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导学单(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青山不老导学单(无答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1 .”了不起的奇迹”指的是2 .结合加点的词语,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青山是不会老的。(1)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A.总结全文B.点明中心C.首尾呼应D.画龙点睛课文以“青山不老”为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以“青山不老”为题,既深化了文章主题,又使主题形象鲜活起来,让原本抽象的人物精神变得可感。B. “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更象征着老人的高贵品格、执着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C. “不老”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种下的这片青山及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
2、不老”。D. “青山不老”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的感谢、敬佩和祝福之情。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儿弄树苗呢?杨善洲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金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如今这些庭院花木都已经成为挺拔的大树,成为装点大亮山的一抹别致的色彩。最让人震越的还不是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树林。“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方法。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
3、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1)杨善洲为了解决树苗短缺的问题,想的两个办法是:_和O(2)彘段提到繁茂的树林“最让人震撼”,其原因是()o,树木的数量多B.树林的面积大C.这是由一枚枚小小的果核长成的(3)从短文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杨善洲的高贵品质。【我的疑问】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吧。20青山不老预习导读单【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重点)2.理解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难点)【知识链接】本文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一没有新阿的角落,以“我”进村采访
4、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聚焦大山深处的普通人。本文中的老人原型名叫代喜增,是位劳动模范,出生在1899年,已于2005年去世,享年106岁。60年下来,老人亲手栽下的树累计有百万余棵,40多公顷,除了5000多棵果树外,全都献给了国家。【作者简介】。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和科普作家。文学成就:作品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主要作品: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感思录觅渡等。【自主探究】1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3 .青山为什么不老,真正“不老”的是什
5、么?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学法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将文中的主要人收及所做的事件归纳概括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要素归纳法)。如,本文的人物是:山野老农。事件是:用十五年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将人物与事件结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自我评价】一、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享福(xingXidng)荡港(yangyan)归宿(shust)雪冻(ShUdngsung)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同舟三()五()与()()共存与()()同辉1与词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木已成舟B.同舟共济C.顺水推舟2 .与词语一样,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_、.3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填序号)在这个星球上,人类只有和自然,人类文明才可能、O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