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我国老年患者(65岁)因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病以及宿主免疫受损常发生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老年CAP病情复杂多变,发病急骤,是主要的老年急症之一。老年CAP发病率高,症状不典型、致病菌复杂、合并症和多器官衰竭发生比例高,常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基于我国尚无老年CAP的急诊相关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组织国内急诊、呼吸危重症、微生物和临床药学的多学科专家,成立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共识(指南共识注册编号:PREPARE-2023CN141)专家组,结合国内、
2、外文献和临床实践,采用德尔菲调查法,经所有参加共识制定的专家对每项推荐进行表决,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并改进,共同探讨和制定我国老年CAP的急诊诊疗路径(见图1),以规范老年CAP的急诊诊疗并改善其预后。1老年CAP的流行病学特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类型之一,全球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2023年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异常严峻,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后所表现的问题更加严重,65岁的人口占13.50%,比上次增加了4.63%,CAP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在高龄(80岁以上)老年人
3、群中达到峰值1o老年CAP发病率呈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多为秋冬季高发,夏季氐发;从地域上来看东北、华东地区是老年CAP的高发地区2o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呼吸免疫系统及防御功能低下,CAP患者有更高的病死率,与年龄呈明显相关性,年龄越大则病死率相应增大,特别是65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上升3o调查显示我国老年CAP的住院病死率为5.7%,高龄老年CAP住院病死率高达11.9%4此外,超过75%的老年CAP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最常见的前三位是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和脑血管病4o推荐意见1:老年CAP发病率呈明显的季节波动和地域差异;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和脑血管病是老年CAP
4、最常见的合并症;随着年龄和合并症的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升高。2老年CAP发生的危险因素高龄和基础病是老年CAP发生不良预后的首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CAP病死率显著增加。年龄85岁是老年C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老年人由于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合并耐药菌感染5o多个研究显示慢性肺病,严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糖尿病、恶病质和老年CAP与更长住院时间和更高的病死率相关6-7o吸入性肺炎是老年CAP的主要病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吸入,的市炎占老年CAP的近70%8。老年人多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受损等,隐形误吸是老年吸入性5市炎的主要原因9o有研究发现男性、神经
5、系统疾患、肺部基础疾病和服用特定药物(抗癫痫药、质子泵抑制剂)等均和误吸密切相关5,10。老年人免疫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免疫功能是决定老年CAP预后的主要因素。老年人很多疾病(实体瘤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放疗、激素用药等)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并发CAPo有研究证实CD4T淋巴细胞有助于识别老年CAP高风险患者,它的减少与住院死亡风险增加相关H1肌少症是老年人的主要特征,可导致站立困难、步履缓慢,易发生跌倒骨折,还会影响器官功能,引发心脏和呼吸衰竭12o有研究显示肌少症是老年CAP患者死亡和发生脓毒症性休克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在老年女性中高发13o居住于养老院是老年CAP的独立危险因素,养
6、老院老人吸入性M炎的发生率很高,高龄、卧床和合并症是导致养老院CAP患者住院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这部分老人往往年龄较大,基础病和合并症多,器官功能损伤重,易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预后不佳口4。推荐意见2:高龄、基础病、吞咽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肌少症和居住于养老院是老年CA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推荐意见3:吞咽困难和咳嗽反射障碍导致的隐形误吸是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3老年CAP的致病菌分布由于老年人基础状态、合并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CAP的致病菌分布也具备老年患者的固有特点。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是我国成人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衰竭、糖尿病等)时,须评估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1
7、)肠杆菌的耐药风险24o有研究发现年龄75岁老年CAP患者中,耐碳青霉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病死率很高7o止匕外,老年人反复感染且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时,须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25推荐意见4:老年CAP致病菌的分布具备老年患者的固有特点,革兰阴性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仍是主要的致病菌之一,常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要重视病毒和真菌感染。图片4老年CAP的不典型表现和诊断通常通过临床症状(呼吸道症状、发热和呼吸困难等)、体征(肺部听诊湿性啰音等)、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对CAP做出诊断。老年CAP患者基础病多,肺部感染易出现脏器失代偿,与年轻患者相比,患者胸痛、咳嗽、发热和白细胞增
8、多等临床表现并不常见28。有研究显示老年CAP患者常以意识改变和精神症状(澹妄、意识模糊)为首发症状出现29,特别是高龄CAP老人常出现跌倒、尿失禁、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疲劳、乏力)等肺外不典型症状口8,28。高龄CAP老人易出现隐匿性呼吸衰竭,呼吸频率增快(大于30次min)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加,呼吸困难症状往往也越重,应重视高龄老年CAP呼吸困难症状的评估,警惕呼吸衰竭的发生18。此外,老年人不明原因心率增快也需要警惕CAP的可能,急诊医师应重视老年患者相关体格检查,对于CA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
