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控制的九个基本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隐患控制的九个基本原则.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事故隐患控制的九个基本原则在日常的生产过程或社会活动中,由于人的因素、物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影响等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缺陷、故障、苗头、隐患等不安全因素,如果不发现、不查找、不消除,会打扰和影响生产过程或社会活动的正常进行。弱队事故隐患不进行整治或不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一、闭锁原则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元器件的机器连锁或电器互锁,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如冲压机器的安全互锁器等。二、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即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是理想的、积极的、进步的事故预防措施。其根本做法是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不安全的系统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用不可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以
2、导爆管技术代替导火索起爆方法;改进机器设备;消除人体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排除噪声、尘毒对人体的影响等,从本质上实现职业安全卫生。三、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在系统危险不能根除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系统的危险程度。一旦系统事故发生,将使其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最小。例如手电钻工具采用双层绝缘措施;利用变压器降低回电电压;在高压容器中安全安全阀、泄压阀抑制危险发生。四、冗余性原则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如:在工业生产中降低额定功率;增加钢丝绳强度;飞机系统的双引擎;系统中增加备用装置或设备等措施。五、薄弱环节原则在系统中设置薄弱环节,以最小的、局部的损
3、失换取系统的总体安全。如电路中的保险丝、煤气发生炉的防爆膜、压力容器的泄压阀等。他们在危险情况刚出现时就发生破坏,从而释放或阻断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六、坚固性原则通过增加系统强度来保证安全性。加大安全系数,提高结构强度等措施。七、个体防护原则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及工具。采取被动的措施,以减轻事故和灾害造成的伤害。八、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或机器人等代替人的某些操作,防止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九、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采用光、声、色或其他标识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如宣传画、安全标识、板报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