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场工程-天港二支路北侧地块排水工程结构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场工程-天港二支路北侧地块排水工程结构计算书.docx(5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平场工程天港二支路北侧地块排水工程结构计算书1 .设计条件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朝阳溪以西片区,天港二支路北侧地块,根据现场调查,现渝开大道与渝怀铁路交叉处有三条铁路排水管线,主要功能为收集铁路周边雨水,再沿地形散排。目前天港二支路周边地块已平场,下游无冲沟,铁路排水出口无法散排,造成下雨天形成水塘,需要用水泵抽排,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严重影响了铁路路基的安全与稳定。另外佳盛路与渝怀铁路交叉处有一条现状排水管涵(2根DN1oOo排水管),主要功能为收集该处铁路排水,排至朝阳溪。但根据用地规划,排水管涵侵占了佳盛路东侧工业地块,对今后地块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了不利因素。因此,该片区的排水问题
2、亟需解决。工程规模包括:本工程起端设置截水沟,集中收集3处铁路排水,中段新建d1000雨水顶管转输上游雨水,末端新建d1200雨水顶管将转输雨水排至朝阳溪。另外佳盛路及天港二支路路面雨水汇合后采用d1400直埋管道接入朝阳溪。本工程全长约1675m,其中铁路雨水明沟段约240m,d1(XX)雨水顶管段365m,d1200雨水顶管段530m。佳盛路及天港二支路路面雨水汇合排水管采用d1200-d1400雨水管道540米。图1.2建设项目用地图顶管设计内容:根据排水设计,本次顶管设计部分为:(1) Y-13Y-15,Y-15Y-15-1段为顶管结构,顶管管径1om(长度:共计365m);(2) Y
3、-15Y-20段为顶管结构,顶管管径1.2m(长度:共计530m);1.2 计算依据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
4、202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3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3重庆市建筑边坡支护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重庆市建筑边坡工程方案可行性评估和施工图审查深度规定(2005年修订)2 .2技术标准1)地震设防标准: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I)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U-2010版),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主要为城市管网建设工程,抗震设
5、防类别为丙类,为标准设防类。2)顶管工作井、顶管接收井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的重要性系数m=.o,3)永久性结构设计工作年限:50年4)临时性结构设计工作年限:顶管工作井、顶管接收井结构:5年;4)地面使用荷载:10KPa5)顶管工作井、顶管接收井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6)抗浮安全系数KN11(100年一遇洪水位)7)顶管设计荷载恒载:顶管覆土;活载:20KNm2o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永久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一级边坡1.35;临时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一级边坡1.25;结构重要性系数:1.0。工作年限:永久边坡50年,临时性边坡2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设计荷载:边坡坡面:坡面人群及
6、绿化荷载IOKPa,后期使用不能超过此荷载(施工期间填方边坡坡顶堆载不得超过IOKpa或不得超过0.5m土厚)。3 .5.4竖井护壁设计内容本次设计顶管段包含多个工作井,接收井。工作井,接收井为顶管施工所需的施工临时构筑物,工作井接收井定位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分析顶推方向后确定,并应经各参建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工作井的结构设计属施工组织设计,建议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井以及接收井施工应注意对附近管线进行保护。本次顶管结构设计的工作井及接收井采用C30现浇钢筋混凝土护圈进行支护,护圈支护建议应避开雨季施工,护圈施工时,要求采用人工逐层向下进行开挖。钢筋混凝土井施工时应保证基础承载力及开挖
7、后形成的临时边坡的稳定。本项目竖井设置情况汇总如下表:统计深基坑竖井参数表位置类型井内径(m)深度(m)土体厚度(m)强风化厚度(m)边坡类型Y-13-1工作井5.516.1305.13.0岩质基坑Y-14工作井5.520.8314.02.5岩土混合基坑Y-15工作井5.530.95930.9590土质基坑Y-16接收井4.528.0004.52岩土混合基坑Y-17工作井5.522.06522.0650土质基坑Y-18接收井4.517.35517.3550土质基坑Y-19工作井5.510.78810.7880土质基坑本次顶管结构设计的工作井及接收井采用C30现浇钢筋混凝土护圈进行支护,工作井内
8、径为5.5m,接收井内径为4.5m,护壁厚度详见大样图纸,护圈支护建议应避开雨季施工,护圈施工时,要求采用人工逐层向下进行开挖(护壁大样图详见图纸)。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原始地形起伏较大,场地总体呈西高东低,拟建道路现状部分为已建道路,其余部分为施工挖方区域,场地现状斜坡坡角525,局部未整平区域地形坡角达6070。场地地貌总体上属剥蚀浅丘斜坡沟谷地貌。道路沿线地形地貌明细:总体呈矮丘斜坡地貌。图2.1项目交通位置图2.2 气象、水文2.2.1 气象:工程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据重庆气象台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为17.7,月平均气温最高是8月为38.
