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函数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数函数说课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指数函数说课稿巨野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徐龙勇我说课的课题是:指数函数。我将尝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本节课的教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要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我将以此为基础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这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教材笫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同时这节课也为今后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和作用,研究对数函数以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到承上启
2、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以此为指导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直接性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2、能力目标(发展性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增强识图用图的能力。3、情感目标(可持续性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勇于提问,
3、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重点和难点。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运用作为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指数函数性质的应用。下面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四、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本节课我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2、学法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在思维习惯上还有待教师引导,本节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教师将带领学生创
4、设疑问,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教学过程分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创设情境,形成概念一发现问题,探求新知一强化训练,巩固双基小结归纳,拓展深化一布置作业,提高升华1、创设情境,形成概念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学生分组,通过动手折纸,观察对折的次数与所得的层数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即形如丁(a0且a1)定义域为R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设计意图: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索新知的欲望,而且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定义中规定a0且a1呢?对a的范围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指数函数
5、一般形式的掌握。然后设计一个针对性的小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指数函数概念的掌握。此时教师把问题引向深入,我们要研究一个函数,光有定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一个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一一发现问题,探求新知。2、发现问题,探求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1)怎样得到指数函数的图像?(2)指数函数图像的特点(3)通过图像,你能发现指数函数的那些性质?以这三个问题为载体,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发现问题,探求新知阶段。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1)函数图像我把全班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完成YJQ尸2y=3x的图像。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较快的通过描点法将
6、图像画出,最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将这四个图像给予展示,这样做既避免了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占用过多时间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交流的乐趣。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的特点,得出a1和Oa1这两种情况在图像上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在此环节中,学生对具体的函数进行观察归纳,通过合作交流,加之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将具体化为抽象,并感受了对底的分类讨论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了重点的突破。(2)根据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我将给出表格,引导学生根据图像填写。让学生充分感受以图像为基础研究函数的性质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数形结合。通过前面两个环节,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本节课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此时我将带领学生体验运用
7、新知识去解决问题的乐趣,进入本节课的下一个环节一一当堂训练,共同提高。3、当堂训练,巩固双基例1: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1)1.725,173;(2)0.8,0.8依;一一同底指数哥比较大小同底数昂比大小,构造指数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A)1jb(2户(Z)S(3)a与2(4)亍与百一一不同底但可化同底例2:已知下列不等式,比较加和力的大小:2”02/1(0j1)本例题诣在对知识的逆用,建立学生的函数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4、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将本堂课的内容归纳成一个表格形式,便于学生通过对比掌握。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把指数函数的性质变成一句精彩的口诀5、布置作业,提高升华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作题两个部分,必做题面向全体,注重知识反馈,选作题更注重知识的延伸性和连贯性,可让让有能力的同学去探求。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问题为驱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