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教学大纲.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RecycIeEconomicsandC1eanProduction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24学分:15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中文简介:近20年来,我国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使得资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现,传统的末端治理已经不能有效地遏制住环境的恶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而环境恶化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唯一解决的办法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源头全过程考虑,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转折,是一场新的革命,从技
2、术层面上保证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课程在转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模式的层面上,立足于全球清洁生产的整体发展动态,阐述了清洁生产产生的背景、清洁生产的内涵与理论基础;从生产过程、产品、产业系统,以及促进清洁生产的政策工具等方面论述了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法;重点介绍生产过程污染预防与清洁生产审核、产品生态设计与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工业生态系统和物流分析;最后以循环经济介绍了清洁生产的发展态势。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和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介于环境工程与环境管理之间的学科。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清洁生产的主
3、要途径。掌握清洁生产审核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进行企业清洁生产实施的能力。了解清洁生产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成功实例,为今后从事清洁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初步基础。了解国内外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理解循环经济法,从而理解从深层次考虑、并从跟不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案例多媒体讲授方法。四、教学内容及目标第一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了解理解了解了解理解第一节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第二节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特征第三节来自人类社会的资源环境压力第四节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状态第五节人类社会的响应行动重点与难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的三个特征;生
4、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及原因;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关系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阐述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关系第二章清洁生产的概念与推进实践第一节清洁生产的概念掌握2第二节清洁生产的推进实践理解重点与难点:清洁生产的定义、内涵;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对比;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社会以及中国的典型的推进清洁生产的实践活动。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否理解清洁生产的内涵、理解中国的清洁生产实践及在推进清洁生产中起的作用。第三章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管报Q第一节生产过程清洁生产的内涵和途径好护掌握第二节清洁生产审核理解第三节清洁生产的过程单元分析期初埋第四节清洁生产的过程系统集成丽他理解
5、第五节清洁生产审核案例重点与难点:清洁生产审核的内涵;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过程单元的概念;各单元的原料、能源消耗,废弃物的产生等的分析。系统集成的概念;能量集成、水集成、物质集成和管理集成概念及特点。啤酒行业及炼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及方法。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否掌握清洁生产审核方法;能否理解各过程单元对整个清洁生产过程的影响;能否理解不同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异同点。第四章产品的清洁生产.第一节产品及其环境影响.解第二节生命周期评价第三节产品的生态设计第四节产品生态设计策略重点与难点:产品系统、清洁产品的概念;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框架;ISO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生命周期评价在清洁生产中
6、的应用;生命周期评价的局限性;产品设计与产品生态设计;产品生态设计目标实现的途径;产品生态设计流程。产品概念开发战略;产品结构优化设计战略;原材料利用优化策略;生产过程优化;产品销售网络优化;减少产品使用阶段的影响;产品生命周期末端的优化。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否理解清洁产品在清洁生产中的作用;生命周期评价在不同企业的清洁生产中的应用;产品生态设计对产业界的促进作用。产品生态设计策略在企业中的应用。第五章生态产业系统第一节生态产业系统第二节工业共生第三节案例分析重点与难点:生态工业与生态工业园的概念;生态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异同;生态工业园区的特征。工业共生体系的特征;工业共生类型
7、;工业共生系统设计步骤和方法。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成功实践。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思考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工业共生理念在生态工业园设计中的作用;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成功实践对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启迪。第六章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政策法律第一节清洁生产法律进展及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节循环经济法重点与难点: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意义和必要性;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法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法需修订和完善之处提出建议。第七章循环经济第一节循环经济的概念掌握理解理解掌握掌握了解理解理解掌握理解第二节物质流分析掌握理解第三节循环经
8、济和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的关系第四节循环经济的实践重点与难点:循环经济的概念;传统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异同;循环经济的“3R”原则。物质流分析(MFA)、生态足迹分析的概念;IPAT方程的推导及作用;物质投入产出表(PIOT)的内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的关系。国际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国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践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否理解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关系。能否掌握物质流分析方法。能否理解国际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对中国的启发。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推荐教材张天柱,石磊,贾小平.清洁生产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奚旦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教学参考书:1 .赵玉明.清洁生产(2007年修订).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82 .张凯,崔兆杰.清洁生产理论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3 .朱慎林,赵毅红,周中平.清洁生产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4 .金适.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北京:中国气象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