9、、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CAP的病情变化、预后结局和制定治疗方案。病原学诊断是CAP有效合理治疗的基础,同时对病原体的流行监测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成人CAP指南并不要求对轻症门诊治疗的CAP患者常规进行微生物学检查15,但是对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无效急诊留观、住院、抢救室、EICU和来自护理院的老年CAP患者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微生物培养、针对军团菌和肺炎链球菌的尿抗原检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核酸分子扩增检测、微生物基因序列分析宏基因组测序(mNGS)及靶向基因组测序(tNGS)等30-31o老年CAP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相关
10、检查往往不特异,因此影像学证据在老年CAP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胸部X线片可以发现部分患者肺部存在渗出或浸润病灶,但很难与肺纤维化或充血性心脏衰竭相鉴别,常导致漏诊或者误诊32。肺部CT作为一种精度更高的影像技术,敏感性要明显好于胸部X线片,推荐作为CAP诊断的首要检查工具,特别对肺水肿、肺梗死、肺间质纤维化、肺血管炎等具有良好的鉴别作用。此外,肺CT对老年CAP的预后也具有很好的评估作用,肺CT显示双肺浸润性改变是老年CAP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33。对于有合并症、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CAP可疑患者,应常规进行胸部影像学(肺部CT)检查。推荐意见5:部分老年CAP患者临床症状可以不典型,如出现不明
11、原因的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精神意识改变、尿失禁、疲劳和跌倒等肺外症状,应及时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肺CT首选)明确有无肺炎。推荐意见6:应重视老年患者的体格检查,警惕隐匿性呼吸衰竭,呼吸频率和心率增快是老年CAP患者的重要体征。推荐意见7: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无效、急诊留观、抢救、EICU和来自养老院的老年CAP患者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5常用的老年CAP严重程度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到老年CAP患者在急诊的分区处置,是否需要住院,初始抗菌药物的选择,进一步实验室检查的强度,甚至判定患者病情是否会加重需要入住ICU等。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的病情评估,快速准确识别出重症CAP患者,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12、有研究证实肾功能、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血糖、低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1R)、胸腔积液、双侧病变、多叶段受累是评估老年CAP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主要指标34-35o目前,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评估指标有肺炎严重指数(PSI)xCURB-65评分、APAeHEn评分和A-DROP评分等36。其中,PSI评分存在较高的特异性,但较为繁杂,适用于EICU患者进行预后评估。相较而言,CURB-65评分内含五项指标,具有简便、敏感度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便于急诊医师识别高危患者,常被用于门急诊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住院,在预测CAP患者病死率和ICU入院需求方面有很好的性能37-38
13、o针对老年CAP患者,在预测30d病死率上,CURB-65具备较高的阴性预测值39-40oApacheii评分是急危重症评估的常用评分系统,有较高的临床可信度,但存在评分项目冗杂繁复,所需实验室检查结果较多等局限因素,导致其在急诊门诊的实际应用并不多,可应用于EICUoA-DROP评分在日本应用广泛,用于CAP严重程度及预后,研究已证实A-DROP评分对老年CAP患者病死率有一定预测价值41。推荐意见8:快速评估老年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及时的分区处置是急诊CAP诊治的重点。CURB-65评分简单易行,首选适用于急诊门诊,留观和抢救室,PSI评分适用于EICUo6老年CAP初始抗菌药物的
14、经验性使用方案不同诊疗单元以及合并不同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罹患CAP的病原学、感染细菌的耐药性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急诊医生在接诊老年CAP患者后,应快速获取患者既往史、用药情况,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第一时间识别感染、留取送检病原学标本,并给出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务必结合当地微生物流行特点和药敏情况,并且重视宿主因素的评估。对于老年CAP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应给予整体、平衡和集束化的治疗和管理42o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老年CAP患者,感染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及呼吸道病毒为常见,通常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二/三代头抱菌素或联合大环内酯
15、类(例如阿奇霉素)、呼吸嗡若酮(例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奥马环素。我国多项细菌耐药监测数据显示,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脂类药物耐药率在80%以上,而嗟诺酮类药物在老年人中有诱发QT间期延长、导致失眠、头痛及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不耐受的患者可以使用新一代四环素类药物奥马环素替代。奥马环素在单药治疗成人非重症CAP方面与莫西沙星疗效相当,而且在四环素耐药情况下依然有效43o对于合并有基础病或者需要住院的重症老年CAP患者,革兰阴性杆菌和耐药菌较为常见。肺炎克雷伯杆菌在合并糖尿病的老年CAP患者中较为常见;合并支气管扩张等结构性肺病的老年患者,常常反复住院,需警惕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甲氧西林
16、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44;存在误吸危险因素的肺脓肿、支气管阻塞患者常合并厌氧菌感染。另外,由于老年人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下降,合并多种基础病,是否合并结核和真菌感染也需要引起重视(具体药物使用推荐参见表2)0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老年CAP的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尚无固定结论,与患者的自身因素、病情严重程度、依从性、器官功能、并发症、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和感染微生物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盲目延长抗菌药物疗程对治疗帮助不大45。一般疗程为57d,体温正常48h,临床症状缓解,意识正常,口服给药耐受,临床稳定(温度37。(:,心率100次min,呼吸频率24次min,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未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90%)46o特殊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