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2961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川市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铜川市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铜川市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铜川市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铜川市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铜川市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川市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3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铜川市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2011年2015年)时期,是我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时期;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强势推进“5523”工程、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加快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铜川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铜川的经济实力,形成支撑和带动全市乃至渭北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西部大开发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建设新区,带动铜川,引领渭北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招商引资

2、的新格局,推动铜川经济振兴;有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与西安关中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铜川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制定铜川市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明确未来五年新区管委会的重点工作,更好地促进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Q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节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新区管委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5523”发展战略,把发展经济作为促进全区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出了成效,推动了我

3、区又好又快的发展,使我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已经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培育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平台。1、经济稳步增长J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2006年至2010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4%,2010年达到18.1亿元,占全市的10%;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9%,2010年达到0.869亿元,占全市的8%o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23000元左右,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招商引资取得实质性突破。“十一五”以来,铜川新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为中心,取得了

4、实质性突破。签订工业投资合同协议23个,涉及投资20.80亿元;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19个,总投资29.70亿元。到2010年底,入区企业已达50余家。我区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全市国民经济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3、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06年至201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2亿元,年均增长43%,相继建成玉皇阁大桥、道路二期、排水二期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区内综合交通设施日趋完善,电力、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铜川吸引外来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4、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农业基础地位进

5、一步巩固,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增势强劲,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绩,“十一五”期间,我区依托旺旺集团、陕西重汽集团、西安建大等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重点扩大产业配套能力,扩大产能,形成了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与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等三大产业板块。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30218万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7.65%。商贸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增速明显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5、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逐年改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472元/年,与2005年相比增长2

6、.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94元/年,与2005年相比增长2.4倍;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就业安置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区大量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进驻,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力地缓解了全市就业压力,周边大批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我区成为产业工人。“十一五”期间,从业人数达到5864人,我区已成为全市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下岗职工,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阵地。对缓解“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节发展优势1、区位优势明显。我区是1993年11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我区位于陕西中部,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带,210国道、西铜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南距省

7、会西安70公里,北距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延安270公里、榆林620公里,是关中通往陕北的重要交通要道,陇海铁路和包茂高速公路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铜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未来西部发达城市群和铜川产业集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是铜川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2、发展基础良好。铜川市新区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区内南部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建设,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2010年,累计投资达11亿元,建成道路7.2公里,新铺设自来水管道2.7公里,天然气管线10公里。南部工业园区已成为铜川地理位置最优越,基础配套最完善的工业园

8、区,是吸引外来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3、铜川工业化进程早,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区已形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新型材料制造三大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为我区“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节发展机遇1、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实施市委、市政府“5523”发展战略以来,我区经济社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产业投资的集聚效应逐步凸显,为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战略,必将为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2、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机遇。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

9、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扩大内需成为保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我区紧邻人口密集、市场广阔、需求旺盛、潜力巨大的西安及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和吸引国内外投资等各类要素在我区的集聚和重组。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机遇。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极为迫切,产业转移动力日趋增强,呈现出工业化重心向内地与西部转移的强劲趋势。铜川作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地近西安,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煤炭开采、水泥制造、汽车零配件和电工电气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电力生产等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优势明显,

10、具有承接东部地区和西安等地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4、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我国实施的创新型国家战略,使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大规模的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引领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服务密集的方向升级和以放松管制、强化竞争、要素流动自由化为特征的制度创新,扩大了产业发展和转移的空间。近年来,国家对铜川实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为新区加强科技资源整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产业和新兴产业带来机遇。第四节面临挑战当前,我区总体经济规模小,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不合理,集聚度低,产品

11、单一;企业市场竞争意识差,竞争力不强;创新机制活力不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亟待提高;资源总量不足、综合利用水平较低。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居住人口的激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相当繁重。工业园区与周边地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对内对外开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这一切使我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加强政策支持,优化经济结构,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第一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我区的跨跃式发展。继续落实市委、市政府“5523”发展战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竞争力;推进自主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统筹城乡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新区率先建设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的发展重要增长极和现代气息浓厚、产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式城市。第二节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努力改善民

13、生,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坚持统筹兼顾,保护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注重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合理生产要素配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4、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体制创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积极参与区内外分工与合作,寻求合作机遇,拓宽合作领域,主动接受西安的辐射,承接西安及关中产业转移,在合作中谋求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第三节战略定位以南部产业园区为依托,以壮大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新

14、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促进要素聚集,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的跨跃式发展。到“十二五”末,把我区建设成为铜川经济发展的带动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聚集区、富民兴铜的创业区、招商引资的平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区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产业区。第四节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1、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到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平均增长21.50%,经济总量占至全市的14%以上,在省内内同类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位次前移。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6040万元,年均增长13%o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496元/年,力争超过全省

15、平均平均水平。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十二五”期间,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全面提升第一产业,努力壮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0:65.40:32.5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60%以上。3、城市化水平实现新提高。“十二五”期间,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水利、市政、信息等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覆盖全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水平取得明显提高,到2015

16、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4万。城镇化水平达到75%,建成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67%,绿地率达到41.67%以上。4、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显著降低,沮河和赵氏河水源地水质达到类标准,城市市区空气中SO2和NO2含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优良天数达到290天。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国同类开发区平均水平;农业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系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5、社会事业得到新进步。推进公共文化教育、体育、广电、现代旅游等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高等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我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统筹城乡卫生发展,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