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测方案搜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监测方案搜集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1 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2 工程基本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3 工程特点简要阐明错误!未定义书签。1.4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错误!未定义书签。1.5 工程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既有建(构)筑物错误!未定义书签。地下现况管线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施工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监测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监测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监测内容及监测频率错误!未定义书签。监测点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监控原则及预警值错误!未定义书签。观测规定及汇报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变形超过容许值时采用的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风险控制系统错误
2、!未定义书签。1.1 监控量测控制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1.2 数据分析与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3 .3风险控制控制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4 .4监测应急预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项目概况:工程名称:丽泽铁路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工程地点:北京市丰台区京九铁路立交与丽泽路交汇处的东南角;1.2 工程基本状况本工程为雨水泵站新建雨水调蓄设施,对高强度降雨进行消峰,可以有效应对极端状况下(例如断电、来不及切换发电车等状况)B桥区排水;同步能在雨量较大等特殊状况下进行强排(调蓄池和泵站同步抽水),提高排放能力。1.3 工程特点简要阐明本工程调蓄池设计为浅埋暗挖构造,新
3、建调蓄池位于现实状况丽泽泵站东侧,采用暗挖施工,开挖竖井在泵站东侧,暗挖调蓄池断面为拱顶直墙型式,净宽7.3m,净高6.3m,拱顶净高O.7m。调蓄池顶板覆土厚度约2.55-3.1m,隧道合计长度40.6m。调蓄池初期支护采用钢筋格栅+C20喷射混凝土,厚度30Omnb格栅纵向间距500mm。二次衬砌构造为C35强度等级模筑钢筋混凝土,防水等级P8,二衬厚度400mm。调蓄池暗挖施工采用拱顶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措施,小导管为。42mm花孔无缝钢管,长2.5m,环向间距0.3m,纵向搭接1.0m。隧道采用台阶法留关键土开挖,初衬贯穿后再施做二衬构造。竖井侧壁开马头门时需在洞口拱顶提前打设大管棚,大
4、管棚为。108mm花孔无缝钢管,长7m,环向间距0.3m。1.4 因本工程埋深较浅,且隧道穿过现况泵站门前一条宽为5m的道路。考虑到施工安全,隧道穿越道路段将采用开挖前全断面注浆施工措施。1.5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1、土质状况重要包括:粉土填土层,黄褐色,稍密,湿稍湿,局部为粉质粘土填土,含砖、灰渣,植物根;杂填土1层,杂色,稍密,稍湿湿,含碎石、砖块、灰渣,水泥块,建筑垃圾。该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度在0.606.80m土质不均,工程性质差。重要岩心特性如下:卵石、圆砾层:杂色,中密密实,湿,剪切波速VS值二358448ms属低压缩性土,s重型力动力触探击数N63.5=3875,属低压缩性土
5、,钻探揭发卵石:D大二IOCm,D长=12m,一般二35cm,亚圆形,级配很好,含中砂约30%;中砂、粗砂1层:褐黄色,密室中密,湿,属低压缩性土,含云母,局部含圆砾。该大曾层顶标高约28.9930.36m。隧道穿越土层为:卵石、圆砾层:杂色,中密密实,湿;中砂、粗砂1层:褐黄色,密室中密,湿,属低压缩性土,含云母,局部含圆砾。2、水文状况根据对拟建工程所在区域地下水分布条件和地下水水位长期观测资料日勺综合分析,本工程场区属北京市工程水文地质分区中的Inb亚区。拟建场地地面下水位埋深为21.2022.30m因此隧道施工范围内,未揭发到地下水,本工程不会受地下水产生的不良影响。3、工程地质刨面图
6、:详见下图:1.6 工程环境1.7 .1既有建(构)筑物因暗挖工程在现况绿地内,场地附近无其他构筑物,因此无地下管线,经实际调查,泵站东门有一条进入泵站及公园的混凝土小路。1.5.2地下现况管线拟建管线施工现场范围在绿地内,施工区域无地下管线。第二章施工监测2.1.1监测原则施工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监测工作日勺成败与选用监测措施日勺选用及测点B布置直接有关。根据以往监测工作的经验,归纳如下5条原则。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监测系统设计中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为了保证其可靠性,必须做到;D系统需要采用可靠的仪器;2)应在监测期间保护好测点。2、多层次监测原则:多层次监测原则的详细含义有四点;
7、1)在监测对象上以位移为主,兼顾其他监测项目;2)在监测措施上以仪器监测为主,并辅以巡检的措施;3)在监测仪器选择上以机测仪器为主,辅以电测仪器;4)分别在地表、及临近建筑物与地下管线上布点形成具有一定测点覆盖率的监测网。3、重点监测关键区B原则:在具有不一样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段,其稳定的原则是不一样的。稳定性差的地段应重点进行监测,以保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4、以便实用原则:为减少监测与施工之间的干扰,监测系统aJ安装和测量应尽量做到以便实用。5、经济合理原则:系统设计时考虑实用的仪器,不必过度追求仪器B先进性,以减少监测费用2. 1.2监测准备1) .根据工程
