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经过多年的扶贫工作,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贫困原因多种多样,一些穷苦大众仍然生活在温饱线以下。金融扶贫是解决世界贫困问题的有效尝试。然而,由于信息共享不完善、政策支持不足等诸多原因,导致精准扶贫存在诸多困难。如何改变金融扶贫的现状,加强政策支持,不断提高金融精准扶贫的水平,是本文探讨的问题。关键词:金融 精准扶贫 对策AbstractAfter year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livingstandards of farmer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bu
2、t due to the weak economic foundation of rural areasand diversified causes of poverty, some farmers stilllive below subsistence level. Financial povertyalleviation is an effective attempt to solve the povertyproblem in the worldo However, due to many reasons,such as imperfect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3、 inadequatepolicy support,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financialpoverty alleviation. How to change the currentsituation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strengthenpolicy support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financi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he issuediscussed in this paperoKeywords
4、: Financi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Suggesttion2015年初,习近平在云南调研时提出要坚决做好扶贫工作。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要“准确、准确、成功”。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阶段,我们要不断转变扶贫开发的思路、方法和管理方式,适当采取非传统思路的方法和措施实现精准扶贫。一、有关扶贫的概念(一)扶贫概念国外学者对扶贫的研究较早。哥伦比亚大学的narcos教授在其著作欠发达国家资本的形成中提出了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提出了 “低水平陷阱”理论;舒尔茨提出了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理论。由于经济背景的差异,他们的扶贫理念有其
5、自身的特点。中国的扶贫工作是指政府和社会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摆脱贫困,改变贫困面貌的一种社会工作。中国的扶贫工作在各个阶段都有突出的特点。从扶贫对象看,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包括因地制宜、横向经济结合、企事业单位对口支持、固定援助、一揽子援助、税收优惠等。对贫困户的扶持主要采取支持并鼓励发展农副业、建立经济实体、合作经营、投资开发生产项目等方式。从资金来源看,需要偿还的金融信贷扶贫,不需要偿还的金融资金扶贫,单位捐赠。从组织形式看,有国家扶贫、单位扶贫、个人扶贫等。本文主要论述了金融扶贫问题。(二)金融扶贫概念金融扶贫是国内金融机构利用所筹集的资金开展的一项贷款业务。也就是说,
6、金融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扶贫事业,属于推进开发式扶贫,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对有劳动能力,有融资需求的地区或贫困户个人提供金融支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搬迁、特色产业等等。在过去,参与金融扶贫的机构主要有两种,分为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它们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贷款,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移民项目贷款、特殊农业贷款、贫困家庭生产小额信贷贷款、助学贷款。(三)金融精准扶贫概念王思铁认为,精准扶贫是针对贫困地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贫困户状况和不同的扶贫资源,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准确识别扶贫对象,从而实现精准扶贫的方式。本文将金融扶贫定义为:采用科学的标准和程序,对贫困的群体实现准确识别,分类管理,并根据动
7、态定量评估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以指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其中,准确识别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资源状况以及穷困的地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识别标准,根据统一的程序,将贫困地区和家庭贫困的原因准确地分类。二、金融精准扶贫的开展情况(-)金融扶贫的历史进程1986年以来,中国的扶贫工作经历1986年至1993年的大规模发展扶贫,1994年至2000年的扶贫,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年至2010年)的实施这三个阶段。经过多年的金融扶贫工作,各级银行提供了额外的贷款来支持农业、农民、中小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三农”发展,基本形成了由国开行、农发
8、行等政策性金融,农行和邮储银行等大型商业金融,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小微商业金融组成的农村金融扶贫组织体系。纵观金融扶贫历史,现有的金融扶贫体系和机制存在诸多不足,迫切需要解决扶贫贷款和货币政策的“精准度”问题。查阅资料和扶贫实践中发现,许多金融单位对口支援工作虽然经历了 30多年,但由于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较差,结构复杂,同时农村金融扶贫成本高,贫困人口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扶贫开发工作进度较慢,导致帮扶工作不够深入,扶贫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金融机构捐赠的物资像“天女散花”,没有明确核算,导致浪费了大量的扶贫资源。三、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一)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与金融
