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汽车常规使用与基本维护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汽车构造汽车专项维护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时与学分90学时,5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1 .依据汽车修理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汽车常规使用与基本维护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2 .根据课程目标,以及汽车维修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汽车机械基础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3 .按照汽车使用主线,设置汽车使用与操作、发动机基本维护、底盘基本维护和电器基本维护等4个项目,以汽车使用与维护的典型工作为参考,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根据学
3、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汽车使用的工作顺序为参考,序化学习任务。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汽车使用与维护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分析与控制汽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进行汽车各系统的基本维护,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1了解汽车维护制度,能完成新车交车前的检查。2 .掌握汽车正常使用的要求和方法,并能在汽车特殊情况下使用时采取应急措施。3 .能合理选择和规范使用汽车维护常用工具、设备、仪器及材料,并具备基本的汽车保养和维护技巧。4 .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意识。5 .建立安全、质量、环保的职业意识,养成规范操作、严谨求实的职业习惯
4、。五、课程内容和要求项目任务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新车交车前检查(PDI)车间安全与工量具使用1了解车间安全规定;2 .掌握车间警示标志的含义;3 .掌握车间人身安全的操作规范;4 .掌握车间安全防范与应急处理方法;5 .了解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6 .能按汽车修理要求使用各种工具和测量仪器;7 .掌握举升器的种类和操作方法6PDI流程1了解汽车维护制度,知道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及二级维护的内容;2 .熟悉PD1的定义与作用;3 .熟悉新车交车前的检查标准;4 .能做好PD1作业准备;5 .能完成新车交车前的检查,包括车辆铭牌的识别、新车车辆状态的验证、随车资料的检查、车辆功能检验等6汽车使
5、用与应急操作汽车使用1. 了解车辆识别代码(VIN),能正确说出汽车的相应信息;2. 了解汽车的性能指标,理解汽车动力性、燃油经4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及通过性等使用性能的内涵;3.了解汽车使用条件、运行工况的内涵,知道汽车在低温、高温、高原和山区等特殊条件下的使用要求车辆应急操作1能执行车辆的应急启动;2 .能执行变速器应急摘档操作;3 .能执行中控门锁应急上锁;4 .能执行后备箱应急开锁;5 .能执行油箱盖应急开锁;6 .能执行天窗应急关闭;7 .能更换车辆备胎6发动机基本维护发动机总成检查1 .能正确查询并记录发动机信息;2 .能正确检查发动机主要总成外观、连接、运转状态;3 .能使用
6、清洗剂清洗发动机,使用护理剂对线束进行护理2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1了解机油、机油滤清器更换周期;2 .掌握发动机润滑油型号与选用方法,能用文字解释机油标号的含义;3 .能正确检查汽车发动机润滑油液面高度,有无泄漏;4 .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更换机油滤清器,补给或更换发动机润滑油6发动机冷却系统维护1能正确检查汽车发动机冷却液液面高度,全车有无泄漏;2.了解发动机冷却液类型及选用,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补给4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维护1了解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更换周期;2.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更换空气滤清器、燃油滤6清器发动机附件传动带检查1了解发动机传动带的更换周期;2.能正确检查发动机传动带外观状
7、态、磨损程度、松紧度等2底盘基本维护传动系统维护1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功用、组成与布置形式;2 .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正确检查传动系统总成外观、连接、工作情况,并能对连接部件进行紧固;3 .了解变速器油的更换周期,能正确检查变速器油有无泄漏6行驶系统维护1 .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正确检查行驶系统总成外观、连接、工作情况,并能对连接部件进行紧固;2 .能正确检查轮胎的气压、外观、磨损程度,并能将轮胎气压调整至合理数值;3 .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对车轮进行更换6转向系统维护1 .能按照维修手册正确检查转向系统总成外观、连接、工作情况,并能对连接部件进行紧固;2 .了解助力转向油的更换周期,能正确检查
8、助力转向油有无泄漏4制动系统维护1 .能按照维修手册正确检查制动系统总成外观、连接、工作情况,并能对连接部件进行紧固;2 .了解汽车制动液的更换周期及制动液类型;3 .能正确检查汽车制动液面高度,全车有无泄漏,并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更换制动液;4 .会检查制动踏板及驻车制动功能;5 .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拆装刹车片、制动盘,并能正确对刹车片、制动盘外观、磨损程度进行检查8电器基本维蓄电池维护1了解汽车蓄电池工作状态,能正确检查蓄电池外6护观、电桩连接,会根据蓄电池的指示灯判断电池状态;2.掌握蓄电池检测方法,会测量蓄电池电压照明系统检查维护1 .熟悉汽车照明灯的作用,能正确操作远、近光灯、雾灯
9、等;2 .熟悉汽车信号灯的作用,能正确操作转向灯、危险指木灯等;3 .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就车拆装与调整车内外灯泡4组合仪表检查1熟悉汽车仪表盘的作用;2 .熟悉汽车指示灯的作用,并能描述常见指示灯工作条件;3 .熟悉汽车警告灯的作用,并能描述常见警告灯工作条件2辅助电气系统检查维护1 .能检查电动车窗、门锁、后视镜、刮水器等各系统功能;2 .能检查汽车音响及娱乐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3 .能正确检查刮水器外观、磨损情况,并在必要时更换刮水器刮片;4 .能正确检查汽车玻璃清洗液高度,有无泄漏;5 .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补给或更换汽车玻璃清洗液6空调维护1 .能检查空调温度调节、进气模式、出
10、风模式、鼓风机调速、车窗除雾等功能;2 .了解空调滤清器更换周期,能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更换空调滤清器能;3 .熟悉空调制冷剂的选用,知道常见制冷剂类型;4 .能完成空调系统免拆清洗6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2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汽车新车交车、使用与应急操作和基本维护典型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操作规范意识。3 .应加强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活动诱发学生兴
11、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掌握汽车新车交车、使用与应急操作及汽车基本维护技能。4 .规范实践教学,注重汽车使用与维护情景的创设,课程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评价、交流、分享的空间;提供大量微课视频、仿真软件等学习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采用理实一体教室,开展实车实施汽车实际使用与维护体验教学和实践教学。5 .将敬职敬业、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等职业品质的养成融入到相关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二)评价建议1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关注情感态度、行
12、为习惯等素养的形成,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调节作用,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2 .构建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家长、行业人员参评相结合,课前评价、课中评价和课后评价相融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3 .要统筹考虑课程考核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竞赛比武活动等,合理选择口试、笔试、竞赛、成果展示和综合实践等评价方式。应将学习态度、行为养成、环保意识、规范操作、完成效果和实践报告等评价要素有机融入各类评价中。4 .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师生共同商讨确定改进的途径和方法。()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1 .教材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标准。2
13、.教材编写应体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培养创新能力。3 .教材应做到语言简练清晰、通俗易懂,科学性强,便于学生阅读;应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插图应能明确表达要说明的问题;还应有一定的阅读材料,并向学生提供查找有关资料的线索。(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 .配备本课程必备的维修资料,注重开发教师手册、实训指导手册、综合技能训练手册和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实验实训场所配齐必备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2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开发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录像、微课、多媒体课件、动画、资料文献等资源,形成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充分、合理使用已开放的校外课程教学资源库,形成引进优质教学资源通畅渠道。七、说明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编制,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各专业(三年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