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公共财政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6282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2017级经济与金融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因此财政是政府为民理财的经济行为,财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公共财政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科、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掌
2、握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了解我国财政分配的内容及管理方法,了解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及操作选择,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财政学理论知识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思维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运用财政理论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公共财政学课程的先行基础理论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宏、微观部分)、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3、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财政理论知识以及现实财政现象的理解、分析与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本课程除传统的课堂
3、教学方法以外,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如多用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灵活采用课堂(专题)讨论和课后作业(论文)的形式,鼓励学生在学懂弄通基本理论基础上,大胆钻研探索和创新。教学中要突出重点,重点讲解难点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科学借鉴西方财政理论,密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殊规律,并结合实际研究我国财政体制、财政管理、财政政策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
4、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与掌握我国传统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内容,同时也借鉴西方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理解市场经济中公共财政的理论框架、一般规律及在我国的特殊表现,全面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理论。(二)能力目标在全面了解、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财政活动中现实问题的能力。(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掌握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财政民主化与法制化的重要意义,建立从事财政、参与财政工作与活动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三、课程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公共财政职能
5、、公共支出概述、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公共收入概述、税收原理和税收制度、政府非税收入、政府公债、政府预算、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政策等问题。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课时为48课时(3学分),建议教学课时按以下方案分配:内容要求学时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第一章财政学研究对象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第二节财政概念第三节财政职能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2 .财政概念及其基本特征3 .财政学核心概念4 .财政的三个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职能全面分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准确掌握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必要性。系统掌握财政学的几个核心概念:财政、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准确理解财政的三个基本职能
6、。5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第二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第三节财政支出的效益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与我国关于财政支出的分类。2 .不同类型的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与生产方式、准公共物品与公共定价问题。3 .财政支出效益概念、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从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着手探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收支分类存在的问题,进而领会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的必要性。准确理解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差异。系统掌握财政支出效益的衡量方法。5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第一节财政支出规模第二节财政支出结构1 .财政活动规模及其衡量。2 .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规律:瓦格纳法则、规模-替代效应。3 .财政支出的合理规
7、模的影响因素。4 .财政支出结构及其理论。5 .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及其优化。系统掌握膨响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深刻理解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规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掌握中国财政支出变化的历史背景,进而深刻理解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主要对策建议。5第四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第一节财政收入规模第二节财政收入结构1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分析。2 .中国财政收入规模分析。3 .政府收费的主要类型:使用费、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从中国财政收入分类着手分析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进而深刻理解合理调节中国财政收入规模的政策思路。全面掌握政府收费的类型
8、,理解收费与税收的区别,了解其他政府收费的性质。5第五章税收理论与实践第一节税收概述第二节税收原则第三节税负转嫁与归宿第四节税收的经济效应第五节税制改革1 .关于“税收”概念界定的学者观点的综述。2 .税收的专业术语。3 .税收的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4 .税收中性思想与税收的额外负担。5 .税负转嫁的基本规律。6 .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7 .税收与劳动供给、居民储蓄、企业投资和个人收入调节。8 .拉弗曲线和税收限度。9 .黄宗羲定律与中国税费改革。理解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学者关于税收的概念的界定。掌握税收的相关专业术语。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内涵,掌握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从税收效率原则角度理解
9、税收中性思想,并理解和掌握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分析税收额外负担的方法。理解并掌握税收的基本规律。理解并掌握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分析税收与劳动供给、居民储蓄、企业投资和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掌握拉弗曲线的内涵并理解税收限度。理解税收制度内涵及相关内容。掌握黄宗羲定律的内涵,理解构建巩固中国税费改革成果的长效机制。12第六章公债理论与实践第一节公债原理第二节公债的经济效应第三节债务负担问题第四节公债市场第五节政府债务分析1 .公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条件。2 .公债分类、公债结构、公债负担等相关内容。3 .公债的运行:发行与偿还。4 .李嘉图等价定律。5 .公债的经济效应:资产效应、需
10、求效应和供给效应。6 .公债的经济功能:弥补财政赤字、宏观调控。7 .国债市场运行与国债市场的层次。8 .显性债务与或有债务、直接债务和间接债务划分。9 .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理解并掌握公债在二战后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经济背景。了解公债的分类。理解公债的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掌握公债负担类型,进而掌握公债的限度问题。理解并掌握公债的发行方式、公债的偿还方式及偿债资金的来源。理解李嘉图定价定律,进而理解公债的资产效应。掌握公债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理解并掌握公债的经济功能。理解公债市场运行及公债市场的层次,进而了解中国国债市场的运行现状。理解政府性债务类型的划分,进而理解或有债务或隐性债务是世界
11、性难题。理解并掌握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及防范的相关文件的精神。4第七章国家财政预算第一节国家预算制度第二节预算管理体制第三节财政平衡1 .国家预第的内涵。2 .国家预算分类及原则。3 .国家预算管理制度的类型: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4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系统掌握国家预算管理制度的四种主要类型: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理解当前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6的意见和建议。5 .预算管理体制内涵与主要内容。6 .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7 .分级分
12、税管理体制与财政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8 .财政平衡思想与财政赤字的三种分类。9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了解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进而理解分税制改革的必要性、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理解并掌握财政平衡的基本内涵,进而掌握财政平衡思想。了解财政赤字的统计口径差异,进而理解财政赤字的三种主要类型。理解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进而掌握弥补财政赤字方式的各自优缺点。理解并掌握弥补财政赤字各方式的经济效应。第八章财政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概述第二节财政政策的传导第三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1 .财政政策内涵的界定。2 .经济学思想的变迁与财政政策的历史演变。3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财政政策主体、
13、财政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工具。4 .财政政策类型: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5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6 .财政政策效应。7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从经济干预思想的变迁出发,理解并掌握财政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点。理解财政政策类型,掌握财政政策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并掌握财政政策传导机制,进而理解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的必要性,进而学会运用IS-1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了解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基本情况。6合计48四、课程实施建议(-)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本课程的重点理解政府
14、与市场的关系,进而通过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了解,理解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的理论背景,进而理解财政内涵。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财政、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掌握财政的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职能,并理解财政实现上述职能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了解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的必然性,进而理解中国财政的具体收支分类。理解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差异,进而理解不同类型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的差异。理解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与公共生产的关系,进而掌握公共生产的典型形式一一国有企业。理解公共定价的概念,掌握公共定价的主要方法。理解财政支出效益内涵,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和私人支出效益的区别
15、。掌握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理解财政活动规模的评价指标。掌握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规律:瓦格纳法则,替代规模效应。掌握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理解并掌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经济技术因素、分配制度因素、价格因素和社会政治环境因素。理解并掌握税收和政府收费的区别。理解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内涵的界定。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而掌握税收的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理解税收中性的内涵,学会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税收超额负担问题。理解并掌握税负转嫁的基本规律。理解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而掌握税收与劳动供给、居民储蓄、企业投资和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理解拉弗曲线的内涵,进而掌握供给学派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论述。理解税收制度的内涵,并掌握税收制度的发展演变。理解李嘉图等价定律,进而掌握公债的资产效应。理解公债结构问题,进而系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