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科病证:伤风鼻塞的诊疗.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18694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科病证:伤风鼻塞的诊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鼻科病证:伤风鼻塞的诊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鼻科病证:伤风鼻塞的诊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鼻科病证:伤风鼻塞的诊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鼻科病证:伤风鼻塞的诊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鼻科病证:伤风鼻塞的诊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科病证:伤风鼻塞的诊疗.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鼻科病证:伤风鼻塞的诊疗伤风鼻塞是因风寒或风热之邪壅塞肺系,犯及鼻窍所致,以鼻塞、流涕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鼻病。俗称伤风、感冒。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多见。本病相当于西医急性鼻炎。历史沿革古代文献对本病论述颇多。内经最早论述本病,所论鼻塞不利、鼻窒、鼻九窒等均与本病有关。如素问热论篇说:“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肌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其所述发热、鼻干,即伤风鼻塞的早期症状。汉代张仲景最早制订本病的内、外治法。如伤寒论第一十二条说:“太阳中风,啬啬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所谓“鼻鸣即指鼻中窒塞,气息不利而发出的鸣响。又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说:“湿

2、家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最早描述本病的某些并发症,如卷二“风热候”说:“若媵理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七八日微有青黄涕如弹丸大,从口鼻内出”,所述初始之症,即为伤风鼻塞,七八日后之症,当属并发鼻渊之症。虽然“伤风”一词的含义早在内经中即有,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但金代李东垣最早将本病称为“伤风”,如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说:“伤风则决然鼻流清涕,其声嘎,其言如从瓮中出。”尔后,南宋杨仁斋仁斋直指首提“感冒”一词,指出:“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继而朱佐类编朱氏集验方卷二中即以“感冒”

3、作为病名。而以“伤风鼻塞”作为本病病名者,当属明方隅医林绳墨卷七,其谓:“又有触冒风邪,寒伤于皮毛,而成伤风鼻塞之候。”古代对本病论述颇多,如内经中“伤寒”、“伤于风”,“头中寒湿”,诸病源候论之“风热之气”以及“风冷”所伤,如卷四十八鼻塞候说:“风冷邪气入于脑,停滞鼻间,即气不宣和,结聚不通,故鼻塞也。”这些均与伤风鼻塞有关。但金元以后,主要从风寒外感或风热外感论述,尤以从风寒外感论述居多,论风热外感者少。如明王节斋明医杂著卷三说:“一时偶感风寒,而致鼻窒塞声重,或流清涕者,自作风寒治。”由于本病是以一系列鼻部病状为主的全身性外感疾病,因此在古医藉中,一般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在论述“六淫”

4、以及鼻塞、鼻窒、鼻髓、孰、嚏、流清涕等病症时,常涉及到本病。第四版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正式以“伤风鼻塞”定名,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论述。【病因病理】1 .风寒袭鼻: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若起居失常,寒暖不调,过度疲劳,汗后当风,妇人经期体虚,以致媵理疏松,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机外袭皮毛,内遏于肺,肺失宣肃,邪壅鼻窍为病。如明李梃医学入门卷四说:“新者偶感风寒,鼻塞声重,流涕喷嚏,宜以风寒治之,九味羌活汤、参苏饮、消风百解散。”2 .风热犯鼻:鼻属肺系,乃呼吸出入之门户。若媵理疏松,卫外失固,风热邪毒乘虚外袭,内舍于肺;或风寒之邪郁而化热犯肺,肺失清肃,风热邪毒壅遏清道,停聚鼻窍致病。如林佩琴类证治

5、裁卷六说:“若风热壅肺,亦致喷嚏声重,宜疏散,菊花茶调散。”【临床表现】病史多有受凉、外感病史。早期鼻内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鼻痒、打喷嚏,伴有微恶寒、发热、周身不适等症。检查见鼻黏膜充血、发干。中期病情发展,鼻塞加重,鼻内发胀,清涕增多,嗅觉减退,讲话时呈闭塞性鼻音。伴头痛头昏,或出现发热口干。检查见鼻黏膜红肿,下鼻甲肿胀,鼻内充满水样分泌物或黏液性涕。此期容易并发鼻渊、耳胀等病。后期鼻塞逐渐减轻,分泌物渐转黏液性或黏脓性。若无并发症,则各种症状逐渐减轻消退。整个病程约为71O天。鉴别诊断1 .鼻揭九:多有过敏病史,以鼻痒、连续喷嚏、鼻塞、流清涕等症为主,反复发作,每次多持续数分钟,发作过后则

6、如常人,无外感表证。2 .时行感冒(流感):症状相同,有流行病史,全身恶寒、发热等症偏重。【辨证论治】1 .风寒袭鼻证主证鼻腔或鼻咽部干燥、烧灼感,或鼻塞,喷嚏,流清涕,声重,检查见鼻黏膜色略红,或下鼻甲淡红带紫,鼻腔有水样分泌物。伴头痛,周身不适,微恶寒发热,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证候分析病初起,风寒束表,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故鼻内及鼻咽部干燥感,鼻黏膜略红干;继而邪壅鼻窍,清道不利,则见鼻塞、声重;正气逐邪外出,则为喷嚏;寒凝津聚,故下鼻甲肿胀,淡红带紫,鼻腔有水样分泌物;全身及舌脉所见,为风寒表证。治法祛风散寒,辛温通窍。方药辛夷散加减。方中羌活、防风、藁本祛风散寒;辛夷、川

