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2021-2025年)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学校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2021-2025年)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职业学校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2021-2025年)方案“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和全市教育大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是推进学校跻身全区五星级学校的历史机遇期。科学制定并认真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提升,对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学校,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十四五”时期教育规划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
2、述,按照国务二、基本原则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始终围绕着服务产业振兴、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在中国制造2025、脱贫攻坚、“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具体围绕“五个坚持”1.坚持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学一技之长,创一番事业”为办学理念。要树立学生主体、人人成才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鼓励创新创业,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树立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教学理念,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系统
3、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推进学生选拔、培养、评价有机衔接,推进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习实训有机衔接,帮助学生多样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关要求,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学校德育大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 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循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推进人人成才、全面发展。3 .坚持政府统筹要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统筹协调作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规划我市职业教育的工作。统筹利用好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等方面的资源,协调好教育、人社、发改等部门的关系,形成合
4、力,积极推进市职业教育的发展。4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中职学校面向社会和行业企业需求办学,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发挥企业、中职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办学活力,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5 .坚持行业企业指导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行业企业衔接,发挥行业企业重要办学力量的作用,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推进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三、具体内容(-)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推动产、学、研结合,成立XX市职业教育集团,以集团为单位统一招生、统一专业布局、共享师资和教学资源。(二)完成XX建设,启动XX建
5、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协调好相关部门,2021年完成学校xx建设,并启动学校xx建设。xx建设新增用地170亩,使校园面积达400亩,新增教学生活用房30000平方米及配套设备设施。2021年办学规模达6000人,2025年扩容后办学规模达10000人。按师生比增加专任教师,引入能工巧匠充实师资力量,切实提高办学质量,打造XX市职业教育龙头学校。争取在2025年之前完成。(三)争创自治区五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政治站位,创造性开展工作,主动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在2021年创五星级中等联业学校,2025年达xx乃至全国一流中职职业学校。(四)重新核定教师编制积极对接市委组织部、市编办
6、、市教育局、市人社局,重新核定我校教师编制问题,稳定教师队伍。(五)专业设置结合XX港口、XX工业、大口岸、大贸易、大旅游的独特区位优势事关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统筹结合学校基本情况,整合学校专业设置,打造特色专业。要淘汰近年来招生人数不足30人的专业,重点建设钢铁冶金、国际化烹饪、港口机械、跨境物流专业等支柱产业发展相适应主干专业或专业群,扩大钢铁冶炼、物流、交通运输、信息工程、电子商务、旅游等主干专业的招生规模。打造5个以上全区品牌专业,2个1+X试点专业。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战略,建立健全具有xx边海经济体系特色面向东盟国家的中高职学历教育或专业技能培训合作
7、平台。(六)建设一流的实训实习基地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资源共享、注重效益”原则,围绕XX乃至XX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需求和趋势,建设15个重点专业和生产性实训基地,筑牢与企业的人才供需关系,为学生就业建立保障基地。(七)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激励学生更可爱学生特点表现为:高情商、高智商、文化知识稍弱、可塑性大,非常可爱。即“二高一弱二可”,为此,必须坚持以安全为根本,以正面教育为主,因材施教。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A)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招收留学生,联合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加强中越
8、培训项目,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门职业教育。(九)推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作1 .抓好现有教师的提高转型。通过分批选派骨干教师脱产培训、进入企业学习锻炼、岗位比武、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改造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综合技能水平。2 .进一步推动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建设,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各专业带头人的评选工作。3 .做好xx区教学成果奖的组织、培育、申报工作。4 .积极参与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工作。5 .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开展系列师资培训,包括专业带头人培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技能指导教师培训、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等。6 .坚持走双轨制并行,实施“双师型
9、”教师培养计划。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专任教师数的7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专任教师数的7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7 .引入“能工巧匠”优化队伍结构。多渠道聘请和引进有实践操作能力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管理能手和一技之长社会人士作为专(兼)任教师,切实优化学校“双师型”队伍结构,培育2名以上在全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名师名匠。(十)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打造一流的中职教育品牌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探索办学模式改革,开展“现代学徒制”,与企业开展双向、多元育人模式,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七个共同”,即共同研究专业设
10、置、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深入推进中高职“七个衔接”,即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的有机衔接。通过资源整合、校企合作、内涵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名师名匠培养等方式,把XX市职业教育集团打造成面向东盟、国内知名、区内领先的职教品牌。(十一)职业技能培训对接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学校成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各专业学生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同时,服务社会,承接社会人员进行培训考证,并开展1+X考证培训工作。(十二)举办和承办各类技能大赛根据上级教育行
11、政部门的要求,接受委托承担组织XX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及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U!(一)强化任务落实学校要积极联系上级主管等部门将职业教育纳入XX市教育发展规划,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与主管部门、企业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办好海边山特色职业教育。(二)加大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以及XX教育厅的支持,争取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与援助。统筹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拓宽办学渠道,加大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鼓励学校建立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来自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捐赠。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挖掘办学潜力,通过为行业、企业和社会提供各种人才
12、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办学收入。依托XX职业教育集团和学校校企合作企业,吸引企业捐赠或其它社会资金参与办学,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行业企业技能培训基地。(三)营造良好氛E坚持建设海边山区域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依托XX旅游试验区发展战略,精准服务产业转型和升级,培育和弘扬新时期向海文化,推进学生成长为具有高素养、高技能的人才。在学校里培植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愿景、目标以及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等。进而以价值理念规范、约束、引导学生的价值理念规范、约束、引导学生的价值理念。引导学生树立重视职业教育的理念,促进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13、氛围。(四)强化制度保障做好整体的顶层设计与组织协调,对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建设进度与质量等进行审核,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制定或修订相关制度。同时,为保障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顺利执行,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各项经费及时、足额投入到专业建设中,制定或完善专业建设实施管理办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保障、监督机制,以规范建设项目的实施。(五)注重管理保障定期开展建设计划、季度工作、阶段性工作、监控工作的考核,监督检查各专业建设责任人履行职责行为的科学合理性,发现工作缺陷及时纠正,促进规范管理,提高建设工作效能。由纪检审计部门对建设发展工作的有关各项经济活动及其经济责任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实施内部审计监督,对专项资金进行全过程审计,加强对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防止挤占、挪用,防止损失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