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金课”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金课”建设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校“金课”建设方案为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变革,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和中国慕课发展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要求,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质量为王、公平为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建设理念,积极推动“互联网+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课程建设工作,通过加强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规范课程管理,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建设“金课”,提高学生的课
2、程学习获得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建设原则打造“金课”要严格围绕“两性一度”(高阶性: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体现在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课程有难度,学生课上课下需要较多时间学习和思考)的标准,建设能反应前沿性和时代性课程、重视建设新技术新方法下体现师生互动型和探究性的教学创新性和挑战性课程。三、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坚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标准研制、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能力提升等多条线共同推进,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向混合式、探究式的转变
3、,全面优化课程质量,全梳理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打造具有“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五大类型“金课”,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每个骨干专业至少建成3门“金课”,每个特色专业至少建成2门“金课”,其他每个专业至少建成1门“金课”,社会实践“金课”可根据实际情况校外联合共建共享1门“金课”,虚拟仿真“金课”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建设。四、建设内容(一)线上“金课”坚持开放共享、建以致用的原则,以“互联网+”“智能+”等现代化教育为手段,建设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引领性强的在线开放课程(慕课)。(二)
4、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坚持特色、共享、应用、创新的原则,推进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探索混合式、探究式、个性化教学等多种应用模式,鼓励引进国家级“金课”在校内的应用和自建线上课程,打造线上“金课”与课堂教学相融相长、适合学生特点和培养需要的混合式“金课二(三)线下“金课”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目标融合创新、内容融合创新、技术融合创新、模式融合创新的课堂革命。(四)虚拟仿真“金课”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解决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等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5、(五)社会实践“金课”建设推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让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五、项目管理(一)立项建设“金课”建设按照“学院组织申报一一学校审查立项一一团队立项建设一一学校验收认定”的程序开展建设。学院依据专业办学实际提出具体课程建设计划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组织资格审查。学校组织评审立项,设立“金课”建设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学院负责提供课程标准解读、课程建设过程督导。教务处为立项课程提供课程建设培训、建设技术支持、验收认定与反馈。(二)监督管理“金课”建设期为三
6、年,每年采取中期检查、阶段评价等方式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对建设进度缓慢、效果较差的课程实施退出机制。(三)验收评估建设周期结束时学校将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评估,包括课程建设理念、课程教学总体设计、课程标准、教师讲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记录、教学实施效果、在线课程资源数量、学生在线学习状态、学生在线学习结果、教师在线指导及学生在线学习数据统计分析、专家听课、学生访谈等教学全过程开展情况,重点考察“金课”实践推广成效,特别是课程改革前后教学效果的对比考察研究。六、组织保障(-)专项经费支持%根据课程学分及建设效果,按照线上“金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35万元/门课程、线下“金课” 12万元/门的建设经费资助。获得校级立项的,先期给予资助金额的50%进行“金课”建设;经验收合格的再给予剩余的50%经费。(二)省级、国家级“金课”打造学校每年从校级“金课”中遴选建、用、学、管效果好的优质课程,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金课”,获得省级、国家级立项的“金课”,学校将追加相关建设经费,用于课程资源更新。(三)课程建设绩效奖励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金课”的课程,按照学校文件给予教科研奖励,各级各类“金课”在教学成果奖、教改项目申报中优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