9、精准扶贫能力不相适应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大多数县市都只有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只有在县级才有分行,而村一级基本没有营业网点。(二)金融产品供给与农村贫困资金需求不相适应免抵押或担保的贫困农户的实际覆盖范围相对较小,传统的抵押担保贷款和联合担保贷款大多不适合贫困农户。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尚未完全实现,担保机构的发展严重滞后,农业保险政策覆盖范围很小,商业农业保险品种单一和不足,以及其他因素,导致扶贫金融产品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对农民的金融服务水低下。(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精准扶贫实践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当前金融统计指标体系不能够准确,完整、全面的反
10、映金融扶贫的实际情况,采用“涉农贷款”、“农户贷款”、“农业贷款”指数更广泛,未能细化“三农”扶贫相关金融业务类别,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金融机构为贫困农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搬迁、助学贷款、特色农业金融支持。(四)金融扶贫发展的政策规范性、差异性对金融精准扶贫的引导力不强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普遍过紧,未能营造宽松的金融扶贫环境。例如,乡镇银行的设立仍然受到县域界线的限制,没有全国性的扶贫金融机构。二是直接为贫困农民服务的金融机构缺乏法律上的“优惠”财政和税收优惠。三是扶贫政策引导不够明确。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三农”扶持政策还不够完善,难以精准到“三农虽然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利用农业
11、扶持和小额贷款引导农业金融机构向“三农”扶贫领域发展,但评估力度明显不足。目前,中国没有贷款扶贫的专项政策,有针对性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未明确向主要扶贫的涉农金融机构和“三农”倾斜。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实施切实可行的金融精准扶贫没有具体的规则,如信贷投资、投资额、利率优惠等。(五)贫困“三农”纵向识别与横向识别的矛盾长期并存目前,实施金融精准扶贫识别的主要方法是纵向识别。省、市、县政府划定扶贫界线,由市、县组成。根据“市(县)一乡(镇)一村(户)”的网络运行模式,从上到下确定援助的组织和对象。金融机构不提前参与贫困家庭的识别和筛选,必然会出现“人为扶贫”和“亲友优先”的现象。目前还没有建
12、立横向识别网络,因此在扶贫对象的识别中很容易产生“渗漏效应”。纵向认同与横向认同的矛盾使得财政定向扶贫工作在开展初期处于被动地位,面临援助对象被动选择的难题。(六)长期存在的政府主导扶贫与社会参与分类管理的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农村扶贫工作离不开政府的领导,政府领导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和整合各地的扶贫资源,可以产生明显的扶贫效果。然而,贫困人口的分布,使政府单方面主导扶贫管理面临着许多困难。在当前形势下,社会参与扶贫分类管理势在必行,尤其是参与金融精准扶贫的分类管理。(七)脱贫人口的退出与返贫再生的矛盾极难厘清精准扶贫注重对扶贫对象的及时监测和评估,使需要帮助的贫困人群能够及时进入救助群体。在自
13、然灾害多发地区,因灾致贫、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婚致贫等现象十分突出。虽然脱贫人口退出后返贫可被再次认定为新的扶贫对象,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大量返贫人口的出现,不仅抵消了以往的援助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精准扶贫的整体进程。因此,在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迫切需要明确和解决脱贫人口的及时退出与返贫再生之间的矛盾。(八)“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的认识不清我国的精准扶贫倡导的是常态化的脱贫致富效应,而不是目前货币物资的“输血”救济,重点是通过“造血”实现贫困人口的内生转化。在扶贫实践中,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短”、“平”、“快”的现象,精准扶贫容易回归扶贫的“输血”过程。因
14、此,有必要从政治高度进一步提高对精准扶贫的认识,将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项目。U!K加强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加强党的领导金融精准扶贫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要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建立和完善金融扶贫机制,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贫困地区调研,查明贫困状况和原因,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攻坚方案,财政精准扶贫才能成为现实。党的各级组织对金融系统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全球的社会发展,平衡商业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从内部授权、绩效评估、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设立扶贫的具体实施办法,切实加强贫困地区财政支持,实现精准脱贫。(二)强化跨部门的扶贫政
15、策联动虽然中国的“三农”金融政策已得到改进,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更重要的是需要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扶贫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机协调和互动的深度。建议积极探索“购买机制”的方式和方法,建立风险补偿、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税收优惠和奖励扶贫机制,建立专项基金。通过发展和引导金融扶贫项目对接,深入挖掘不同层次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需求,以工业发展为主,专注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参与专项扶贫、产业扶贫、社会三位一体的精准扶贫工作。(三)建立与金融精准扶贫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金融精准扶贫监测评估机制。一方面,金融精准扶贫作为一个政治任务,建立金融扶贫监测和评价机制。将是否建立和完善扶贫的机制,是否执行人员、责任、使命,时间,定期监测和评价,与岗位晋升嘉奖、奖励相结合;另一方面,对贫困地区财政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真正发挥财政精准扶贫的“造血”作用。二是把财政资源重点放在精准扶贫上。金融业应该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