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民纪要关于票据纠纷案件的审理部分的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民纪要关于票据纠纷案件的审理部分的解读.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九、关于票据纠纷案件的审理会议认为,人民法院在审理票据纠纷案件时,应当注意区分票据的种类和功能,正确理解票据行为无因性的立法目的,在维护票据流通性功能的同时,依法认定票据行为的效力,依法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保护合法持票人的权益,防范和化解票据融资市场风险,维护票据市场的交易安全。10。【合谋伪造贴现申请材料的后果】贴现行的负责人或者有权从事该业务的工作人员与贴现申请人合谋,伪造贴现申请人与其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的合同、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材料申请贴现,贴现行主张其享有票据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贴现行因支付资金而产生的损失,按照基础关系处理。
2、解读:所谓“票据权利”,根据票据法相关规定,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付款请求权是指到期托收、提示付款的权利;追索权是向承兑人、背书前手在票据到期拒付的前提下,追索票款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被认定为合谋进行的贴现,那么贴现银行将丧失票据权利,只能基于资金支付等产生的基础民事关系去主张,而不能基于票据权利中的追索权去向承兑行、前手的所有背书企业去追索。”上述票据从业者告诉记者。所谓“基础民事关系”,则代表着贴现行只能基于与贴现申请企业的贴现合同以及已向贴现申请企业付款这一事实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基础关系),来要求贴现申请企业返还资金,交换票据。如此
3、一来,贴现企业如若无法还款,银行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追索到承兑行或前手,而是面临损失。IO1【民间贴现行为的效力】票据贴现属于国家特许经营业务,合法持票人向不具有法定贴现资质的当事人进行“贴现”的,该行为应当认定无效,贴现款和票据应当相互返还。当事人不能返还票据的,原合法持票人可以拒绝返还贴现款。人民法院在民商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具有法定资质的当事人以“贴现”为业的,因该行为涉嫌犯罪,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必须以相关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应当中止诉讼,待刑事案件审结后,再恢复案件的审理。案件的基本事实无须以相关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解读
4、:票据法第10条第1款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2条规定:“任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必须予以取缔。”第4条第1款规定:“本办法所称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由于民间贴现行为违反前述法律规定,因此无效。同时纪要指出:不具有法定资质的当事人以“贴现”为业的行为涉嫌犯罪。这可能与最高法、公安部等四部委于10月21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5、有一定的关联,因为民间票据融资也可以理解为贷款,这与票据具备支付(流转/买卖)和融资(贴现)的双重属性有关。涉嫌的罪名可能是“非法经营罪”。这里的以“贴现”为业,很明显跟四部委文件中职业放贷人的“业”同一个含义。但在四部委文件中,对职业放贷人的界定非常清晰,2年内放多少笔,产生多少违法收益,利率红线是多少等等,细节有据可循。但此处民间贴现的“业”却没有任何界定,也不可能在此进行界定。如果真要界定,应该再有一个刑事层面的国家文件下来才准确(或者是在判例中界定)O根据票据行为无因性原理,在合法持票人向不具有贴现资质的主体进行“贴现”,该“贴现”人给付贴现款后直接将票据交付其后手,其后手支付对价并记
6、载自己为被背书人后,又基于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将票据进行背书转让的情形下,应当认定最后持票人为合法持票人。解读:民间贴现人合法背书转让后,善意持票人为合法持票人。102 .【转贴现协议】转贴现是通过票据贴现持有票据的商业银行为了融通资金,在票据到期日之前将票据权利转让给其他商业银行,由转贴现行在收取一定的利息后,将转贴现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转让行为。转贴现行提示付款被拒付后,依据转贴现协议的约定,请求未在票据上背书的转贴现申请人按照合同法律关系返还转贴现款并赔偿损失的,案由应当确定为合同纠纷。转贴现合同法律关系有效成立的,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当事人虚构转贴现事实,
7、或者当事人之间不存在真实的转贴现合同法律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释明按照真实交易关系提出诉讼请求,并按照真实交易关系和当事人约定本意依法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解读:关于转贴现合同引起的诉讼,确定纠纷案由时,法庭应当查明当事人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如果转贴现行提示付款被拒付后,依据转贴现协议的约定,请求未在票据上背书的转贴现申请人按照合同法律关系返还转贴现款并赔偿损失的,案由应当确定为合同纠纷。如果当事人之间不存在真实的转贴现合同法律关系,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释明按照真实交易关系提出诉讼请求。也就是说如果隐瞒真实交易背景,以合同纠纷起诉,法庭释明之后,原告仍然不变更诉讼请求的,可能会被驳回起诉或者
8、驳回诉讼请求。103 .【票据清单交易、封包交易案件中的票据权利】审判实践中,以票据贴现为手段的多链条融资模式引发的案件应当引起重视。这种交易俗称票据清单交易、封包交易,是指商业银行之间就案涉票据订立转贴现或者回购协议,附以票据清单,或者将票据封包作为质押,双方约定按照票据清单中列明的基本信息进行票据转贴现或者回购,但往往并不进行票据交付和背书。实务中,双方还往往再订立一份代保管协议,约定由原票据持有人代对方继续持有票据,从而实现合法、合规的形式要求。出资银行仅以参与交易的单个或者部分银行为被告提起诉讼行使票据追索权,被告能够举证证明票据交易存在诸如不符合正常转贴现交易顺序的倒打款、未进行背书
