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交通运输系统强化汛期安全生产、防汛防台、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交通运输系统强化汛期安全生产、防汛防台、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作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交通运输系统强化汛期安全生产、防汛防台、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作方案为全面加强汛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做好台风等自然灾害防御,进一步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强化汛期安全生产、防汛防台、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作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以及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确保经济社会运转不受大的影响”重要指示,将做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行业的重大政治任务,更好统筹发展和
2、安全,服务保障三个“一号工程”,聚焦汛期安全生产重点时段,紧盯交通运输重点领域,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深入开展重大风险隐患集中攻坚,切实强化防汛防台措施落实,着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护航杭州亚运会平安稳定,全力确保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社会运行平稳有序。二、工作目标在今年台汛期期间,全力实现“一严控、两下降、三确保、一保障”的工作目标,即严控交通运输领域较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总数、死亡人数稳中有降,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不发生重大涉稳事件,确保自然灾害防御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坚决保障汛期交通基础设施运行安全。三、重点任务(-)加强汛期安全生产
3、风险隐患排查整治。1聚焦风险隐患治理“回头看”。在前阶段大排查大整治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分层级、分领域建立企业、场所、设施等风险目标,确定重大、较大、一般和低风险等级,明确企业自查和部门监管频次,实施动态监管。每月分析本区域、本领域系统性规律性风险、易发多发事故隐患,积极运用“七张问题清单”重大应用提升整治。2 .聚焦在役基础设施安全防护。重点推进公路在役桥隧领域的集中攻坚整治,加快事故多发点段治理和危旧桥梁改造提升,持续提升边坡抗灾能力。推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组织做好公路基础设施汛期安全风险防范。3 .聚焦在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针对汛期安全生产特点,全面排查高
4、边坡、高墩柱、高支模、临水临崖、深基坑等重点点位的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加密现场检查频次。严厉打击违法发包、转包、分包及挂靠承包等问题,集中整治不按工序施工、违规起重吊装作业、个人防护不到位、特种作业未持证上岗等违法违章行为。4 .聚焦风险隐患管控整改闭环。锚定“两全两铁”,持续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特别是对重大事故隐患要推动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对已完成治理的风险隐患,建立整改销号清单,落实过程跟踪、闭环销号、签字确认等机制,防止反弹反复,确保整改闭环。综合运用约谈、警示、挂牌督办、通报曝光等手段,压实重大风险隐患治理各方责任。5 .聚焦事故多发领域。重点开展
5、道路运输领域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公安部门,建立货车司机“连续驾驶超4小时”联动处置机制,强化动态监管;对2023年以来新开通公路、高频通行的外省籍货车开展全面排查,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挂牌督办。同时,对标“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持续强化“两客一危”、水上客渡运、在建工程高空作业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二)提升自然灾害防御能力。6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强化与应急、气象、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的会商沟通,健全强降雨、台风等极端气象和地质灾害信息互通机制,加大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设力度,及时掌握基础设施运行状况和风险动态。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系统建设,确保及时
6、、精准、高效地将预警信息推送到基层一线和受影响的特定人群。7 .强化应急力量储备调度。进一步完善“1+7+N”应急基地体系,积极联动社会力量,推动在建工程项目组建专业或兼职救援队伍。加强大型应急设备和船艇的点验保养,备齐备足各类应急抢险装备物资。进一步健全交通基础设施应急预案和抢险方案,加强应急演练和对基层一线的指导,确保预案实用具体、针对性强。结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状况、极端天气变化和灾害可能影响,以及大客流、大车流等情形,按照“三个提级”要求,动态优化、视情前置部署应急抢险救灾力量,确保应急处置高效安全稳妥。8 .优化防汛防台工作机制。持续完善风险管控、应急调度、应急指挥、会商研判、
7、信息报送、复盘评估等“六大工作机制”,优化不同响应等级下“五停五断”管控规则,提升基层一线应急避险能力,遇有险情险兆和暴雨等极端性天气,及时停工停产停运,及时转移涉险人员,配合公安部门实施道路管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加强水上客运安全监管,督促水路客渡运企业严格落实恶劣天气船舶停开航自律准则。9 .加强汛期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加强重点物流通道和枢纽节点运行监测,强化应急运力储备,确保能源、粮食、矿石、抢险救灾设施设备、生产生活物资等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加强公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建设,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为汛期国家重点物资和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运输提供保障。(三)强化交通运输基础
