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精研、广宣乌江文化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挖、精研、广宣乌江文化价值.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深挖、精研、广宣乌江文化价值乌江是长江南岸最大支流,为贵州境内最大河流,乃贵州母亲河。古称巴江、黔江,涪水、巴涪水。乌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于毕节市威宁县盐仓镇香炉山花鱼洞,北源于赫章县铺处乡兴旺村一当地人称之为龙井的泉井。乌江干流全长1037千米,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千米。贵州段干流长889千米,流域面积6.68万平方千米。据贵州水利志统计,乌江流域横贯云、贵、渝、鄂四省56个县市。贵州共9个地级行政区,乌江流经8个,88个县级行政区乌江流经41个。早在20万前,乌江之源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活。被列为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个主要文化区的“观音洞文化”遗址就在乌江流域黔西市。贵州荣获的7项“全国十大
2、考古新发现”除了1993年盘县大洞遗址外,赫章可乐遗址、威宁中水遗址、遵义海龙屯遗址、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6个均在乌江流域。据统计,乌江流域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5处。人类逐水而居,浅溪垫木石,水窄搭河桥,无桥绕三里。有河的地方就有桥,乌江流域河流纵横,自然少不了桥。织金奢香桥,贵阳见龙桥、太慈桥等都属于乌江流域的贵州古桥遗址。时代飞速发展,众多古桥、驿道、码头早已完成了应有的使命,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高速公路和一座座现代化桥梁。如今高桥飞架,真正使乌江天堑变通途,成为美誉复加的“黄金水道”。留下的即便是残桥断道,也是见证历
3、史发展的实物资料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乌江流域文厚脉清,刻写着贵州史前人类的演化史,历史发展史,古有汉儒尹真正安务本堂讲学;宋有绥阳冉氏兄弟献策抗蒙、贵州第一进士冉从周“破荒冉家”;明有奢香夫人立龙场九驿,田秋开科取士、兴办学校,王阳明龙场悟道、思南李渭黔中王阳明传人;清有印江书法大家严寅亮,遵义沙滩文化代表西南巨儒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以及“清代一绝”丁宝祯、“国运舵手”李端恭、清代名臣王士俊、大清奇才周渔璜、西南第一文状元赵以炯等黔人名士。近有追寻真理的毕节周素园、林青,安顺王若飞、铜仁周逸群,红军将领思南旷继勋等革命先辈,今有“当代愚公”黄大发等优秀儿女。乌江史前文化遗存是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4、,是了解中国西南地区古人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以及文化发展的重要线索。乌江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丰厚多元,是长江文化不可或缺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文明之光中的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作为长征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如何挖掘、保护与合理利用、传承乌江优秀文化,是必须高质、高效完成的一项重大课题。2023年1月26日国发2023)2号文件发布了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2023年6月2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乌江文脉清晰,地域性、系统性、完整性皆具。极赋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所以做好乌江流域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意识应根植于心、护之以行,使之多维度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多角度发挥优秀的文化作用,多品度揭示厚存的文化内涵,使之转换成最佳的产业经济形态,以推动政治、经济全方位有序、有劲、有续力的高质量发展,准确诠释、彰显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