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3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教学设计阚和力1 .让小车运动起来2 .用气球驱动示不3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4 .弹簧测力计5 .运动与摩擦力6 .运动的小车7 .设计制作小车(一)8 .设计制作小车(二)本单元复习与测试1让小车运动起来【教材简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发现有时物体是相对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那么这样让不同类型的车运动起来,本课的研究就是从这个问题开始的。本课共设计了2个主要活动:一是聚焦环节,调查不同类型的小车动力来源;二是探索环节,用垫圈作为动力,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包括用多大的能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用不同大小的力小车的运动速度会有什么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认识
2、不同类型的小车用不同的动力类型;而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见过并体验过各种各样的运动的车辆,也对这些车如何运动起来有一定的了解。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他们初步认识过“力”,初步知道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但是他们并没有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研究小车运动与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2 .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科学探究目标1调查了解不同类型的车的不同动力系统3 .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4 .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5 .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科学态度目标1 .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
3、力之间的兴趣2 .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难点:有序地进行合作探究,并用实验数据说明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车、垫圈,棉绳、秒表、班级活动记录单小组:小车、垫圈,棉绳、秒表、计算器、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 .出示划艇图片提问:怎样让静止的划艇运动起来?怎样让划艇运动更快?怎样让它停下?(预设:学生关注倒是力影响了物体的运动)2 .图片依次展示马车、推车、火车、汽车、自行车、太
4、阳能小车提问:它们都是怎么动起来的?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车?都是怎么动起来的?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3 .出示小车,设问:你能让它动起来吗?揭示课题:让小车运动起来(板书)二、探索:探索小车运动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小车、棉绳、垫圈、挂钩、秒表、计算器、学生活动手册1 .出示小车、绳子、垫圈,设问:你能用这些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吗?2 .学生交流想法教师适时追问: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才合适?(并演示小车的绳子太长或太短会怎样)3 .设问: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拉力是怎么产生的?4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是垫圈的重力产生了拉力。5 .出示重力资料,引导学生认识重力6
5、.教师引导:拉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垫圈的数量来表示。(教师展示小车)你觉得让小车运动起来需要几个垫圈7 .学生进行猜测8 .微视频指导:让小车运动起来9 .学生实验探究10 .教师追问:这与你之前的推测一致吗?你有什么发现I1提出问题:如果用更大的力拉动小车,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变化?怎样用实验验证?12 .教师微视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完成活动手册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1 .学生反馈交流实验结果及发现2 .小结:只有拉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3 .设问:实验中,你是怎样让运动的小车停下来的?4 .追问: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给它力;如果
6、要使运动的小车静止呢?5 .小结:让运动的小车静止,也需要用力,这个力是阻力。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动力。四、拓展(预设5分钟)1 .出示踢足球的图片,讨论足球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2 .学生交流。3 .教师小结:如脚踢静止的足球,可以使足球运动起来;脚踩住足球,可以使足球静止;通过脚踢的用力大小控制足球的运动速度等。【板书设计】1 .让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动力阻力【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 .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2 .表格下面的填空,需要在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再研讨归纳后填写。【作业设计】1给
7、小车的拉力越大时,小车的运动速度()A.越快B.越慢C.保持不变2 .让运动的小车停下来,可以用一下哪种方法()A.给它一个动力B.给它一个阻力2.用气球驱动小车【教材简析】本课的活动,是帮助学生加深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指向核心概念“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建构。学生从感受气球喷气时所产生的气流和气球的推力开始,体会气流方向和气球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再测试组装的气球小车能行驶多远,用更多的办法使小车行驶得更远,体会改变喷气装置会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这样一方面可以认识“反冲力”,另一方面加深对“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理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反冲力的例子。课文安排了学生在生活中常玩的气球
8、,把气球吹足气,气球怎样运动中展开,然后让学生动手安装一辆喷气小车,让学生解释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最后让学生明白了要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用更大的力。【学情分析】由于本课是关于气球驱动小车的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玩气球,也玩过小车,学生在玩中看到了气球吹足了气以后,会向相反方向运动,部分细心的孩子感受过气球喷出气体的方向和气球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没有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孩子没有注意或考虑过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兴趣。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划船,游泳等。学生会想到这是用力一种相反的力,才使小船
