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课堂教学行为发展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课堂教学行为发展趋势.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信息化课堂教学行为发展趋势为了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需了解教师在信息化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提升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稳定地显现出来的,透过可观察、可测量的课堂教学行为,可透视教师是否在实践中落实了国家提倡的新型信息化课堂教学理念与方式。信息化课堂教学发展阶段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发展历程是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课堂教学逐步融合的过程。在前教育信息化阶段,重点关注计算机教学试验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手段主要包括幻灯、视听材料等。在教育信息化1.0阶段,主要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强调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普遍借助投影、PPT等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在教育信息化应
2、用水平提升阶段,教育信息化亟待解决的任务是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2.0阶段,以引发生态变革为特征,主要任务包括在VR、机器人、学习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在多维度上更加精准地刻画师生课堂行为,为信息化课堂教学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几个阶段的发展表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在基础设施与政策导向方面有了一定基础。因此,为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需更多了解教师在信息化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提升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能够支持具有情境创设、启发思考、资源共享、多重交互、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与学习方式,而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是实现
3、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信息化课堂教师教学行为内涵和分类在信息化课堂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由于创造性地综合使用技术工具而表现出与传统课堂教学迥然不同的行为特征。因此,可以将信息化课堂教学行为描述为在信息化课堂中,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育者和学习者借助信息技术、数字教育资源、教与学方法进行的一种双边活动。在信息化课堂中,信息技术在营造全新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同时,并被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功能。笔者借鉴学界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分类方式,结合信息化课堂这一具体的教学环境所特有的技术促进教学的情境,将信息化课堂中的教师行为分为内容展示、师生互动、课堂导学、学习促进、活动组织、资源
4、获取六大类行为。其中,学习促进行为和活动组织行为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促进是教师在课堂上借助信息化工具或手段,来促进学生学习而采取的行为,包括运用技术手段创造真实的问题情境,开展小游戏、团体竞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课堂交流,强化学生学习等。活动组织则是教师用信息技术和各类数字化资源,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一系列组织管理和调节控制措施,不断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达到预定课堂目标。比如,利用相关技术手段进行课堂管理、时间管理、学生学习行为管理等。信息化课堂教学行为发展趋势随着5G、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来促进教育
5、的变革与创新已成为共识。在信息化课堂中,当教师和学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并由此激发和促进全新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师结构和课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深刻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未来教育的新形态才会真正来临。目前我国信息化课堂教学呈现两大发展趋势:第一,“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新形态。从学校角度来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课堂环境优化与工具配备、师生信息素养提升、课堂灵活教学活动设计,将是新一代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核心。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将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替代、改进或重塑的方式将技术整合应用进教学,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真实性学习。第二,人工智能技术将与学校教育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为个性化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并将协作承担教学环节中可重复、程式性的教学模块,帮助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中,如情感交互、个性化引导等,不断为教师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