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癌微创手术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74875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头癌微创手术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胰头癌微创手术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胰头癌微创手术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胰头癌微创手术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胰头癌微创手术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胰头癌微创手术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头癌微创手术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胰头癌微创手术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摘要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提升,胰腺外科进入微创时代。然而,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胰头癌患者中的应用仍具争议。近年来,我国胰腺外科医师在手术技术方而已走在国际前列,但在手术理念、适应证选择、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除此以外,我国各区域医疗水平发展严重不均衡,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需进一步规范与普及。希望通过本文,与各位外科同道共同探讨胰头癌微创手术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热点话题,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胰腺癌的规范诊治。胰腺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0%,手术仍是治疗胰腺癌的重要手段口,21O近十年来,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mini

2、-invasivepancreaticoduodenectomy,MIPD)在我国发展迅速。MIPD切口小、视野清晰、术中出血量少,受到广大外科医师的推崇。但对于复杂病例,如在合并严重粘连、肿瘤较大或累及重要血管等情况下,在手术视野暴露及操作的便捷性方面,微创并不具有优势,不仅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还会延长手术时间,患者无明显获益。2017年,我国建立了首个全国多中心胰腺癌手术登记系统一一胰腺疾病大数据平台,针对全国28个省市、70个医学中心、13595例胰腺癌患者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胰腺癌大宗病例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浙江,呈现区域聚集特点;胰腺癌行开放手术的比例占多数,腹腔

3、镜手术比例仅为12.6%,机器人手术比例仅为2.9%3o由此可见,我国各区域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如何在推广胰腺癌微创理念与普及微创手术技术的同时,实现胰腺癌规范诊治,仍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一、严格把握胰头癌微创手术适应证对于外科医师而言,对手术适应证的严格把握应该贯彻始终。这要求外科医师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手术技术,更应时刻持有规范的肿瘤学治疗理念。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IaParoSCOPiCpancreaticoduodenectomy,1PD)的适应证在不断拓展。早期有报道推荐1PD适用于无慢性胰腺炎病史、无新辅助放疗史、无上腹部手术史、非重度肥胖、肿瘤未侵犯

4、重要血管的患者。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1PD的适应证应与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相同,但同时也强调,手术应由高流量中心的具备丰富经验的外科医师完成5,61o虽然目前指南和多个循证医学证据已经证实,微创手术治疗胰头癌的效果类似于开放手术,但研究多由国内外大型胰腺外科中心报告,结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小型医院。尤其随着新辅助治疗的发展,胰头癌的治疗更趋向于以外科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这更加考验外科医师对于手术指征的把握。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可切除胰腺癌、交界可切除及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应从患者受益角度出发,优先选择新辅助治疗。在实施手术之前,至少完成4

5、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并结合CT检查、CA19-9检测及PET-CT检查等,从多个维度评估肿瘤的退缩状态。我们认为,对于胰头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没有一定之规,需结合手术医师的技术、患者自身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等综合考量。二、重视肿瘤根治性与患者远期预后微创手术治疗胰头癌最具争议之处在于其是否能实现肿瘤的完整切除,以及能否达到与传统开放手术同样的近期与远期效果。我国学者在这一问题上做了大量研究,秦仁义教授牵头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度过学习曲线的外科医师,1PD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且在RO切除率、淋巴结清扫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不劣于开放手术7o在远期预后方面,有研究

6、结果表明,1PD组与OPD组的总体生存时间、1年和2年累积生存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率均无明显差异,但1PD组的Ro切除率更高,住院时间更短,4年和5年累积生存率更高,而且术后能够早期开展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综合治疗的效果8o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oboticpancreaticoduodenectomy,RPD)的肿瘤根治性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刘荣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倾向性匹配分析,纳入了我国7个中心20122023年收治的2186例患者资料,比较了RPD与OPD的术后情况和肿瘤学结局,结果显示,RPD组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而在手术时间、胰瘦等方面无

7、明显差异;两组的总体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亦无明显差异9o邓侠兴教授团队对RPD和OPD治疗胰腺癌的预后进行对比,发现对于度过RPD学习曲线的手术医师,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10o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是胰头癌根治性切除的关键。手术入路主要分为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mesentericvein,SMV)为中心的静脉入路,以肠系膜上动脉为中心的动脉入路,以及动静脉入路交叉进行的混合入路。手术入路的选择不仅要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与重要血管的关系,还要符合主刀医师的习惯及其对解剖层次的认知和理解。我们建议,术前应仔细评估肿瘤与SMV的关系,如果肿瘤未侵犯SMV,则行

8、常规静脉入路即可,既能够减轻手术带来的创伤,亦可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但当肿瘤侵犯SMV时,建议从根治角度出发,优先选择动脉入路,同时不应拘泥于入路方向,应以显露SMA为核心,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联合多种动脉入路方式。在处理肿瘤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整块切除,更应遵循无瘤手术原则,尽量减少对肿瘤的挤压,降低其种植和播散的可能。三、遵循学习曲线规律学习曲线反映了初学者手术技能达到稳定水平的全过程,度过学习曲线是保障手术安全与效果的重要前提。荷兰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恰恰由于手术医师尚未完全度过学习曲线,导致研究因术后病死率超过10%而被迫终止11o而根据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国家手术质量改进

