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为认真学习贯彻精神,进一步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理工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方案,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我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综合素养课程建设,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使各门课程都“守好一道渠
2、、种好责任田”。切实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努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力量。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深入挖掘拓展学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加强学校思政工作。(二)具体目标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都发挥好德育功能。经过2年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
3、自己的课程中找到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和融合点,并实现在教学大纲中,落实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成效体现和教学评价中,贯彻到教师培养、发展和考核的全过程,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流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三、基本任务(-)优化课程体系,全面提升育人功能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责。要重点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优势,适当增加相关课程学分;整合学校相关资源,在原有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批优质
4、课程,三年内实现可选课程门数增加50%o(二)深化思政课改革,努力增强育人实效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知信行合一为导向,着重从实践教学、文化融入、网络教学资源、理工特色、学术支撑等五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的内容、载体、方式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做到与理论教学互补共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推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培育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科建设引领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通过提升科研能力推动课程建设。结合学校学科
5、专业特点和学校文化,不断建设、凝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要,以学习为中心,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从学生所思所想、社会热点、国际国内形势、现实问题等导入教学内容,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加强课程教学设计,开展集体备课。协调各门课程之间和各学段之间的内容衔接。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方式,逐步实行中班上课、专题报告与小班研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与艺术,实施专题化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增强师生教学互动。加强对教案编写、课件制作、
6、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努力形成一批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微课。创新学生学习方法,开展小组学习,加大课外学习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评价方式,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与题型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探索通识课与专业课育人模式,不断创新育人手段1 .挖掘通识与专业课思政元素各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从社会运动发展及其比较中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共产主义远想;从其学科价值中挖掘独特的行业价值、历史内涵、文化诉求;从学科实践中分享每个教师独特的学习经验、人生体悟、事业
7、感受;从其发展历程中挖掘代表人物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追求卓越、不懈奋斗的光荣历程。在科学研究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辨明各学科研究方向、掌握科学思维;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通识课和专业课。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
8、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北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要突出培育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人文艺术类专业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专业
9、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2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程建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重点推进与鼓励创新相结合,明确改革目标、原则、实施步骤和任务要求。先行开展小规模试点,总结经验,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形成成熟做法的基础上,推广到全校所有课程。20_年学校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全校每个专业推荐一门课程立项建设,开展试点工作,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修订课程标准,切实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打造示范课程,发挥引领作用。在总结试点
10、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核心课程建设,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到20_年实现所有学院全部通识与专业课思政教学的规范化建设,整体提高育人效果。3 .拓展课程思政渠道通识课、专业课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要求,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认识、提升感悟、锻炼成长。要适应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实效评价。要深化实践教学队伍选聘制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和执教能力。(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
11、师育人能力L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二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当好“经师”,更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学科组的讨论、老教师的传帮带、教材教案的集体备课,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带头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有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I、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就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加强互动交流,让广大教师能够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
12、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2.建设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成立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落实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经费,有序安排教师外出研修、考察、访学、挂职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执教能力。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对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给予政策倾斜。继续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工作,邀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党政干部、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社会知名人士来校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遴选管理办
13、法,鼓励符合条件的校内政工干部、辅导员、离退休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量等相关待遇上予以优先保障。四、实施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加强制度设计与完善,把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作为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基点,把全员育人理念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发展战略之中,强化顶层设计,重点研究制定挖掘用好各门课程思政元素的政策措施。(二)加强协同联动建立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政治理论教学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各负其责,互相协同配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机制,构建各学科体系间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