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司马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司马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学设计:司马光教材分析: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围绕“司马光击瓮”这一核心事件,全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击瓮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抓住主要人物的动作描写,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再现了一儿失足落水及司马光“持石击瓮”那一瞬间的场景,语言极富形象感、画面感。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众皆弃去”,而司马光却选择了“持石击瓮破之o在这行为对比中,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显露了
2、出来。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对应着故事的结局:瓮被砸破水从中喷涌而出,司马光在一旁扶起得救的小伙伴。插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学情分析: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这种文体,教学时一定要降低难度,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可以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简单地讲述“司马缸击瓮”的故事,使其对本课的学习产生期待。要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加深对文言文的感受,但对朗读的要求不能拔高,只要能跟着老师读出正确的词句停顿即可,至于朗读的语气、情感,不作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插图,借助文白对照的方法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从中段孩子认知出发,充分利
3、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适当展开想象,从而在走进文本情境中深入理解故事内容、领悟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组织语言讲述故事。除此之外,由于是首篇小古文的学习,可以在学习中适当总结阅读小古文的方法。教学目标:1 .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2 .正确跟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背诵课文。3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1 .正确跟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背诵课文。2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
4、学准备:教学PPT字词卡相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持、跌”2个字。3 .正确跟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背诵课文。4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正确跟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背诵课文。一、对比导入,初识文言文1出示搜集的资料司马光白话课文故事,引导学生概述材料中文章的内容。师:同学们,课下搜集的以前的课文司马光你们读了吗?它讲的是什么内容?生: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2.出示同名文司马光,发现两篇文章不同的地方,初步认识文
5、言文。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文章,它的名字也叫司马光。看看和刚才我们读过的那篇课文有什么不同。生:一个字多一个字少。生:一篇课文长,一篇课文短。师:除了字数不一样还有什么不同?生:今天要学的课文是文言文。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字少的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里藏着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4课司马光。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设计意图: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学会文言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需要,更是他们将来了解历史,学习古典书籍,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由于文言文离现在的小学生年代久远,他们平时接触的几乎都是现代白话文,所以学习理解难度较大。本环节用白
6、话文做铺垫,然后让学生在回忆白话故事内容之后出示文言文进行比对,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感受到文言文字少意丰,产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3.板书课题,认识复姓。师:齐读课题。司马是一个复姓,他姓司马,名光。你还知道哪些复姓?生: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师:中国的姓氏也是一种文化。4.知识复查,了解司马光,说说对司马光的初步印象。师:司马光何许人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司马光(10191086),世称“涕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看了这些介绍,你觉得司马光怎么样?生:很厉害,很了不起。师:今天这篇文言文又为我们介绍了他的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
7、走进这篇文言文中。设计意图: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本环节通过对主人公的生平加以了解,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产生阅读期待:司马光何许人也?本课短短几十个字会作何描述?二、兴趣引路,把古文读好1.师:文言文也叫古文,因为它篇幅短小,所以也叫小古文。那么,怎样学习一篇小古文呢?这节课我们应该:(1)把古文读好(2)把古文读懂(3)把古文讲明白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点把控掌握运用,体现学习的循序渐进。2.扫清文字障碍。(1)初读正音。关注红色生字与标蓝字体。至少试读两次,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师:要想把一篇古文学好,首先要
8、扫清文字障碍。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拦路虎。自己读自己的。生:出声试读。师:你有没有发现老师标红的字体是?对,我们本课的生字,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师:这里面有没有别的颜色的字生:还有一个蓝色的字体师:它是?生:它是多音字。师:你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生:m5,没有(2)生字迁移。师:生字你学会了吗?生字换个地方还认识那才叫真认识。生:手持木棒师:什么意思呢?(与主持意思不同,“持”就是“拿“,借助动作理解字意)永不言弃(组词理解识记)师:读准确生:普天之下皆朋友师:遇到有新鲜感的词语我们要多读两遍。皆是什么意思?生:全,都师:一起读生:从哪里跌倒还从哪里爬起来师:怎么记住“跌”生:一个