9、转让、票据未实际交付等相关证据,并据此主张相关金融机构之间并无转贴现的真实意思表示,抗辩出资银行不享有票据权利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解读:这条针对的是纸票的清单交易或者封包交易。如果被告可以证明贴现交易不符合正常的贴现交易顺序,如存在倒打款、未进行背书转让、票据实际未交付等证据,则出资银行不享有票据权利。只能基于基础法律关系,处理各方之间的纠纷。出资银行在取得商业承兑汇票后又将票据转贴现给其他商业银行,持票人向其前手主张票据权利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解读:如果存在前述情况,出资银行取得将商业承兑汇票后又将票据合法贴现给其他商业银行进而正常流通的,则持票人可以向其前手主张票据权利。104
10、 .【票据清单交易、封包交易案件的处理原则】在村镇银行、农信社等作为直贴行,农信社、农商行、城商行、股份制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开展以商业承兑汇票为基础的票据清单交易、封包交易引发的纠纷案件中,在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等实际用资人不能归还票款的情况下,为实现纠纷的一次性解决,出资银行以实际用资人和参与交易的其他金融机构为共同被告,请求实际用资人归还本息、参与交易的其他金融机构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出资银行仅以整个交易链条的部分当事人为被告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向其释明,其应当申请追加参与交易的其他当事人作为共同被告。出资银行拒绝追加实际用资人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应
11、当驳回其诉讼请求;出资银行拒绝追加参与交易的其他金融机构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在确定其他金融机构的过错责任范围时,应当将未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应当承担的相应份额作为考量因素,相应减轻本案当事人的责任。在确定参与交易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过错责任范围时,可以参照其收取的“通道费”“过桥费”等费用的比例以及案件的其他情况综合加以确定。解读:本条确定了票据清单交易、封包交易案件中,归责原则为:实际用资人归还本息、参与交易的其他金融机构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的。105 .【票据清单交易、封包交易案件中的民刑交叉问题】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公安机关已经就实际用资人、直贴行、出资银行的工作人员涉嫌骗取
12、票据承兑罪、伪造印章罪等立案侦查,一方当事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的规定申请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的,因该节事实对于查明出资银行是否为正当持票人,以及参与交易的其他金融机构的抗辩理由能否成立存在重要关联,人民法院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必须以相关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应当中止诉讼,待刑事案件审结后,再恢复案件的审理。案件的基本事实无须以相关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案件的审理。参与交易的其他商业银行以公安机关已经对其工作人员涉嫌受贿、伪造印章等犯罪立案侦查为由请求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的,因该节事实并不
13、影响相关当事人民事责任的承担,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的规定继续审理。解读:本条确立了票据清单交易、封包交易案件中民刑交叉问题的处理原则。如果申请人提出涉嫌犯罪的事实对于查明出资银行是否为正当持票人,以及参与交易的其他金融机构的抗辩理由能否成立存在重要关联,法院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如果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必须以相关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则应当中止诉讼。106 .【恶意申请公示催告的救济】公示催告程序本为对合法持票人进行失票救济所设,但实践中却沦为部分票据出卖方在未获得票款情形下,通过伪报票据丧失事实申请公示催告、阻止合法持票人行
14、使票据权利的工具。对此,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已经作出了相应规定。适用时,应当区别付款人是否已经付款等情形,作出不同认定:(1)在除权判决作出后,付款人尚未付款的情况下,最后合法持票人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3条的规定,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撤销除权判决,待票据恢复效力后再依法行使票据权利。最后合法持票人也可以基于基础法律关系向其直接前手退票并请求其直接前手另行给付基础法律关系项下的对价。(2)除权判决作出后,付款人已经付款的,因恶意申请公示催告并持除权判决获得票款的行为损害了最后合法持票人的权利,最后合法持票人请求申请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解读:恶意申请公示催告的救济,根据除权判决作出后,付款人是否已经付款,确定最后持票人的救济途径。如果未付款,则可以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撤销除权判决,恢复行使票据权利。也可以基于基础法律关系向其直接前手退票并请求其直接前手另行给付基础法律关系项下的对价。如果付款人已经付款,则恶意申请公示催告并持除权判决获得票款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最后合法持票人请求申请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