9、5C,最低是1月为7.2。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3C,出现日期: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8C,出现日期:1955年1月11日。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月份有59月;I(TC以下的冬寒期为12、1、2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日照1170h,无霜期349d0上述情况表明,区内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春秋多雨、四季分明的特点。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63.3mm,降雨期多集中在49月,其降雨量高达866.2mm,占全年降雨量的76%,最大日降雨量266.7mm,出现日期:2007年7月17日;历史年最大降雨量为1357.7mm,年平均
10、降雨日为168d。区内气候适宜全年施工。2.2.2 水文:沿线Y15-1处地势低洼处有地表水汇集。终点Y20处为现有朝阳溪,河宽2530m,常水位183.722m,百年洪水位189.02mo此外拟建管线沿线红线范围内未见其他池塘、湖泊、水库等大型地表水,总体上,场地水文条件简单。2.3 地质构造区位于重庆-沙坪向斜中部东侧,临近区域无断层构造发育。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为315oN23,层面结工程场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断层。在场内及邻近岩体中可见两组构造裂隙:组产状197。/66裂面平直,微张,无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间距0.401.50m,延伸长1oO3.10m;组产
11、状72/61,裂面平直间距0.30140m,延伸长1.402.80m,微张,无充填,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2.4 地层岩性据钻探揭露,场地上覆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1)、粉质粘土(Q41+d1),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泥岩。现由上至下分述:2.4.1 第四系全新统(Q)1素填土(Q4mD:杂色。主要由泥岩、砂岩碎块石、角砾、粉质粘土等组成,粘粒含量较高。泥岩、砂岩碎块石粒径一般约20350mm,地表可见最大块径约500mm,碎石含量约35%,均匀性差。稍湿饱和,松散稍密。系人工无序抛填,堆填时间不均,普遍大于5年,局部新进回填,勘察期间仍在回填。分布于整个场
12、地,为场地主要土层。未被污染。最大揭露厚度40.3m(ZK21)2残坡积粉质粘土(Q4e1+d1):棕红色。可塑状。稍有光泽,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该层分布于场地原始地形处。最大揭露厚度2.3m(ZK1O)*WZ*WZ*WZ/*/*WZ*Z*WZ*WZ*WZ2.4.2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小)1泥岩(J2s-Ms):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砂质较重,局部含灰绿色砂质条带或泥质砂岩夹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为场地主要岩性,主要分布整个场地。最大揭露厚度28.3m(ZK16)2砂岩(J2s-Ss):深灰色、灰白色。矿物成分由石英、长石等组成。局部含泥质较重或薄层泥岩。中粗粒结
13、构,钙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最大揭露厚度31.4m(ZK25)2.5基岩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内,基岩埋深壮的的?。!01),基岩面倾角一般223,局部达40。据钻探揭露的实际情况,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1.5.1 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碎块状、短柱状,质软,泥岩手折易断,砂岩手易捏成砂,岩体破碎。其厚度小、变化较大,本次钻探揭露厚度0.50(ZK37)3.1m(ZK16)01.5.2 中等风化带:岩芯较完整,主要呈短柱状、柱状,少量碎块状,岩芯节长一般0.300.35m,属较完整岩体。揭露最大铅直厚度29.4Om(ZK25)02. 6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场地地貌总体上属剥蚀
14、浅丘斜坡沟谷地貌,地形呈梯坎型,有利于地表及地下水沿地面及基岩面排泄汇入场地最低点,场地上覆人工填土,属透水层,粉质粘土属相对隔水层,富水性差,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属隔水层,砂岩属含水层。3. 6.1地表水,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多山,多沟壑。本次勘察时,由于处于雨水贫乏期,所以拟建场地内现状地表水较贫乏。勘察期间起点Y1处、Y15处两条季节性河沟,Y1处未见地表水;Y15-1处地势低洼处有地表水汇集。终点Y20处为现有朝阳溪,河宽2530m,常水位183.722m,百年洪水位189.02m。4. 6.2地下水1 .地下水类型根据分析,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雨季大气降水直接汇入场地,场地上覆
15、零星填土呈松散状,为强透水层;粉质粘土属相对隔水层(弱透水层),富水性差,下伏泥岩属隔水层,砂岩、灰岩为含水层,但其含水性受裂隙发育程度、充填情况控制。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在雨季,场地内原始地形低洼、近邻冲沟和土层厚度大的地段,可能存在较丰富的地下水,但其排泄快。未来基础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2 .孔隙水孔隙水分布于场地素填土中。素填土结构松散松散,孔隙度大,不易蓄存水分。粘性土呈可塑状,土层透水性弱,属弱含水层。水量受大气降雨的补给,水量受呈现旱季少雨季多的特征。3 .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主要埋藏在基岩裂隙中,工程区未见泉水出露。勘察施工期间,钻孔施工结束后抽干钻孔内施工用水,经24h水位观测,部分临近马银河及场地内鱼塘的钻孔内发现稳定水位。由于拟建场原始地貌未整平,场地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差,大气降水直接汇集场地内,不能及时排除。经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