9、失加一个提足旁。师:(一失足就跌倒)一起读设计意图:本课生字量少,在指导识记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还要关注到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白,一个生字在本课认识了换个地方还认识才叫真认识。3.把古文读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教师范读,学生划出停顿。师:孩子们,要想把古文读好,光读准字音还不够,还要读清节奏。请同学们边听老师范读边划出节奏,和学习古诗划节奏的方法一样。师范读,生划节奏。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师:你画好了吗?请你对照,看看你画对了没有。汇报交流,划(画)错了的同学赶紧改过来。划(画)对的小朋友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好
10、停顿读清节奏。跟着老师一起读。交流: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2)跟着老师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与节奏。师领读。(2)自己品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与节奏。自己读一读。(3)指名读,正音。谁来读一读?师:瓮这个字读?Wngo范读。它是后鼻韵母。再读。你们会读了吗?小古文要想读好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好停顿与节奏。我们一起来。(4)齐读。(5)男生女生合作读,红蓝字体交换读两次。我们读准了字音,读好了停顿与节奏,我们怎样才能读出古文的味道呢?看来这个问题难住了大家。我们可以把语速放慢。男生读蓝色字体,女生读红色字体。再来:女生读蓝
11、色字体,男生读红色字体。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7)读出古韵。在古时候呀,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没有标点的文言文你还能读好吗?生齐读。体验古味去掉标点读品读古语放慢语速读入情入境摇头晃脑读掌声送给棒棒的自己。看来你们都是用心学习的孩子。我们第一次见文言文,你们都能学的这么好。(8)读好古版本。师:孩子们,在古时候,文言文是由右及左、从上至下读的。女生来试一试。由右及左、从上至下读(9)熟读成诵。师:古色古韵,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想把古韵读得更足一些,我们还可以摇头晃脑地读。镂空填空读,这样你还能读好吗?这样呢?提示首句读如果只提供开
12、头两个字呢?你真的能够背下来了吗?谁来试一试?从你们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熟读成诵。设计意图:设计本环节,旨在完成文言文教学的保底任务“抓朗读,读通顺、读流利、读好停顿”。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从教师的范读、领读到去掉节奏符号、标点符号男女生比赛读、学着古人一列一列竖着从右向左读,放声读,摇头晃脑品味古韵等不同形式的读,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最后的强记补白、提示首句、提示文章开头两个字背诵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熟读可以成诵”。师:要想把小古文读好,不仅要读准
13、字音,读好停顿与节奏,还要把语速放慢把古韵读得更美一点。三、深入探究,把古文读懂1带着问题默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圈出文中的人物,想一想,他们分别指谁?师:学习一篇小古文,光把古文读好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把古文读懂。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圆圈圈出文中的人物,想一想,他们分别指谁?在学习单上做第二题。生做学习单。(1)交流文中出现的人物:群儿一儿众光儿师:谁来说说你划出了几个人物。分别是?(指名答)(2)探究三个带“儿”的人物指谁。师:这里面有三个带“儿”的人物分别指谁?(指名答)学习就是这样,越是不会越要敢于站起来展示自己。让自己在被老师点拨的过程被同学鼓励的过程当中学会。
14、(3)探究“众”与“光”指谁。师:这里的“众”指的是谁?(指名答)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光”又指的是谁呢?大家一起说。司马光。看来这个问题难不倒大家。2.温故知新:以前我们是怎样读懂一首古诗的?遇到难懂的词语或诗句是怎样解决的?师:谁来说一说这个问题?以前我们是怎样读懂一首古诗的?遇到难懂的词语或诗句是怎样解决的?生:联系上下文。生:借助注释。师:这是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生:查阅资料。师:这也是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生:问老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时候,先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目的在于复习旧课的知识,以理解新课的同类知识,触类旁通。(1)借助注释理解“庭”,组现代词理解“戏”,连
15、起来说一说“群儿戏于庭”的意思。师: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今天我们就先用借助注释的方法来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来看第一句。我们借助注释知道了:“庭”指的是庭院。谁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生: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师:“戏”你用的是“嬉戏”。我们还可以把“戏”理解成“玩耍”或“游戏”。古时候有些字的意思和我们现在的字意是相通的。给它组一个现代的词语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意。把一个字一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一句话的意思。“群儿戏于庭”就是“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如果老师想说“一群孩子在教室里读书怎么表达?”“一群鱼儿在水里嬉戏”呢?“一群鸟儿在林中歌唱”?迁移方法说一说“一群孩子在教室里读书”“一
16、群鱼儿在水里嬉戏,“一群鸟儿在林中歌唱,用文言文怎么说,进一步领略文言文的魅力,感受文言文的“趣”之所在。师:小古文学起来难吗?愿意学习小古文吗?有意思吗?师:简单几个字就把一句话表达清了。看来,简单的难不倒你,我们再来一句难的。“光持石击瓮破之“。预习的时候,老师提醒过你要关注注释“持”的意思。设计意图:为了打通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学习的通道,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本环节让学生进行了文言知识迁移运用。(2)读读注释“瓮”的意思,借助插图认识“瓮”,对比了解“缸”与“瓮”的区别,注释与插图结合理解“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的意思。生: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瓮。师:后面还有“破之”。生: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瓮,瓮破了。师:瓮是什么意思?注释告诉我们,瓮是口小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