8、0特性,制定详细0监测计划、监测方案和信息传播措施。2) .监测在基坑施工之前就开始进行,以得到可靠0初始记录。在监测中,监测频率是根据项目0设计规定和施工状况来确定的。3) .信息传播:所有现场测得的数据,要通过人工的形式,及时安全地传送到数据库系统中,以便准时提供可靠B成果。4) .定期简报:将现场测得B数据的分析成果和预测,定期以简报形式汇报有关单位2. 1.3监测内容及监测频率施工期间为保证周围既有建筑物、地下管线及道路的安全,必须加强监控量测,根据设计规定和工程实际状况确定监测内容。暗挖施工监测项目重要包括:地表沉降、地下管线沉降、支护构造顶部水平位移、基坑周围地下管线沉降等。根据监
9、测项目确定所使用的量测设备,测量设备必须通过计量检测部门的检定,具有检定合格证。测点详细布置范围及有关技术规定以设计图纸为准。拱顶沉降和净空收敛监测频率表附表4-7沉降或收敛速率距开挖面距离监测频率2mm天O-IB2次/天0.52mm天12B1次/天0.10.5mm天25B1次/2天0.Imm/天5B以上1次/周基本稳定后1次/月注:1.当持续两周沉降或上浮速度不不小于O.02mmd,则判断为沉降或上浮己经稳定,基本稳定后需再持续监测1年,以保证隧道自身及周围环境处在安全状态;2.当拆除临时支撑时以及出现异常状况时,增大监测频率。3. B为隧道开挖跨度;4. .当出现下列状况之一时,提高监测频
10、率:a监测数据到达报警值;b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紧;C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d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程施工;e基坑及周围大量积水、常时间市政管道出现泄漏;f基坑附近地面荷载忽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g支护构造出现开裂;h周围地面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m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n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现象;O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P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围环境安全的异常状况2.1.4监测点布置序号监测项目措施及工具断面距离地表基坑周围路面沉精密水准沿左右线区间隧道中线及整体构造中线各布设一行监基坑纵横轴线0路面
11、上,在坑边、距序号监测项目措施及工具断面距离降仪钢钢尺离坑边间隔3m、5m处布设地表沉降点地下管线沉降精密水准仪锢钢尺沿管线延伸方向每IOm布设一种测点,管线拐点处加密布置。初期支护构造拱顶沉降精密水准仪钢钢尺每5m一种断面,与地表沉降测点互相对应布置断面点,左右线每断面各1个测点,初期支护构造净空收敛收敛计每1020m一种断面,与地表沉降测点互相对应布置断面点,每断面1个测点,每断面2根基线隧道沉降密水准仪锢钢尺测点;间隔IOm布设一种沉降点,间隔30In布设一种沉降观测断面,断面根据埋深不一样布设3-5点,点间距2m-5m。(一)地表沉降及基坑周I1国路面沉降地表沉降量测是浅埋隧道稳定性观
12、测日勺监测项目,沉降量是用水准测量的措施,多次观测水准点与设置在建筑物上的观测点间高差日勺变化得出日勺。在重要管线处、道路、建筑物旁均要设置沉降观测点。沉降值将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及第三方监测的规定时数值为原则。地表下沉量测遵守下列规定:1)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结实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互相校核,防止其自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3个,以构成水准网。在隧道穿越莲花池西路、西三环中路、莲花池东路路面,沿左右线区间隧道中线及整体构造中线各布设一行监测点;间隔IOm布设一种沉降点,间隔30m布设一种沉降观测断面,断面根据埋深不一样布设3-5点,点间距5m。基坑纵横轴线的路面上,在坑边、距离坑边
13、间隔3m、5m处布设地表沉降点2)当隧道附近地表有建(构)筑物时,在建(构)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水准点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如下0.5米,以保证稳定性。3)纵向量测范围,除已施工地段外,从开挖面地表面开始,沿在施工隧道中线向前延伸,其长度为隧道开挖面底部至地表面0距离。设置要点:施工前在地表埋设水准桩,基点桩埋设施工影响范围以外。施工中用精密水准仪配合钢尺观测地面绝对沉降量。沿管线方向每隔IOm布设一种沉降观测点,施工中采用精密全站仪施测。4)在埋设的观测点稳定后即应进行第一次观测。施工期间在增长较大荷载前后均应进行观测。在地面附近荷载忽然增长,周围大量积水后,或周围大量挖方等均应观测
14、。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止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工程竣工后也应持续每天进行观测,观测时间日勺间隔可按沉降量大小及速度而定。量测内业计算:每次量测后及时进行数据整顿,并绘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距离挖面的尺寸图;对初期的事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预测也许出现的量大值和变化速度;数据异常时,根据详细状况及时采用加厚喷层、加密或加大锚杆,增长钢架等加固措施。次做完内业后组织有关测量人员、技术人员对量测成果进行整顿,合理鉴别围岩稳定性。附图:暗挖基坑监测点断面及平面布置图(二)道路沉降测点布设在沥青路面,采用机械钻孔,达原状土层后植入钢筋,详细深度以实际揭发为准,采用(砂+木屑)隔离,中间埋设直径2
15、0mm左右的螺纹钢筋,测点上部盖钢板,周围用钢管护筒进行保护,钢板厚度为5mm,钢管厚度23mm附图路面测点埋设示意图(三)初期支护构造拱顶沉降:拱顶下沉是衡量隧道稳定的另一重要指标,是在隧道施工中必须的常规项目,它反应了隧道开挖到二次支护前这段时间的拱顶围岩的变形状况,用于初期支护稳定性的判断和量测信息反馈。根据反馈数据进行处理,以防由于拱顶下沉过大对上部管线等有关设施形成影响。拱顶沉降量观测采用水准测量,措施与地表沉降相似。(四)初期支护构造净空收敛:洞内位移测试是检查初期支护刚度的重要手段。测点里程与地表沉降断面相对应。测点随施工行及时埋设,以免位移损失。测试规定:净空变形量测尽早进行,初读值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数值,最迟不不小于24h,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