8、设施安全防护。10 .加强巡查摸底和运维养护。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立案建档,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动态管理,形成重要基础设施清单、重大风险和灾害影响清单、问题督办转办整改清单。加强巡检巡查和养护管理,确保主体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状态良好、排泄洪设施通畅,及时完善和修复缺失、损毁的安全设施,提高养护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增强基础设施耐久性、可靠性。I1强化公路安全防护。加大车辆购置税等资金对公路安保工程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特别是临水临崖、连续下坡、急弯陡坡等事故易发路段严格按标准安装隔离栅、防护栏、防撞墙等安全设施,设置标志标线。加强跨海大桥的安全保护。12 .提升交通安
9、全设施建设和质量保障。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设施与交通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公路水运工程在竣(交)工验收时积极主动吸收公安、应急等部门人员参加,严格安全评价,交通安全设施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车通航。13 .加强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驻地管理,严禁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设置施工驻地,切实加强施工驻地周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严格控制地质灾害易发区作业人数,作业结束后立即撤离。加强不良地质段隧道、高边坡作业及桥梁下部结构周边环境稳定性的监测预警,一旦出现危险征兆,立即停工撤离。四、组织架构设立县交通运输重要基础设施汛期安全防护工
10、作组,负责交通运输重要基础设施汛期安全防护的统筹工作,由郑勇副局长任组长,局安全科(运输管理科)副科长毛文韬,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韩成国,县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主任金宇为成员。联络员:局安全科雷璞。工作组下设公路基础设施小组、在建交通工程项目小组、综合交通枢纽小组3个小组,具体负责全县相关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统筹协调和调度督导工作。(-)公路基础设施小组。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韩成国任组长,县交通执法队赵杰、县公运中心工程养护科赵佳栋、县公运中心安全应急科任德红(联络员)为成员。(二)在建交通工程项目小组。由县交通工管中心主任金宇任组长,县交通工管中心刘陈琦(联络员)为成员。()综合
11、交通枢纽小组。由局安全科(运输管理科)副科长毛文韬任组长,县公运中心运输管理科刘兰兰、局安全科(运输管理科)雷璞(联络员)为成员。五、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提高做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防汛救灾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不断巩固提升大排查大整治成果,从严从细从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运行保障工作,确保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汛期安全生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召开党组(党支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主
12、要领导带头抓好方案的贯彻实施,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协调解决难点难题,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具体化、精准化、长效化。(三)强化统筹协调。各单位各部门要健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分级管理,积极协调解决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安全问题,完善跨区域安全应急协调联动,预防跨区域灾害影响外溢和事故风险转移。事故灾情发生后,各单位要及时组织力量抢通保通灾毁设施,畅通应急运输通道,按要求做好应急抢通工作。(四)狠抓工作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方案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抓好各项工作推进,切实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员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靠前指挥,充分发挥以上率下作用。县公运中心、县交通工管中心要加强督促指导,局安委办要加强跟踪
13、督办,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要注意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固化、深化、转化行动成果,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和长效工作机制,将相关工作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协调统一。(五)规范值班值守。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值守制度,带班领导必须坚守岗位,值班人员必须精通业务、熟悉流程,不得漏岗脱岗。要严格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有关要求,实施汛期重点时段安全事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发生人员因灾伤亡或失联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事件发生后30分钟内、力争15分钟内报送紧急信息,1小时内书面报告,首报2小时内续报,坚决杜绝漏报、迟报和瞒报。(六)强化督导检查。结合市局督导行动,局安委会对各单位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查,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对交通基础设施运营里程长、运营数量多、建设规模大、自然灾害防御任务重的区域开展重点检查,深入排查整治,切实解决影响行业安全生产顽瘴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