9、计划数据库显示,全美约80%的医学中心MIPD手术量小于20台/年,仅约20%的医学中心MIPD手术量大于20台/年12。我国人口基数大,胰头癌患者的数量较多,因此,在学习曲线研究方面发表的数据具有较强说服力。秦仁义教授联合我国16家大型胰腺中心开展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完成104例1PD预示着外科医师进入成熟期,其在手术根治性、术后并发症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有大幅提升13o在RPD的学习曲线方面,彭承宏教授团队通过回顾性分析450例RPD,提出100例与250例这两个节点,完成100例手术后,能够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完成250例手术后,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胰瘦等并发症发生

10、率14。这两项研究较为真实地反映了MIPD的学习过程,同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体会到,虽然1PD与RPD均为微创手术,但属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在操作手法方面仍具有一定差别,即使是经验丰富的1PD手术医师,在初次接触机器人手术时,仍需要充分适应其操作模式,经历严格的培训制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完成手术。应将1PD与RPD分别看待,遵循RPD学习曲线的规律,保障手术安全。四、谨慎开展复杂疑难疾病的M1PD复杂疑难疾病MIPD的开展是外科医师步入成熟期的标志,也代表着我国MIPD技术走向了新的高度。对于微创经验丰富的胰腺外科医师,可根据团队经验,有选择地开展复杂疑难疾病的M1PD,但应综合考量患者是否

11、能从中获益,不宜盲目开展,要充分意识到手术的风险和手术时间延长给患者带来的创伤,以及相关的并发症。手术方式的选择并非一成不变,如何充分利用微创的优势,同时尽可能规避其带来的风险,以患者受益为前提,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手术,是每一名术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MIPD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是1PD技术成熟的标志,其技术节点在于精准整块切除和血管吻合技术。2015年,美国梅奥医学中心CrOome等15进行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肯定了1PD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我国学者也发表了单中心数据,同样证明了1PD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但患者的远期生存受益仍有待前瞻性多中心随机

12、对照研究予以验证16*7。值得注意的是,刘建华团队在完成了第1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1PD之前,已完成了118例标准的1PD,由此可见,1PD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具有一定挑战性,应尽量由度过学习曲线的外科医师完成。我国指南建议,对于有Ro切除可能者,提倡行联合SMV和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胰腺癌根治术,而对于胰腺癌合并动脉受累者,应审慎评估手术指征,不建议联合肠系膜上动脉切除重建18o我们认为,只要腹腔镜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1PD适应证可等同于开放手术,但若无丰富的1PD经验及腹腔镜下缝合的基础,不宜盲目尝试1PD下的静脉切除重建。(二)新辅助治疗后的M1PD胰头癌经过新辅助放化疗后,肿

13、瘤周围组织粘连、水肿严重,组织脆性增加,常需动静脉切除重建,发生出血、吻合口漏等风险较大。M1PD能使解剖层次更清楚、操作更精细、手术质量更高,但由于操作空间有限,术中出血不易控制。卓奇峰等19对胰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表明新辅助治疗后MIPD手术安全、可行,然而样本量较小,仅为单中心研究,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我们建议,新辅助治疗后的胰头癌患者需慎在腹腔镜下进行静脉切除、重建,由于此类患者组织较脆,术中粘连严重,若在腹腔镜下操作,易造成静脉撕裂和出血,如操作难度大,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三)减孔M1PD的探索与传统的五孔法相比,减孔MIPD在改善切口外观、减少切口疼

14、痛及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操作空间有限,导致器械拥挤,不利于控制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近年来Gao等20探讨了单孔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ing1e-port1aparoscopicpancreaticoduodenectomy,SP1PD)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发现SP1PD手术时间较传统1PD组延长,但RO切除率、淋巴结清扫率等均无差异。然而,SP1PD手术样本量较少,胰头癌仅占4例,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性。而对于减孔RPD,Chiang等21进行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减孔RPD与OPD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延长。我们认为,虽然减孔M1PD技术上可行,但多数胰腺外

15、科医师难以实施,前期需要大量的MIPD手术经验作为保障,单中心经验并不适用于多数胰腺外科中心。五、MIPD的淋巴结清扫淋巴结阳性率是胰腺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之一,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仍具有一定争议。2023年,Staerk1e等22纳入了7项高质量研究(其中5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扩大淋巴结清扫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多,但总体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Wang等23发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同样证实了这一结论。2017年,德国海德堡大学提出海德堡三角手术理念,认为海德堡三角区域是胰腺癌局部复发的主要部位,与扩大区域淋巴结清扫不同,其更强调清扫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与SMV、

16、门静脉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的所有淋巴组织、血管及神经组织,可最大程度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24o王振勇等25对1PD中海德堡三角清扫后胰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探索,发现海德堡三角清扫组手术时间长,淋巴漏发生率高,但淋巴结清扫总数多,且RO切除率高,而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探索。指南建议除临床研究外,胰腺癌术中建议行标准范围的淋巴结清扫,包括第6、8ap、12ac、13、14ab、16b1.17组淋巴结,获取15枚以上淋巴结,以行准确的淋巴结分期;建议对疑有第16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先行冰冻病理学检查,如为阳性,可综合原发灶大小、部位、周围血管浸润、患者一般状况等综合判断是否行手术切除18。我们认为,对于具有危险因素或淋巴结转移的胰头癌患者,可尝试行海德堡三角清扫,但应注意局部精细操作,尽量减少术后淋巴漏的发生。六、RPD与1PD的比较近年来,RPD的应用日益增多。与1PD相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