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调研报告按照市政协2023年工作要点相关安排,2023年6月至7月,市政协通过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围绕“推进垃圾分类完善资源化利用效率”主题开展对口协商。7月5日至6日,市政协社会法制和资源环境委员会带领调研组深入药王山景区、红旗街幼儿园、铁诺小区、铜川政务、铜川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印台环保产业园等12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集中视察调研。7月6日下午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等5家单位就目前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汇报,各位委员就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做好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垃圾分类工作现状(一
2、)组织保障有力度,责任清晰。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铜川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在城市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设办公室,负责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组织实施、宣传培训、监督考核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理顺管理体制方面,“条”上,明确各部门责任,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住建、商务等28个部门协同推进;“块”上,市、区、街道办事处三级落实属地管理的主体责任,构建了全市“一盘棋”的垃圾分类工作格局。(二)政策支撑有深度,畅通链条。先后出台了铜川市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配套方案21个、办法4个、指导性文件20余份;制定了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经市政
3、府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已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通过争取省级垃圾分类试点城市财政资金2700万元,市、区财政预算保障,建成印台环保产业园和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两大垃圾分类处理项目,印台环保产业园日处理可回收物150吨、厨余垃圾100吨、有害垃圾10吨,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其他垃圾500吨。(三)宣传教育有温度,深入人心。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先行的要求,依托、报纸、宣传栏以及主流媒体等各类宣传平台,多形式、多渠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常态化宣传,实现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全覆盖,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0%以上。(四)管理科学有精度,以点带面。全市对生活垃圾处理流程和设施建设系统
4、进行梳理,基本形成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垃圾分类大分流模式和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小分类体系,树立了以铜川政务为示范公共机构,以红旗街道为示范街道,梅苑、育才、兴业3个标准示范小区的先进典型,形成了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良好局面。二、存在问题(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法律约束不健全。法律制度相对缺失,具体工作无法可依。配套的实施细则和内容不够明确,对市民和相关责任方缺乏有效约束。二是主体责任不明确。市、区、街道主体落实不到位,部门协调联动不足,落实效果参差不齐。三是督查考核体系不健全。对垃圾分类工作执法监督没有形成考核评价体系,还未建立长效管理和考评机制。四是约束和激励手段
5、未发挥。垃圾分类阶梯式收费未全面实施,未成为居民自觉行为。(二)设施配置不到位。一是硬件设施配不齐。目前全市配备可回收物运输车辆10台、其他垃圾运输车辆64台、厨余垃圾运输车辆11台,有害垃圾运输车辆1台,垃圾分类运输工具吨位小数量少效率低,还不能很好满足生活垃圾日常运输需求。二是现有焚烧厂吃不饱。海创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量为500吨/日,目前实际处理量约为400吨/日左右,距离产能设计有缺口,没有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分类标识标不全。社区垃圾分类收集桶,颜色、规格、标识不统一。四是末端混合分不清。存在“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挫伤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三)分类意识不自觉。目前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
6、,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处于认识了解层面,自觉投放意识不足。一是非居民垃圾和居民垃圾未引导正确分类。未对非居民垃圾和居民垃圾的合理分类进行正确的引导,垃圾分不清。二是动员全社会参与作用未有效发挥,全民参与程度不高。(四)监督力量不足。一是源头减量化监督不到位。按照垃圾分类前端减量工作的要求,各小区原则上以300户配备1名督导员,负责指导监督市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但因为资金紧张、人员岗位缺失,目前除新区外,其他各区还未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监督。二是收运监督管理不到位。对收运的环卫企业没有很好的做到监督管理,评、比、考核以及通报的力度不大,垃圾分类难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三、意见建议(一)强化制度建
7、设,提升管理。完善各项制度,促使垃圾分类工作有章可循。一是加快垃圾分类法制化建设。尽快出台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明确要求,细化条款,设置举报平台,同时宣传和运用好条例,全面提升垃圾分类综合管理法制化水平。二是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完善公众监督和反馈渠道,充分利用公众相互监督、垃圾分类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促进垃圾分类有效实施,遏制垃圾随意丢仍。三是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坚持“谁生产、谁付费”的原则,对非居民用户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对具备条件的居民用户,实行分类垃圾和混合垃圾的差别化收费政策,提高混合垃圾的收费标准。(二)强化设施完善,提升效率。按照“前段精细分类、中端规范运输、末端系统处理”的全流
8、程模式,完善垃圾分类设施设备整体提升。一是规范设置收集设施。按照分类类别、收集能力、收集范围内人口数量、垃圾产生量,合理布局居民小区、商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建设垃圾分类“两中心一点“(大件生活垃圾拆分中心、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有毒有害垃圾暂存点),设施设备喷涂统一、规范、清晰的标志,引导居民“按图”投放,坚决杜绝垃圾混装现象。二是完善分类转运设施。按照分类运输要求,足量配置标识、编号、车体颜色统一规范清晰的分类运输车辆,推行“车载桶装、换桶直运”的密闭、高效的厨余垃圾运输方式,防止撒漏。合理确定收集站点,规划运输时间、线路,通过分类运输智能化监管平台加强各站点垃圾中转站的管理,
