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96426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为加快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激发技术要素市场活力,完善技术要素市场治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科技部“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以及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态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着力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目标,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以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为牵引,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建立符合科技创新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1 .技术市场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修订完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实施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

2、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印发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系统完善技术市场规则,优化技术转移服务,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十大行动具有四川特色的技术市场制度体系初步形成。2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持续优化。专业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国、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77家,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1+4+N”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打造新型中试研发平台,探索“先中试、后孵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平台+机构+资本+金融+产业”五位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推动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参训人数3000余人,其中技术经纪人2026人。3 .技术要素市场规

3、模实现跃升。组织实施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559项;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推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1714项,服务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转化50项。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更加顺畅,技术市场活力快速提升,技术合同成交量大幅增长。“十三五”期间,全省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年均增长33.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9.9个百分点,以3倍的总量完成规划目标。4 .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互动更加紧密。三支省级股权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促进技术要素与多层次资本要素融合发展。其中,双创基金募资90.50亿元,完成118个项目28.97亿元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募资3.99亿元,完成

4、14个项目2.66亿元投资,促成200余项科技成果在川转化。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持续推进,推出各具特色的科技贷款产品。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建立“天府科创贷“风险资金池,服务科技企业信用、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二)形势与挑战。技术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构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技术要素市场在五大要素市场的关键地位和先导作用。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作用更加凸显,技术要素与各类要素高效融通的要求更加迫切,加快建设满足新时期创新发展需求的现代技术要素市场体系,是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制度保障,也是深入推进

5、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四川是经济大省、科技大省,当前正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改革开放新高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主动谋划区域技术要素市场建设、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对促进我省成为技术要素高质量供给的科技强省、以技术要素高效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建设经济强省具有重要意义,并将为建设全国统一技术要素大市场贡献四川力量和四川智慧。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我省技术要素市场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及成果供给机制未成为主导,优质科技成果供给不足、成熟度不高,促进技术要素高效流动的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技术要素市

6、场化配置体系有待完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规模偏小、功能单一,缺乏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运营模式仍不成熟,技术转移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技术要素定价机制、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尚不健全,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规模不大,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根本解决,技术与资本要素协同有待加强。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决策部署,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制约技术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技术要素产权界定清晰、价格市场决定、流

7、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为加快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1 .坚持市场决定,激发活力。深入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竞争活力,畅通要素流通渠道,推动要素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2 .坚持放管并重,创新管理。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兼顾“放活”与“管好”,强化制度建设、服务保障、生态营造,提升科学监管和高效服务能力。3 .坚持统筹协同,补齐短板。统筹项目、平台、人才、资金、数据等全要素一体化配置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协同、军民协同,以问题为导向,尽快补齐短

8、板弱项,高标准打造技术要素市场。(三)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继续深化,到2025年,基本建成制度健全、运行有序、治理完善并具更大规模的技术要素市场。1技术要素市场制度体系更加完备。组织实施500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国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示范形成贯穿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机制模式,科技成果产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技术要素市场运行体系基本建立。4 .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有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基本形成,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明显增加,技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600亿元。5 .技术要素市场

9、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融入全国技术交易网络的区域一体化技术交易网逐步形成,各类技术转移机构市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培育省级技术转移机构30家,培训技术经理人2000人次。6 .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更加融通。创业投资规模进一步壮大,科技贷款产品更加多元,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更加健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更加强大。三、重点任务(一)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成果高质量供给。1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完善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推行“产业出题、科技界答题1以企业为主开展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攻关方向凝练和申报指南编制。探索实施“揭榜挂帅”“技术总师制”“责任专家制等多种新型项目

10、组织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在项目组织中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各级各类研发计划,提高企业牵头承担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的比例。加快完善以转化为目标的科研立项机制,对于应用类研究项目,要在立项阶段明确成果转化目标,并把成果转化绩效作为项目结题验收的重点考核指标。7 .促进高校院所高质量成果供给。支持高校院所围绕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院校联合攻关,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增加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加强高质量成果转化应用。鼓励高校院所面向各类市场主体开展技术开发,承接企业委托和难题招标,科技人员承担的单项到位经费超过一定金额的横

11、向项目,在业绩考核、职称评聘中视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加强中央在川高校院所联络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性成果、解决“卡脖子”问题技术成果以及推动行业变革的颠覆性成果等信息。3,推进科技成果评价综合改革。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大力发展市场化评价。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以用户评价、市场检验和第三方评价为主,把技术交易合同金额、市场估值、市场占有率、重大工程或重点企业应用情况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把握科研渐进性和成果阶段性特点,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推进科技项目成果评价改革。专栏1:科技成果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军民两用技术成

12、果评价机制。引导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参与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评估评价。完善军转民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探索建立适用不同创新层次、区别于军用技术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破解科技成果评价“四唯”问题的有效途径。坚持先“立”后“破”,纠正科技成果评价单纯重数量指标、轻质量贡献等不良倾向,科学确定评价标准,提高成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释放科技人员创新潜能。4 .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整合高校、院所和行业上下游资源,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联合体,以解决行业和企业重大科技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组织协同攻关,促进与市场无缝链接的成果供给。加快高起点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

13、心,聚焦全省长远发展、影响产业安全、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建立与贡献相匹配的成果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二)完善成果产权制度,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5 .创新职务科技成果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建立职务科技成果退出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允许科研单位职务科技成果不再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全部退出或部分退出国有资产管理清单,由科研单位单列管理。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形成的国有股权的减值及破产清算,区别于有形资产形成的国有股权,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专栏2: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科研单位根据

14、实际情况制定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办法,明确职务科技成果退出或部分退出国有资产管理范畴。建立以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形成国有资产的管理办法,其减持、划转、转让、退出、减值及破产清算等处置,区别于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由科研单位自主决定,不审批、不备案,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健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科研单位应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监管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清产核资及退出的决策程序,确保不造成重大违法违纪违规风险以及资产损失风险。单位审批程序可作为审计、监督检查等的依据。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实施宽容审慎监管,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履行勤勉尽职义务,执行成

15、果转化管理制度,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不作负面评价,免除相关责任,在各类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推荐提名、发放津补贴等方面不受影响。监督检查工作中出现与工作对象理解相关政策不一致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听取政策制定部门的意见。6 .扩大科研单位科技成果管理自主权。全面推行“先确权、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成果所有权单位与成果完成人可通过约定权属比例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由成果所有权单位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扩大单位职务科技成果处置自主权,科研单位可自主决定成果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取消职务科技成果备案程序。鼓励“技术股+现金股”转化科技成果,以利益深度融

16、合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7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高质量运行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创新、评估评价、纠纷多元化解决等机制。坚持综合监管与专项行政执法相结合,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完善和推广跨市(州)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建设一批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示范基地、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等平台。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支持高校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大经济领域有关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对拟申请专利实行申请前评估,切实提升专利质量。(三)强化市场机构建设,构建高效服务型市场。8 .推进技术转移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布局建设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一批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完善“1+4+N”技术转移体系。优化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布局,强化机构考核评价,完善动态管理机制。鼓励众创空间、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拓展技术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