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乐毅列传》与苏轼《乐毅论》对比阅读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60427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乐毅列传》与苏轼《乐毅论》对比阅读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史记-乐毅列传》与苏轼《乐毅论》对比阅读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史记-乐毅列传》与苏轼《乐毅论》对比阅读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史记-乐毅列传》与苏轼《乐毅论》对比阅读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史记-乐毅列传》与苏轼《乐毅论》对比阅读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乐毅列传》与苏轼《乐毅论》对比阅读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史记乐毅列传与苏轼乐毅论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燕昭王大说,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独莒、即墨未服Q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Q惠J1i1为大王It尝丕优土正爨及即隹云室里里凰之及纵反趣,日: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申用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齐田单

2、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尽复得齐城。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乃使人声乐毅,且谢之日:“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日: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涉承,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材料二: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王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芒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

3、。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也?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潜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宰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日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节选自苏轼乐毅论)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惠王自为A太子B时C尝不快

4、于乐毅D及即位E齐之田单F闻之G乃纵H反间于燕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面,古代以朝南为尊位,君主坐北向南,此句谓乐毅想在齐国称王。B.让,责备,与侍坐中“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的“让”词义不同。C.诽谤,指诋毁污蔑,恶意中伤,与现在所说的“造谣诽谤”意思相同。D.安,指使老幼安定,与苏武传中“单于壮其节”的“壮”用法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昭王把在齐国缴获的战利品带回燕国,让乐毅带兵进攻尚未攻克的齐国城邑,后来只有莒和即墨没有被收服。B.燕惠王后悔用骑劫取代乐毅,又埋怨乐毅投降赵国,使得赵国趁着燕国疲弊之际任

5、用乐毅攻打燕国。C.乐毅用书信回应燕惠王,表明自己恪守道义,不敢把幸免于杀身之祸作为渔利的机会,不会做有损燕国之事。D.论者认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而乐毅未能成功伐齐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译文:(2)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译文:14 .苏轼认为乐毅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答案】15 .DEG16 .D17 .B18 .(1)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2)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

6、失去而被天下人讥笑。19 .燕国兼并齐国,不符合他国利益。未能急攻,错失良机。未能休兵安民,消磨齐人斗志。【解析】20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句意: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惠王自为太子时”是句子的状语成分,“尝不快于乐毅”省略主语燕惠王,其中“于乐毅”是“不快”的后置状语,故应在其后断开,即D处;“及即位”的主语是“惠王”,与后句“齐之田单闻之”主语不同,应在中间断开,即E处;“齐之田单闻之”和“乃纵反间于燕”都以“齐之田单”为主语,两句之间存在先后承接关系,应在中间断开,即G处。2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

7、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B.正确。“让”:责备;/谦虚。句意: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治理国家要以社会行为规范,他说话不谦让。D.错误。“安”为使动用法,“壮”为意动用法。用法不同。句意: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单于钦佩他的气节。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8. “使得赵国乘着燕国疲困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理解有误,原文表述为“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即赵国乘着燕国疲困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是燕惠王担心发生的事情,尚未发生。13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 “过听”,误听传言;“隙”,嫌隙;捐”,抛弃,放弃。(2) “审”,明白;“无使

8、”,不能使;“为”,表被动。14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可归纳出:燕国兼并齐国,不符合他国利益。根据原文“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可归纳出:未能急攻,错失良机。根据原文“夫以齐人苦潜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可归纳出:未能休兵安民,消磨齐人斗志。【参考译文】材料一:燕昭王派乐毅担任上将军。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西边大败齐国军队。燕昭王大喜,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

9、昌国君。当时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这时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儿子立为燕惠王。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朝着南面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

10、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乐毅写了一封回信给惠王,信中说:免遭杀身之祸而建功立业,彰明发扬先王的事迹,这是我的上策;遭到侮辱以至诽谤,毁坏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所

11、最害怕的事情;面临难以预测的罪过,把幸免于杀身之祸作为个人渔利的机会,这是恪守道义的人所不敢做出的事情。古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良的臣子离开原来的国家,不洗雪自己的罪过和冤屈。我虽然无能,但多次聆听君子的教导了。材料二: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不知道真正的王道,只是私下曾经听闻过王道,这就足以使他灭亡了。议论的人认为,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他们认为乐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齐的成功,完全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然而,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即使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乐毅也终究会失败。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

12、吞并齐国,但是这却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因为他打算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潜王的暴政,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治理政务,放宽赋税、劳役,使农民能够到回到家乡,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在战国时,兵力强盛的国家吞并国力弱小的国家,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并且加紧攻击,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难道谁会说不行吗?哎呀!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让天下人讥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