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S社区养老服务问题、成因及解决建议研究(论文)》74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S社区养老服务问题、成因及解决建议研究(论文)》7400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杭州市S社区养老服务问题、成因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摘要2引言2一、杭州市木场巷社区养老概况2(-)杭州市木场巷社区养老服务形式3(二)杭州市木场巷社区养老建设情况3二、分析杭州市木场巷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4(-)杭州市木场巷社区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41.运行经费短缺,筹资渠道单一42社区居家养老意识淡薄43.队伍发展滞后,人员配置不足5(二)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51政府职能缺位52 .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63 .市场发展不成熟6三、改进杭州市木场巷社区养老对策建议71扩大资金投入,丰富筹资渠道74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75 .加强建设专业教育及培训制度8四、结语8参考文献9摘要随着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改善,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由于老龄化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备受全社会关注。因此,本文选取杭州市木场巷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杭州市木场巷社区目前的养老服务状况,发现其存在运行经费短缺,筹资渠道单一、社区居家养老意识淡薄以及队伍发展滞后,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并深入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给了自己的建议与对策,比如:扩大资金投入,丰富筹资渠道、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以及加强建设专业教育及培训制度。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养老服务引言自21世纪初以
3、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世界社会的一个热门问题。尽管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冲击,但是生育率和出生率的下降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现象,这是我们社会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老年人能否安顿下来,依靠他人安心养老,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对社区养老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社区养老模式的定位、社区服务发展新思路的开发、新途径的探索等一系列研究内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杭州市木场巷社区养老概况木场巷社区,是以文体创建为特色的社区。它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东北部,毗邻钱江新城的南端,有交通便捷的望江立交桥、流径社区的饮用水源贴
4、沙河,也是铁路动脉浙赣钱的主通道。本辖区面积O38平方公里,拥有住户3274户、人口6704人,其中老年人为2869人。(-)杭州市木场巷社区养老服务形式杭州市木场巷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主体自最初的以家庭主导的养老服务,至我国工业化的蓬勃兴起,转变为国家承担为主的责任、家庭及社会为辅模式,国家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主体角色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养老服务不仅依靠政府,而由社会上的各方共同提供。木场巷社区养老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会组织运作的模式,基本形成了由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区民政局等区级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监督保障等,街道办事处负责对社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进
5、行日常考核管理并做好各项协调工作,受委托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是社区照料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依托居家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辖区内的老年人,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二)杭州市木场巷社区养老建设情况杭州市木场巷社区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也进行了积极探索。2010年,政府在一份宣布加快老年人发展的声明中表示,木场巷社区将重点发展老年人社会服务,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加强社会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服务。依托“老年之家”、老年健身房,将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的建设纳入城乡社区规划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基础设施,设置老年食堂、聊天室、托管室、体检室等养老服务设施,提供送餐服务、家政清扫、陪同就医等养老服务,承接政
6、府购买的福利性养老服务,并积极组织志愿活动,开展义工服务。在杭州市人口发展规划中,面对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独居老年人、丧偶老年人、患病老年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家庭养老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的养老需求,杭州市市政府积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速环境友好型、人员专业化、服务周到性老年社区的形成与发展,弥补老年家庭养老服务缺失的困境,有效支撑家庭养老。2016年为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降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风险,发挥商业保险的重要补充作用,杭州市老年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全日制居家养老保险试点方案。2018年,把社区养老列为民政工作目标考核重点内容,针对照料内容单一,专业服务不足,助餐服务
7、覆盖欠缺等问题,加强组织领导,发展社区专业照料服务;强化资金保障,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强督促指导,细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018年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诞生首个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老人可通过智慧养老终端-手机扫码预约,系统自动匹配上门服务人员,“阳光大管家”养老信息平台不仅可以记录服务路线、服务时长,还可以监管服务价格、服务质量,不仅提高了社区养老服务的供需匹配度,而且增强了老年人为优质养老服务买单的意愿。此外,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佳源快乐养老社区与杭州市市医院合作自建医疗机构,实现社区养老与医疗保健的强强联4o二、分析杭州市木场巷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杭州市木场巷社区
8、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1运行经费短缺,筹资渠道单一杭州市市镇两级财政是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最主要的资金来源。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及运营均由市财政进行补助后,再由区镇按照不低于市补标)隹进行配套。政府根据建筑面积、场馆类型等要求对设施建设方提供不超过60万元的建筑安装费补贴;再根据规模大小、服务质量、服务人数等内容,向设施运营方给予中心不超过10万元/年,站点不超过3万元/年的运营补贴。而在运营过程中,除了政府给予的相关补贴外,并无其他的盈利来源,即使是助餐、助浴这类收费项目,服务提供方也是难以维持盈余。根据杭州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清单可知,除了惠老保险部分的支出责任由杭州市
