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重启预期升温哪些领域有望重点受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95333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CER重启预期升温哪些领域有望重点受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CCER重启预期升温哪些领域有望重点受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CCER重启预期升温哪些领域有望重点受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CCER重启预期升温哪些领域有望重点受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CCER重启预期升温哪些领域有望重点受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CER重启预期升温哪些领域有望重点受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ER重启预期升温哪些领域有望重点受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内容目录1 .碳市场概况:持续建立与完善,CCER占据重要角色41.1. 市场建立:全球碳市场已覆盖温室气体排放的17%41.2. 交易标的:碳配额CEA、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81.3. 开发CCER:流程、原则及方法学101.4. 多重驱动力助推量价齐升,CCER市场空间可期12141.短期看,CCER潜在需求远大于供给,推动价格倒挂121.4.2. 长期看,多重驱动力助推碳市场量价齐升132 .个股梳理162.1. 林业162.1.1. 岳阳林纸162.1.2. 东珠生态172.1.3. 福建金森182.1.4. 永安林业192.2. 垃圾焚烧202.2.1. 绿色动力202.2.2.

2、光大环境212.2.3. 维尔利222.3. .电力222.3.1. 三峡能源222.3.2. 龙源电力243 .投资建议254 .风险提示25图表目录图表Z国际碳交易的三种机制4图表2各国家洲区碳中和时间目标4图表3:历年全球碳市场规模5图表4: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举措一览6图表5:七个试点碳市场累计线上配额成交情况7图表6:各试点碳市场年度线上总交易量占比情况7图表7:各试点碳市场的日均成交价格变化趋势7图表8:2023年全国碳市场日交易量波动情况7图表9:2023年全国碳场日成交均价变化趋势7图表IQ:碳交易流程8图表】I:旧的三种免费分配方法8图表122年我国碳市场S7?成交占比(含线

3、上正线下)9图表13:CGE7?政策汇总10图表14:C3?开发流程及所需时间11图表15:与绿证对比11图表16:最常用的10个以次方法学12图表17:我国g?市场空间测算13图表18:全国田!价格(元/吨,月平均值)与G际价格(中间价格)13图表19:北京绿色交易所S7?价格(元/1屯)13图表20:欧盟碳市场发展阶段14图表2Z2G9-2023年各类别机组碳排放基准值14图表22:各地方碳交易所37?抵销上限为地方碳配额履约量的5-10%K等15图表23我国S7?市场空间弹性(亿)15图表24:公司自有林地CCER盈利预测16图表25:公司部分项目开发进度17图表26:公司部分重点工程1

4、7图表27:公司S7?开发方面相关订单18图表28:福建金森主营业务19图表22永安林业拟定增建设生物质能循环利用项目20图表3。:2723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在建项目与工程一览表20图表31:绿色动力垃圾焚烧可带来97?收入测算21图表32截至2023H1,光大环境环保能源垃圾发电项目情况21图表33:光大水务各类水务项目情况21图表34:光大绿色环保光伏发电项目情况21图表35:三峡能源典型项目23图表36:三峡能源海上风电资产S7?收益测算23图表37:龙源电力海上风电资产G次收益测算24图表38:投资重点公司估值表251碳市场概况:持续建立与完善,CCER占据重要角色11市场建立:全球碳市

5、场已覆盖温室气体排放的17%)京都议定书已制定国际上三种碳交易机制。碳市场是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市场,1992年155国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碳市场早期基础,随后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确立了三种实现减排的灵活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约(JD、排放贸易(ET)。三种机制均允许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国与国之间,进行减排单位的转让或获得,也为各国内部碳市场建立和发展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撑。图表/:国际碳交易的三种机制交易机制章节主要内容清洁发展机制(CDM)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CER),大幅度降低其在

6、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费用。联合履约(JI)京都议定书第六条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的合作,转让其实现的减排单位(EUR)。排放贸易(ET)京都议定书第十七条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以贸易方式(而不是项目合作的方式)直接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资料来源: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制定中长期气温控制目标,各国陆续明确双碳发展节奏。2015年12月,196个缔约方通过巴黎协定,取代京都议定书,进一步遏阻全球变暧趋势,目标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最好是1.5C之内,全球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根据Energy&C1imate网站

