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研学心得:以“学教评一体化”为载体构建高效备考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研学心得:以“学教评一体化”为载体构建高效备考课堂.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师研学心得:以学教评一体化”为载体构建高效备考课堂近日有幸观摩了课堂。杨院亲自执教文学文本红船女子阅读教学,朱翠娜老师执教羁旅思乡诗,两位老师课类不同,但坚持“以生为本,注重过程性课堂评价,却是异曲同工,让我对“学教评一体化”理念有了新认识,对杨院多次倡导的阅读教学实施“量化评价”也有了“初窥门径”之感。朱翠娜老师的课堂,开篇让学生齐背羁旅思乡诗,然后默写重点句,老师评点重点的、易错的字词,既从学的角度强化了诗歌识记,又从能背会写角度评价了学生的积累。朱教师从17首羁旅思乡诗中筛选了七首,次北固山下净秋思黄鹤楼渡荆门送别春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渔家傲秋思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主题明确,诗与词兼顾
2、。然后以矩形表格的形式,从题目(作者)、关键诗句、关键词(意象情感语)、手法、情感等多角度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涵盖了这一类诗歌的阅读要素,同时要求学生以设定的句式表述自己对每首诗歌的理解,让诗歌赏析有了“过程性”,而老师投影的答案示范,具有“指引性二接着从常见意象、常见感情、常用技法三个维度总结“羁旅思乡诗”的学习规律,提升认知。最后堂上演练商山早行中的两个试题,检测学生的作答能力。这堂课,朱老师把关联的课内文本整合复习,指向规律,最终生成阅读“这一类”的方法策略,堂上演练和课后巩固则是方法的有效迁移运用。这样的设计与操作特别适合初三复习备考内容繁多、时间紧迫的阶段来使用。杨院的课堂,以红船女子
3、为载体,以中考命题思维来讲授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开篇时,杨院聊天式问学生“你阅读文本时圈画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圈画这些内容?“漫谈过程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达成了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务必关注题目、关注文体特征的目的,顺理成章抛出课堂目标“依题读文、依体读文这种不动声色的指点,让听者心领神会,很有艺术性与修养感。杨院基于小说的特点,从人物与环境两个维度,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王会悟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两点并简述理由。第1段和第16段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限时8分完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作答的紧迫感,提高学习效率。讲评的过程,杨院的“量化评价”让人眼前一亮
4、。他运用了“人物形象分析评价量表”“环境分析评价量表”,分别从作答结构、作答角度多样性、分析前后一致性、回答问题的条理性、按分值作答意识性、表达通顺工整性等诸多方面来给予学生全面精准的评价。杨院身体力行的课堂评价实操,让我对“什么是量化评价”“为什么量化评价”“怎么样量化评价的认知豁然开朗,更窥探到了一点“门道”。这种“评”是有指引,有方向的,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解答这道题的优点和不足,不患得患失,不模糊滑过。坚持这样的课堂评价,能有效唤醒学生的答题意识,逐渐使学生建构起解答一类题的正确思维。本次迳口中学之行,可谓慕名而去,满载而归。深深认识到,在阅读复习教学中,明目标、巧设计、重评价,结合“以生为本”“以学定评、以评促学”“注重过程”等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学教评一体化。今后要不断努力践行,让学教评一体化扎实落地自己的课堂,给我们的阅读备考带来不一样的风景,让语文备考真正实现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