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主治医师-第九章造血系统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主治医师-第九章造血系统疾病.docx(5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儿科主治医师-第九章造血系统疾病单选题1.胚胎期造血首先出现在A.肝脏B.卵黄囊C.胸腺D.淋巴结E.骨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胚胎期造血先(江南博哥)后在卵黄囊、肝和骨髓形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掌握“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知识点。单选题4.胚胎期8个月时,体内最主要的造血器官是A.胸腺B.卵黄囊C.骨髓D.肝脾脏E.肝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胚胎第6周时骨髓腔发育已初具规模,但其造血功能在第4个月才开始,第6个月后才渐趋稳定,并成为造血的主要器官掌握“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知识点。单选题5.骨髓外造血的主要表现之一是A.脾、胸腺肿大B.肾、胸腺肿大C,肝、胸腺肿大D.肝、脾肿大E.肝、肾肿大正确答
2、案:D参考解析: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大,同时可出现脾和淋巴结的肿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矫正后即恢复正常。掌握“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知识点。单选题6.哪一时期是肝脏造血的主要时期A.胚胎第68个月B.胚胎第89个月C.胚胎第36周D.胚胎第68周E.胚胎第45个月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在胚胎第68周时,肝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期45月时达高峰,至6个月后
3、,肝造血逐渐减退。肝造血主要产生有核红细胞,也可产生少量粒细胞和巨核细胞。掌握“小儿造血和血象特占”知识占单选的7,小:汇理性贫血发生的时期是A. 46岁B. 1113岁C. 23个月D. 23岁E46个月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小儿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X101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IOog/1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掌握“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知识点。单选题&骨髓造血逐渐稳定起始于A.胚胎第3周B.胚胎第6周C.胚胎4个月D.胚胎6个月E.生后25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胚胎第6周时骨髓腔发育已初具规模,但其造血功能在第4个月才开始,第6个月后才渐趋稳定,并成为造血的主要器
4、官,出生25周后骨髓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掌握“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知识点。单选题9根据下列哪一项血红蛋白量可以诊断新生儿中度贫血A. 90120g1B. 120-145g1C. 30g1D. 3060g1E. 6090g1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新生儿血红蛋白140120g1者属轻度,12090g1为中度,9060g1为重度,V60g1为极重度。掌握“小儿贫血概论”知识点。单选题10.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贫血是A.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生理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感染性贫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
5、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常见于6个月到2岁的小儿。掌握“小儿贫血概论”知识点。单选题11.下列哪一项是5岁儿童轻度贫血的判断标准A.血红蛋白量110120g1B.血红蛋白量8090g1C.血红蛋白量90110g1D.血红蛋白量3060g1E.血红蛋白量6090g1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血红蛋白为正常值低限90g1者属轻度,9060g1为中度,6030g1为重度,V30g1为极重度。血红蛋白低限6月到6岁者为110g1掌握“小儿贫血概论”知识点。单选题12.慢性严重贫血的病儿输血时需要考虑的原则
6、下列哪一项正确A.贫血愈重,B.贫血愈重,C.贫血愈重,D.贫血愈重,E.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速度也宜慢每次输血量愈大,速度不考虑每次输血量愈大,速度也愈快每次输血量愈小,但速度要快每次输血量愈大,但速度要慢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IS性严重贫血的病儿若需输血,原则是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应愈小,速度也宜慢。掌握“小儿贫血概论”知识点。单选题13.在机体缺铁的早期即铁减少期有改变的指标是A.铁饱和度B.红细胞游离原口卜咻C.血清铁D.血清铁蛋白E.总铁结合力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铁蛋白是蛋白质外壳即去铁蛋白和铁核心形成的复合物构成。铁蛋白的铁核心具有强大的结合铁和贮备铁的能力,以维持体内铁的
7、供应和血红蛋白的相对稳定性。肝是合成铁蛋白的主要场所。血清铁蛋白和体内贮备铁相关性极好,因此只有在缺铁状态才会出现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并在铁负荷过度状态时出现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在肝脏损伤或某些肿瘤患者,铁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物,血清铁蛋白水平亦可升高。因此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总是表明缺铁,但是可产生假升高。对缺铁性贫血的敏感度为90虬血清铁蛋白是血液内结合状态的铁。是检查体内铁缺乏的最灵敏的指标。血清铁蛋白测定在临床上常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知识点。题14.缺铁性贫血患儿外周血涂片的特征是A.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为主,中央苍白区扩大B.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为主,中央苍白区
8、扩大,易见到靶形红细胞C.红细胞大小不等,可见到红细胞巨幼样改变D.红细胞大小不等,易见嗜多色性细胞和有核红细胞E.红细胞大小不等,小球形细胞比例增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缺铁性贫血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15.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为A.铁吸收障碍B.铁的丢失过多C.先天铁储备不足D.铁摄入量不足E.生长发育快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摄入量不足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16.足月新生儿从母体获取的铁足够生后使用多长时间AIO12
