-f9因此将各测点第三栏的值减去第四栏的值,把差值填入第五栏中即可。2、计算正矢差累计某测点的正矢差累计等于到该测点为此的以前各测点正矢差的合计。因此,可按表11中第五、六栏箭头所示,用“斜加平写”的方法累计。曲线整正计算表(点号差法)表11测点现侄IJ场累正计矢现场正矢i+划正矢正矢差正累矢差计T-拨量正矢修正修计正划后正矢修正正矢后差修差正累后计修半正拨后量拨量拨后正矢注二三四五六七八九I-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卜五1199243

2、1-W01311003ZH=10152198821210-1T1-12012122031967464245242463642419215663-7-2763-7-1918635186584840-2584O-181684617811071052031052171410571674121123-2-23123-2-1816123HY=7.01581553123126-3-51-1125-2-371412591430125126-1-6-4126-1-4481261013051261260-6-101260-40012611117913312671-1612673-4-81261210461281

3、2623-1512625-1-212613918125126-12-12126-144812614793122126-4-2-10126-408161261567113112653-12+1127-1481612716540124126-21-9126-22122412617416114120-6-5-8120-6-41428120YH=16.825183021021011-4-131011-310201011920083803-1-17803071480201175559-4-5-18591171459216240382-3-23382-236382222-19172-1-26+1181-1

4、1218233;-3210-27210002HZ=22.825242374519921992+30-30+17-441992+29-29+28-281992第六栏最后一测点的正矢差累计必为零,否则说明计算有误。3、计算半拨量某点的半拨量等于该点前所有测点正矢差累计的合计(不包括该测点)。因此,可按表1-1中第七栏箭头所示,用“平加下写”的方法计算。半拨量的符号为正时,表示该测点应向外拨(上挑),半拨量的符号为负时,表示该测点应向内拨(下压)。为了不使曲线两端直线发生平移,应使=2/g=0,亦即必须使00最后一测点的半拨量为零。而在表1一1第七栏中,最后第23测点的半拨量为-27,这表示曲线终端

5、直线要向内拨移(下压)2X27mm,显然,此方案是违背整正曲线的基本原理,必须重新修正计划正矢,以使最后一测点的半拨量为零,来满足曲线两端直线位置不变的要求。4、使终点半拨量调整为零终点半拨量不为零且数值不大时,通常采用点号差法对计划正矢进行修正。从半拨量的计算过程可知,如果在某测点上,将计划正矢减少Imm,同时在其下边相距为M个点号的测点上,将计划正矢增加Imm(计划正矢在上一测点减Imm,在下一测点加Imm,简称“上减下加”),其结果,将使下一测点以后的各测点的半拨量增加IXMmm。反之,如果在相距为M个点号的一对测点上,对其计划正矢进行“上加下减”的修正,其结果将使下一测点以后各测点的半

6、拨量减少IXMmm。由于计划正矢的修正是在一对测点上进行的,修正值为Imm,且符号相反,故不会影响曲线整正的原则,即Z4=O这一条件,仍能保证使曲线两端直线方向不变的要求。以上调整半拨量的方法,是通过在一对相距为M个点号的测点上,各调整Imm的计划正矢,而使这对测点以后各测点的半拨量变化IXMmm,由于M为这对测点的点号之差,故称此法为点号差法。使用点号差法调整半拨量时需注意:(1)点号之差M值应尽可能地大。(2)如果一对测点的调整量不足以达到所需调整的值时,可以酌情使用几对测点。(3)选择测点时,应考虑该点计划正矢的修正历史,避免与曾经进行过计划正矢修正的点发生同号重复修正。(4)“先加后减

7、”的各对测点,最好安排在负半拨量最大的点号之后,“先减后加”的各对测点,最好安排在正半拨量最大的点号之后,以避免使某些点的半拨量增大,对拨道不利。(5)曲线的始点和终点不要进行正矢修正,以保证曲线始、终点的半拨量为零。(6)在修正值的正值与负值之间,最好间隔二个测点以上,以保证曲线的圆顺。在表1-1的实例中,曲线最后一点的半拨量为一27,且负半拨量最大值位于最后一点,因此,用点号差法,以两对测点采用“先减后加”格式进行正式修正。将计划正矢修正值填入表12之第八栏。第九至第十二栏的计算方法与第四至第七栏相同。第十三栏为拨量,其值为第十二栏中各点半拨量值的2倍。第十四栏的值是用曲线上各点拨道量和拨

8、后正矢的关系,即=/+,(如/1)计算的。其目的是为了检查计算是否有误,各测点的拨后正矢应与各点修正后的计划正矢(在第九栏)相吻合,否则应重新复核。二、梯形数列法一修正正矢差累计在表1-2中,利用点号差法,通过修正计划正矢,重新计算正矢差和正矢差累计,以达到使正矢差累计的合计数为零的目的。但是在点号差法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重复繁琐的计算,例如表1一2中第九、十、十一栏基本上是第四、五、六栏的重复计算。我们看到点号差法是为了将正矢差累计的合计数调整为零,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直接从修正正矢差累计入手。从表12的计算过程,可以找到直接修正正矢差累计的方法。在表12第八栏中,计划正矢在第2、第8测

9、点各被修正一1,第15、第22测点各被修正+1,则第2,第8测点的正矢差(在第九栏)应各被修正+1,第15、第22测点的正矢差应各被修正一1,而其他各测点的正矢差不受影响(这可以从表1一2第五栏和第十栏的值相比较得到验证)。根据正矢差累计的“斜加平写”计算规律,可以得到直接修正正矢差累计的数列,如表1一3中的第四栏。因此,我们可以省略表212中第七、八、九、十栏,而直接用表1一3第四栏中的差累计修正数列,对正矢差累计进行修正。进而计算拨量。现将表12中的实例用正矢差累计的梯形数列修正法计算之,如表1一4。计划正矢修正表表12测点计矢划修正正正修矢差正差修累计正测点计矢划修正正正修矢差正差修累计

10、正一二四一二四1014+22-1+1+115+1-1+13+116+14+117+15+118+16+119+17+120+181+1221+19+222+1-1O10+22311+22412+213+200+27表13中前五栏的计算与表11相同。差累计修正法计算表表1-3测点现正场矢计正划矢正矢差正累矢差计差修累计正半拨量拨量拨正后矢计矢划修正正注一二三四五/、.七A九十十14311060I03ZH=I.0152212101+1V12203464245+1364245663-7-2+191863584840-2+181684610710520+17141057121123-2-2+1816123HY=7.0158123126-3-5+2714125一19125126-1-6+248126101261260-6+2001261113312671+2-4-81261212812623+2-1-212613125126-12+24812614122126-4-2+2816261513112653+1816127-116124126-21+1122412617114120-6-5+11428120YH=16.825181021011-4+110201011983803-1+171480205559-4-5+1714592140382-3+1363S221917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