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岐黄薪火 扬中医药文化——我市推动岐黄文化传承创新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岐黄薪火 扬中医药文化——我市推动岐黄文化传承创新发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传岐黄薪火扬中医药文化我市推动岐黄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庆阳,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世界上黄土层最深厚的地方;庆阳,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医鼻祖岐伯的诞生地。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和岐伯在这里谈医论道,成就了中华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历代学者圣贤阐发完善、丰富发展,形成了以阐述天道、地道、人道为内容,涉及中医药、天文、地理、历法、气象、数算、哲学、生态等十几个学科领域的岐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的中医药文化是其精华部分。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岐黄文化研究工作,挖掘中医药传统医疗技术、中医药药品开发,开展中医药医疗实践,加强中医药产业培育等工作,对外打造“岐黄故
2、里、养生圣地”品牌,对内开展“绿色医都、健康庆阳”创建活动,全力推动岐黄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创新杏林事业,促进全民健康。寻根问祖溯本源薪火相传永不断医之始,本岐黄。在庆城县周祖陵森林公园内,坐落着一个外形仿古呈“品”字型布局的宏伟建筑一一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思想圭臬、岐黄溯源、千米画卷;民间中药材标本、中医医疗器械、中医药文物馆内一段段文字、一个个物件,都生动地诉说着岐黄中医药文化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市岐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定祥介绍,岐黄文化就是我国上古时期,在古北地和西北地区、黄河中上游流域,以北地人岐伯与轩辕黄帝为代表的人文始祖创造留传的,经过历代医
3、学家整理、丰富和完善,最后形成的生命科学文化。历经几千年绵延不绝,黄帝内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医药文化也随之在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造福着人类。如今,岐黄文化与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同为庆阳的黄土地域文化名片和独具魅力的人文名片。2004年,我市成立了岐黄文化研究会,探索岐黄文化渊源,研究岐黄文化规律,开发岐黄文化产业,弘扬岐黄文化精髓。2008年,我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11年,中华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我市“全国岐黄文化传承基地”。2013年,庆城县岐伯文化园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国家级中医师承基地”,同年,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
4、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庆阳岐黄文化学术年会在我市召开,全国百位专家学者就岐黄文化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学术开展交流探讨,让庆阳再次成为全国中医药界瞩目的焦点,推动我市岐黄文化研究传承、发展迈向新高度。2018年,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近年,我市持续加大岐黄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及有关遗址遗迹的维修保护和开发利用,出版岐黄文化研究专著20多部,多次举办全国性的中医药文化研讨交流活动,发表论文200多篇,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诊疗技术,收集编纂庆阳市民间单验方集,拍摄创作电视专题片中华医祖岐伯,编排
5、推出大型陇剧中华医祖等一批具有庆阳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传承继往齐发展治病救人显精髓岐黄文化在庆阳源远流长,而今,中医作为医治病痛的重要手段,也在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38岁的范某,去年因服“敌草快”50克后致恶心、呕吐3小时,遂被转运至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时范某咽部烧灼样疼痛,精神萎靡,情况危急。值班医护人员在紧急救治同时,利用中药汤剂,全程参与救治。经过18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转危为安,转入后续康复治疗。“敌草快”毒性强,且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纯品对人的致死剂量为6-12克。类似范某这类服用大剂量“敌草快”但救治成功的病例,体现了中医诊疗的优势,也为相关病例的救治积
6、累了经验。1971年创建的市中医医院,从1979起就确定了“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全面、大胆开展中医药医疗实践,加大中医药治疗比例。几千年传承的岐黄之术,在庆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保障当地人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中医药医技研究与应用、中医药方剂恢复与创新,市中医医院不断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医学造福人民,也是庆阳市弘扬岐黄文化的具体实践。望闻问切,妙手回春。我市各级中医医院通过实施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的“三名”战略,人民群众信赖的名中医、名科室不断涌现,青年中医人才快速成长,中医理疗技术向基层推广延伸。目前,全市综合医院全部设有中医科和中医病区,中
7、医病床占到总床位5%以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136所,实现全覆盖;为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药设施设备,全市85%以上的村卫生室可开展中医诊疗。全市强化行业队伍建设,以五级师承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等为重要内容,建成3个国家级、1个省级、7个市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外派1600多名业务骨干赴知名三甲中医医院进修学习,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863名、高层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人才314名。评选出9名省级名中医、32名省级基层(乡村)名中医和56名市级名中医,完成省、市级科研100余项。陇东学院医学院,是我市培养中医学人才的摇篮,其发展与岐黄文化息息相关。“陇东学
8、院医学院原名为岐伯医学院,岐伯之名缘于庆阳是中医鼻祖岐伯的故里。”陇东学院医学院教授、院长宏亚丽介绍。在医学院的教学计划中,有系统的中医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让学生在掌握中医实践技能的同时,也传承中医药文化。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品牌效应今年8月23日至26日,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定西市陇西县举办,市中医医院精选出院内制剂、岐伯保健茶、岐伯保健枕、香包等9个系列50余种特色中医药产品亮相,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及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与咨询交流,“岐黄故里”因中医药传承与研发应用而名副其实。庆阳中草药种植历史悠久,已经形成柴胡、黄茂、丹参等中草药优势品种527种,其中69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9、药典。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岐黄故里”资源优势和文化品牌,立足中药材种植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岐黄中医药文化发展优势,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集群,聚焦招商引资,持续建链延链,致力打造涵盖中药材种植加工、商贸流通、科技创新、岐黄文化与康养融合等重点内容的现代化中医药康养产业链,取得明显成效。依托丽彩甘肃西峰制药有限公司、市中医医院等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势,我市强力推进中药材科技研发。目前,丽彩甘肃西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中西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8个剂型、149个品种,研发出“妇可靖胶囊”“复方伤痛胶囊”“补肺丸”“复方羊角颗粒”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六类新药;市中医医院取得制剂批准文号16种;镇原天欣
10、堂大健康产品与同仁堂等知名企业合作研发;华池恒烽优选黄茯、党参等优质中药材,构建“种植、研发、加工”一体化经营;神州同泰借助东西部协作机遇,实现本地优质中药材走出庆阳,进军国际市场。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中药熏蒸、中药热敷、穴位注射、推拿按摩、真气运行、中医蜡疗、药浴、药膳等中医理疗特色服务,研制开发出婴儿药枕、成人药枕、风湿病浸膏、中药护膝、中草药鞋垫、药帽、岐伯保健茶等10多个中药保健产品。以庆阳凌云轩辕香包和岐黄文化传播公司为龙头,研制各类中药保健产品。研发出二十多种关于中医药保健理疗的养生新产品已投放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赞赏。出品了甘肃省十大陇药五朵金花(甘草、黄葭、大黄、当归、党参健身香包)和艾香祛疫香包三香抗感香包,一批名优产品畅销各地,多个服务项目应运而生。为突出岐黄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庆阳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及产业对接,通过兰洽会、文博会等节会,积极推介“岐黄故里”中医药文化和各类保健品,与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厄瓜多尔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进行了医药文化交流,让岐黄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