9、周B.45个月C. 12周D. 24周E. 68周正确答案:B参考解胎儿期铁代谢特点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铁,以孕期后3个月获铁量最多,平均每日可从母体获得4mg铁,故足月新生儿从母体所获铁量足够其生后45个月之用,而未成熟儿则容易发生缺铁。孕母严重缺铁可影响对胎儿的铁供应。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17.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90g1,最合适的治疗是A.口服用枸椽酸铁胺B.服用硫酸亚铁及维生素CC.反复多次少量输血D.肌注右旋糖酊铁E.多饮鲜牛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中度贫血的小儿(血红蛋白90g160g1):则要进行铁剂治疗,同时口服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掌握“营养性
10、缺铁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1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需用至A.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1个月B.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2个月C.临床症状消失D.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E.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达到正常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铁剂应继续服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再停药。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19.维生素B2缺乏所致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中没有下列哪项表现A.可伴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B.常有肝脾肿大C.贫血为大细胞性D.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少E.骨髓检查可见巨幼红细胞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即或(和)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常伴有肝、脾大和神经精神
11、系统症状。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胞体直径和厚度较正常为大和中央淡染区不明显的大红细胞多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易见,可见到巨幼变的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变大并有分叶过多现象;网织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常减低。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粒、红系统均出现巨幼变。中性粒细胞胞浆空泡形成,核分叶过多。巨核细胞的核有过度分叶现象。掌握“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20.单纯羊奶喂养的小儿容易患下列哪种贫血A.维生素Ba缺乏性贫血B.感染性贫血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维生素B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E.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羊乳含叶酸量低,牛
12、乳制品如奶粉、蒸发乳经加热等处理后,所含叶酸亦被破坏,故单纯用这类乳品喂养而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儿易致叶酸缺乏。掌握“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21.确诊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最好的方法是A.血清铁测定B.临床表现C.外周血红细胞形态D.骨髓象检查E.血清1DH检测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血象、骨髓象和特殊检查(如维生素即和叶酸测定、维生素即吸收试验等)可确诊。掌握“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22.下列哪一项对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有肯定意义A.骨髓幼红细胞巨幼变B.周围血象中出现有核红细胞C.红细胞减少比降低明显D.红细胞体积增大E.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正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
13、:(一)血象呈大细胞性贫血,MCV94f1,MCH32pgo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胞体直径和厚度较正常为大和中央淡染区不明显的大红细胞多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易见,可见到巨幼变的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变大并有分叶过多现象;网织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常减低。(-)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粒、红系统均出现巨幼变。中性粒细胞胞浆空泡形成,核分叶过多。巨核细胞的核有过度分叶现织红细胞绝对值15义109g1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血象:血红蛋白下降较快之外,须具备下列三项中之二项:网织红细胞001,绝对值V15X101白细胞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
14、091;血小板2OX1()91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2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的关系不显著A.生物因素B.药物C.化学物质D.饮食习惯E.电离辐射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再障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再障和继发性再障,前者原因未明,后者的原因有: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化学因素,药物如氯霉素、四环素、磺胺类、抗肿瘤药物、解热镇痛药(保泰松、氨基比林、安乃近、非那西丁)等;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汞化合物、染发剂、沥青、油漆等;生物因素如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主要有三种学说:造血干/祖细胞缺陷,免疫因素,造血微环境缺陷。缺铁性贫血病因与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25.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主要涉及A.骨髓造血功能障碍B.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C.造血原料不足D.失血过多E.红细胞破坏过多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功能障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26.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时,以下哪个指标符合A.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B.脾脏肿大C.骨骼压痛D.淋巴结肿大E.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减少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知识点。单选题27.再生障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