9、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三是运用好高效运转处理末端。“吃”干“榨”尽形成循环利用,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支持鼓励印台环保产业园和海创垃圾焚烧发电厂做大做强,将宜君县生活垃圾以及城郊结合部的垃圾因地制宜纳入全市两大生活垃圾分类项目中,有效解决垃圾无害化、循环处理,做到应收尽收。(三)强化意识自觉,提升参与。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党建+社区+志愿者+居民联动协作的方式,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和监督,实现“党员带头分,带领群众分”的“双带”推进模式。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垃圾分类列为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工青妇、新阶层等群体作用,组建志愿者队伍,不定期开展生活垃
10、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夯实学校教育基础。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融入学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社会效应。四是深入开展社会宣传。录制生活垃圾四分类处理系统宣传片,在公共场所滚动屏进行播放;举行垃圾分类有奖知识问答、绿色文明发展主题文艺晚会等活动激发居民垃圾分类的内生动力;推广垃圾分类积分制,采取“一户一码”发放与社区“四类”垃圾桶对应的“四色”垃圾分类袋作为奖励,激发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真正提升工作成效。(四)强化监督管理,提升责任。一是点上选优,精准配强监督员。在各个点位配强专职监督员,日常管理主
11、体和物业服务企业做到有效衔接,真正发挥宣传引导、监督检查、二次分拣作用。二是事上定责,精准明确职责。明确职责分工,逐项落实,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三是面上曝光,通报不文明行为。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监督考评机制,按照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办法,定期开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督查,以月评比、季通报、年考核的方式对垃圾分类不文明行为实时曝光。四是保上发力,争取项目支持。建立生活垃圾经费保障机制,合理运用省级示范区补助资金和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资金。争取创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获得各级更多资金支持,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效能。和乡村
12、振兴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探索以XX县为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乡村振兴是一片大文章,在这一热点背景下,乡村建设、基层治理越来越成为重点和难点工作,各地纷纷探索创新适应自身发展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XX县基层社会治理,就今后如何更好提炼已有成功经验,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对于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各位读者商榷。1、XX县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综合治理,社会治理多元化XX县把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13、,制定XX县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日常性工作中,定期召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研判会、推进会,研究解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全县社会治理工作落实见效。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工作为契机,积极破解市域社会治理中的难题,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推动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了“三调联动”、矛盾纠纷联合排查、定期研判、分析化解等工作举措,就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三重一大”工作事项,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评估,有效化解了社会
14、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矛盾。截止2023年8月,全县累计调处化解生产经营、邻里关系、家庭婚姻、劳资纠纷等方面的矛盾纠纷260多件,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援助230多件。系统治理,社会治理立体化XX县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注重系统治理,全县社会治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挂牌成立1个县级综治中心,建成了7个乡、镇(社区)综治中心。延伸到村一级,建立民政、社保、计生、综治、医保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配备相应的办公设施,建设符合标准的功能室,规范社会治理工作流程,做到了事儿有人管,矛盾有人化解,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建成XX县“三台合一”110报警平台,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376套、视频探头106个
15、。构建覆盖城乡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新建公共安全视频392路,建成了安全视频点位249个。整合综治中心与“雪亮工程”建设资源,覆盖到6个乡镇、79个行政村、410个合作社,实现了县城内的重点路段、重点场所,以及乡镇街道及交通主干道路口全方位监控,侦破治安案件35起,侦破交通案件7起,帮助解决群众困难求助386起,全县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现了全方位和立体化。依法治理,社会治理法治化众所周知,依法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在XX县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牵头抓总,统揽全局,把党委领导贯穿于法治XX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律和制度基础。推进严格执法,强化依法行政
16、,厘清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法律边界,在涉及基层治理的具体工作上,行使权力不越界。重视法治建设,把基层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农村基层出现的矛盾纠纷和各类问题,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形成尊法学法用法的法治习惯,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培育弘扬浓厚的法治环境,强化宪法、法律及法规宣传活动,加快建设平安XX和法治XX,弘扬法治文化,陪树法治理念,宣传XX精神,开展基层法治示范县创建行动,形成了农村基层治理的良好法治氛围。源头治理,社会治理科学化近年来,XX县抓住源头治理这个关键点,开展基层社会治理,防范和化解矛盾隐患,狠抓责任落实,制定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创建XX县工作方案等,强化跟踪问效,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基层社会治理各项目标任务充分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