9、前进。所以本课不难理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2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就要对物体施加力。反冲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科学探究目标1 .会组装用气球反冲力做动力的小车;2 .会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反冲力大小的关系;3 .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科学态度目标1 .发展进一步运动和力的兴趣2 .意识到要把实验现象转化为支持观点的证据3 .体验合作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可以用反冲力作为动力驱动车辆、火箭、飞机等物体运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2.改变喷管粗细和气球充气量会影响小车的动力大小【教学重难点
10、】重点: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难点: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教学准备】教师:小车反冲运动实验套材、长线一根、喷气式飞机等图片小组:小车一套【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把气球充足气后放开,气球会怎么运动?(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怎样?(2)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我们能用气球驱动小车吗?二、探索:(预设10分钟)1活动一:感受认识反冲力结合学生手册中的记录单,记录反冲力的方向。(1)学生一起尝试气球游戏,并提出要求: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观察并画出气球喷漆方向和运动方向,试着做出自己的解释。【操作方法,见PPT】(2)
11、尝试固定气球的运动方向(3)词汇教学一一推力和反冲力2.活动二:组装气球车(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出示材料,微视频指导组装气球车。任务:让小车笔直地往前跑。(1)调试小车。(2)试着让你的小车能行驶更远。(3)思考,为什么充气的气球可以驱动小车呢?3.活动三:如何让小车跑得更远(1)你认为可能应吸纳过小车行驶距离的因素有哪些?如果想要行驶更远,可以怎么改进?(2)现在你们小组打算采取什么措施,让你的小车快速行驶;(3)怎么比较他们的远近呢?微视频指导测量距离方法:【见微视频】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1反冲力的认识(1)准备好材料吹足气的气球,放开后,气球会飞走
12、;气球往哪个方向飞?有什么规律吗?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推力和反冲力教学】2.反冲力越大,车运动得越远。(1)整理你们小组的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2)你们的结论和旁边小组的结论一致吗?力能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力越大运动越远。四、拓展:(预设10分钟)生活中的反冲力1.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1)学生汇报(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板书设计】3.2用气球驱动小车推力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部板书,可以呈现手册的内容:【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2.完成表格中的记录时,思考气球喷气的
13、方向和气球运动的方向之间的关系。【作业设计】1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放开气球的气嘴,气球里的气体就会喷出,从而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动小车向前运动。这个推动小车运动的力叫(2 .标出下图中轮船运动的方向34 .你看过火箭飞行吗?你觉得火箭是靠什么飞行的?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材简析】生活中,不同的车辆可能具有不同的动力驱动方式。在第2课我们学习了用气球喷气产生的反冲力作为动力,本课要学习另一种动力驱动方式,即用橡皮筋作为动力驱动小车轮子转动,轮子再带动整个小车前进。聚焦板块,教材用一组图片,唤醒学生玩橡皮筋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把橡皮筋拉伸后,有什么感觉”,然后提出驱动性
14、问题“我们能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板块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用橡皮筋组装小车,这是为第二个活动做准备的。第二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主要研究小车运动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实际上,也是研究小车运动状态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之间的关系,是对“运动和力”概念的进一步构建和理解。研讨板块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指向了小车动力的来源,第二个问题指向小车行驶远近与其动力大小的关系。通过研讨,学生会认识到橡皮筋缠绕后被拉伸产生的力为小车动物提供了动力,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拓展板块,教材呈现了一张橡皮筋拉长时的照片,引导学生发现,被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
15、拉得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力越大。【学情分析】橡皮筋是学生所熟悉的物品,在生活中已经玩过橡皮筋,知道它的一些用途比如发射小球、栓系袋子、制作模型时的连接,也知道橡皮筋拉伸后会恢复到原来状态,而且橡皮筋拉伸的越长,产生的力会越大。但不知道橡皮筋拉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力叫作弹力,也不知道如何将橡皮筋作为动力驱动小车?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认识橡皮筋动力小车的驱动特点,有利于了解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特点,更是为后面研究车辆的摩擦力、设计制作小车奠定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距离。2 .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形变。3 .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科学探究目标1 .会安装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2 .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1 .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2 .认同收集数据作为证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