7、,目前已有27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碳中和立法,51个国家或地区将碳中和写入政策文件,8个国家或地区做出碳中和声明或承诺。图表2各国家洲区碳中和时间口标年份写入法律写入政策文件2030年马尔代夫巴巴多斯、多米尼加2035年芬兰2040年奥地利、冰岛安提瓜和巴布达2045年德国、瑞典尼泊尔2050年欧盟、美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瑞士、爱尔兰、智利、葡萄牙、丹麦、匈牙利、希腊、新西兰、卢森堡、斐济巴西、意大利、越南、阿根廷、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比利时、罗马尼亚、新加坡、秘鲁、阿曼、埃塞俄比亚、厄瓜多尔、斯洛伐克、巴拿马、突尼斯、克罗地亚、哥斯达黎加、立陶

8、宛、斯洛文尼亚、乌拉圭、柬埔寨、黎巴嫩、拉托维亚、老挝、格鲁吉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塞浦路斯、纳米比亚、马耳他、利比里亚、冈比亚、佛得角、安道尔、伯利兹、瓦努阿图、马绍尔群岛、图瓦卢、摩纳哥2053年土耳其2060年中国、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2065年泰国2070年尼日利亚印度资料来源:Energy&C1imate网站,全球碳市场已覆盖温室气体排放的17%)已有25个碳市场正在运行。2005年欧盟碳市场启动时只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5%,至2012年规模未见明显增长;2013-2016年随着我国试点、韩国等市场逐步纳入,行业规模明显提升;2019年中国开始已建立全国碳市场,驱

9、动全球碳市场大幅扩张;截至2023年,全球碳市场所覆盖的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的比例为17%,是2005年的3倍以上。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截至2023年1月,全球共有25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图表5:历年全球碳市场规模2W52MY20tt2W20101120U2OUIO1SMXS励N1t20192921W1资料来源:TCAP,我国长期以来积极出台举措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992年我国经全国人大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随后1998年我国签署京都协定书并于2002年核准该协定书;2007年我国发布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第一部国家法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藏: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中

10、宣布,到2023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2013年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5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提出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2016年我国签署巴黎协定;2017年我国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2023年以来我国碳减排政策推进加速,我国先后在联合国大会发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恢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3年我国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系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明确碳达峰碳

11、中和工作的路线图、施工图;随后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碳达峰阶段进行总体部署。时间政策内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1992年约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1998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对2012年前主要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种类、排放时间表和额度做了具体规定。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就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签署协议,根据各国的GDP大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13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针对各领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工作

12、基础,制定实施重点适应任务,选择有条件的地略区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和推广有效的经验做法,逐步引导和推动各项适应工作。2025年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2016年巴黎协定170多个国家共同承诺将2050年全球气温较前工业化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C的范围之内,并作出各国自主决定贡献(NDC).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2019年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中方将如既往地落实巴黎协定,百分之百兑

13、现承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中方的立场和行动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年9月联合国第75届大会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3年10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系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明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路线图、施工图。中和工作的意见2023年10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对碳达峰阶段进行总体部署,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

14、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月案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资料来源厂联合国官网,中国政府网,发改委,外交部,北京商报,目前我国碳市场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及全国碳市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运行良好。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共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6年四川、福建碳市场开始,成为2个非试点碳市场),至今运行良好。2023年7个试点碳市场累计完成线上配额交易总量约3473万吨,达成交易额约20.2亿元。2014年以来碳市场线上总交易量上看,整体而言,广东碳市场交易量占比最高,为48%,但2023年以来北京、天津、深圳、重庆交易量占比有所提升。丛价格来看,北京碳市场自开市以来,日成交均价呈上升趋势,广东碳市场日成交均价呈“U”型,当前有明显上升趋势。试点开市日期成交总量(万吨)成交总额(亿元)成交均价(元/吨)北京2013.11.28181512.2987.57天津2013.12.2623815.8832.40上海2013.11.2619436.3956.58深圳2013.06.18543014.1134.67广东2013.12.191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