7、苜、白芷、细辛辛温解表通窍;升麻、炙甘草升阳解表,调中益气;木通利湿热,通九窍。临证酌加鹅不食草通利鼻窍。临床上,若有呕吐、腹泻、纳差等症,加陈皮、法夏、蕾香、神曲、砂仁之类,或配服蕾香正气水(丸),以理脾健胃,和中止呕。2 .风热犯鼻证主证鼻塞,头痛,鼻息气热,喷嚏,涕黏或黏黄,鼻黏膜色红,下鼻甲肿大。伴发热恶风,微汗出,或有咽痛,咳嗽不爽,口微干渴,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证候分析风热上壅,鼻窍不利,故鼻塞,鼻气热,鼻黏膜色红,下鼻甲肿大;邪热与肺津互结于鼻,故见涕黏黄;正气逐邪外出则为喷嚏;风热犯肺,肺系不利,邪壅咽喉、气道,则见咽痛、咳嗽、咳痰不爽等症状。全身及舌脉所见为风热表证。治法

8、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方药苍耳子散合银翘散加减。苍耳子散芳香通窍,化浊除涕,祛风散热;银翘散疏风清热,解表祛邪。表邪祛则肺气宣畅,鼻症易愈;鼻窍通利,浊涕除,则肺气清肃。若咳嗽不爽者,加杏仁、枇杷叶宣肺止咳;咽痛加玄参、射干、山豆根之类清利咽喉;若有耳内胀闷闭塞感,乃邪壅顽颗,闭阻耳窍之故,宜合通气散,以疏利少阳,通窍开闭。【其他治疗】一、外治1 .以通利鼻窍为目的,多用水剂滴鼻,如1%麻黄碱生理盐水,或吠麻滴鼻液、鹅链滴鼻液、辛夷滴鼻液之类,每日34次。2 .亦可用石菖蒲、皂角刺为末,或辛夷花为末,每用少许吹鼻中;或用薄荷锭作鼻嗅吸入。二、中成药与单方验方1 .病初起时,风寒证用五积散,风热证

9、用银翘解毒片。其他市售成药如感冒清、速效伤风胶囊等,均可选用。2 .单方、验方:病初起时,用生姜5片红枣10枚葱白5根红糖适量水煎服,日1齐!三、针灸治疗1体针法:风寒袭鼻证取风门、风池、迎香、合谷,头痛加太阳、风池;风热犯鼻证取大椎、曲池、合谷、鱼际、迎香,头痛加太阳、风池。泻法,每日1次。3 .灸法:风寒证或清涕多者,取迎香、上星,温和灸。每次10分钟,每日12次。【预防护理】1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起居有常,衣着寒暖适宜,劳作出汗后尤应谨防感冒。2 .流感期间,少在公共埸所逗留,外出宜戴口鼻罩,小儿及体弱者尤应如此。3 .流感期间,室内可用艾叶、苍术、石菖蒲熏烟消毒;或用食醋3040m

10、1,将约拳头大小石头烧红后置醋内滚动,以熏蒸室内消毒。4 .流感期间,可用贯众30g板兰根30g水煎服,以预防感冒。5 .病中应多休息,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6 .注意撮涕方法,勿强行撮涕,以免邪毒窜耳。【自学指导】1 .“伤风鼻塞”在古代医藉中,一般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古代医著在所论六淫、鼻塞、鼻窒、髓、鼻九、嚏、流清涕等病症时,常涉及到本病,从而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主要是外感病因病理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其中,内经至宋代所论病因病理较多,而金、元、明、清诸医家则渐趋一致,多从风寒与风热认识,但以风寒认识占主流。2 .本病病因病理有风寒、风热之别。病初起多为风寒侵袭,继而又多为风寒化热,转为

11、风热病机,但亦有风热之邪外感为患。3 .本病诊断依据应掌握二点:一是属新病,往往因“受凉”引起;二是有一定的病理过程特点,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整个病程约为710天。4 .本病的辨证论治在内、儿科学中的感冒,已经叙述,容易掌握。在治疗方面尚须注意二点:一是在小儿可能出现“脾胃受凉”的症状,用药方面当注意调理脾胃,并注意饮食调理;二是保持鼻窍通利。若鼻塞不利,可致肺气不宣,邪毒滞留,引起鼻渊、耳胀等并发病。通窍之法当以鼻腔滴用1%麻黄碱滴鼻液作为常规治疗方法。5 .本病的护理方面,一是注意饮食宜忌,勿使碍脾;二是注意撮涕方法,勿使邪毒窜耳。【参考文献资料】西医认为本病是以鼻黏膜为主的上呼吸道黏膜的急

12、性感染性炎症。首先多为病毒感染,以鼻病毒、腺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等为多见。病毒感染后,鼻腔分泌物多呈碱性,使溶菌酶活力降低,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引起感染的诱因有全身性因素,如受凉、过劳、烟酒过度、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全身慢性疾病等,以及局部因素如鼻腔疾病、口腔、咽部的感染病灶等。治疗方法一般以复方阿司匹林之类解热镇痛剂、盐酸吗琳呱之类抗病毒剂,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磺胺药之类抗感染;并配合鼻腔滴用减充血剂、消炎剂,如1%麻黄碱生理盐水、映麻滴鼻液。【复习思考题】1何谓伤风鼻塞?6 .伤风鼻塞的临床表现如何?在什么时候容易并发哪些疾病?7 .伤风鼻塞怎样与鼻躺鉴别?8 ,伤风鼻塞的辨证论治及外治方法如何?9 .本病的预防护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