9、及杭州市福彩公益金按比例承担外,其余的为老服务项目都由市政两级财政承担,普遍存在资金来源渠道面窄,服务收费所占比重较小的情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运行经费短缺,自身缺乏收益,影响了养老服务的有效开展。同时,杭州市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的筹资渠道也较为单一,主要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参与党建创投项目,依赖政府出资。根据2019-2023年度木厂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采购协议要求,中标的社会组织在提供常态化服务的前提下,还需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专业化活动,并纳入考核。除此之外,社会组织还需自行承担居家养老服务所需的设施设备和消耗品等费用。尽管社会组织拥有较强的专业化服务,但受于资金压力,社会组织难以开
10、展更多的无偿化的养老服务,难以满足木厂巷社区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2 .社区居家养老意识淡薄老年人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最直接的受益群体,家庭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响应是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的选择及家庭的支持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乃至老龄相关工作而言都至关重要。目前木厂巷社区大多数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方式进行养老,但是真正意义上理解和选择这种方式的老年人可能大幅减少。老年人和家庭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一定的误解,由于“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部分老年人将社区居家养老片面的认为是找人照顾自己,他们普遍认为自己还能自理,有能力照顾自己,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就
11、如同进了养老院一样,不由地在心理上产生了抗拒情绪,同时也担心邻里间对自己家庭的看法,认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就代表子女对自己的忽视,没能照顾周全。同时,年轻子女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简单的将养老问题与健康问题划上等号,导致老年人的家庭地位逐步下降,在无法保证承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同时,还需要老年人不断付出,照顾孙子女。3 .队伍发展滞后,人员配置不足当前木厂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者队伍发展滞后,人员缺口还很大,特别表现在专业人员配置不足。根据政府居家养老服务采购协议要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需配备2名专职社工,站点则至少配备1名专职社工。目前,城东街道现社会化运行的1个中心,3个站点及1个综合为老服
12、务中心共计专职社工8名。待剩余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正式运行后,专职社工预计将达到13人。虽然专职社工在数量上符合政府服务采购协议要求,但是,整个城东街道户籍在册的适龄老人共计7781名,以专职社工与老年人1:599的配比来看,是远远无法满足全面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由于受工资及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相关社会组织在招聘社工岗位时,对求职者的专业和技能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普遍存在上岗培训周期短,教学内容简单,缺乏可靠的专业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效果容易产生影响。除此之外,社会组织为了确保正常的运营收支,获得相关单位的经费补贴,站点配置的专职社工需要根据落地社区的要求承接社区相关的党建活动
13、及创投项目,配合社区完成一定任务项目,导致人员配置方面既缺乏专业性,又缺乏专一性,养老服务队伍发展较为滞后。(二)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1政府职能缺位第一,政府在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筹资渠道方面存在缺位。根据杭州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清单不难发现,所有养老服务的支出责任都在于市、镇两级财政支出和福彩公益金支出,虽然通过这两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各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及中心普遍存在资金紧张及不足的情况。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断发展,对资金持续性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政府引导其他社会主体参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效果微乎其微,在涉老服
14、务方面的社会捐助和公益基金募集尚未大规模出现前,较大的资金压力限制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的丰富和质量的提升。第二,政府提供的养老政策覆盖面有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品多数由市、镇两级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目前,杭州市亲情(虚拟)养老服务将“三无、“五保等特定老人列为了居家养老援助对象,虽然发挥了政府的兜底保障作用,但是多数不符合“三无”等条件且经济相对困难的老年人无法免费享受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保障政策覆盖面狭窄,真正的受益人群有限。同时,政府对普惠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力度不够。以每年木厂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社区站
15、点的运营补贴来看,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虽然新建的站点在硬件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前期能够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标)隹完成,并享受一次性的建设补贴,但这些基础设施难以得到持续的维护。对于民办的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否能够享受同等的建设及运行补贴的政策也不够明确。2 .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尚未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当社区开展为老服务或组织活动时,没能及时通知老年人参与,或者对为老活动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每次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基本固定,受益群体无法扩大,有效需求无法满足。社区在养老政策宣传方面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始终抱着“
16、有需求会找上门的想法,长期处于被动位置。虽然政府每年都会发放政策宣传资料,或者在政府网页上对有关政策文件和办事流程进行公布,却没有考虑到对老年人群体来说这样的宣传方式并不适合,特别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眼力不好、识字能力有限或不会使用手机电脑的问题。这样的懒政思想导致很多老人不清楚杭州市的养老服务政策,也不知道自己符合哪些政策,能够享受哪类服务,进一步加深了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偏差。3 .市场发展不成熟以目前情况来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大部分由政府主导,杭州市也不例外。据了解,一方面全市登记在册的服务类社会组织共计51家,专业承接养老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仅3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项目制运作来推动,社会组织往往起到配合项目的作用,自身的创新与发展受限,使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一社会普适性政策的实施带有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