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研研讨材料:深化课程研究重构研训模式.docx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084830 上传时间:2024-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研研讨材料:深化课程研究重构研训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教研研讨材料:深化课程研究重构研训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教研研讨材料:深化课程研究重构研训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教研研讨材料:深化课程研究重构研训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教研研讨材料:深化课程研究重构研训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教师教研研讨材料:深化课程研究重构研训模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教师教研研讨材料:深化课程研究重构研训模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教师教研研讨材料:深化课程研究重构研训模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教研研讨材料:深化课程研究重构研训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研研讨材料:深化课程研究重构研训模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深化课程研究, 重构研训模式当前的校本研训工作,向我们提出了双重的实施难度的挑战:其一,是原有的“让教研成为学校第一生产力”的实践难度,这个老大难的历史遗留问题尚待破解;第二,校本研训的变革性在于让教师立足校本,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体验中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藉此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发展。因而原有的“教研”与“师训”两项工作的简单拼合,无助于真正步入“校本研训”的新轨道;相反,校本研训需要破旧立新,改造提质。但纵观当前教育现状,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与日俱增,广大教师的“学习者”身份都很难突破,更遑论“教师即研究者”的理想状态的达成;同时,在教育政绩观的管理

2、体制下,对教育应试实绩的功利化追求,让基础教育处处弥漫着浓重的阻碍教育科研的雾霾,形成了一种鲁迅先生当年最难应对的所谓“无物之阵”,这实际上已经让教研基本锁定在这扭曲的体制所制约的研讨话题之内,而真正科研意义上的教研几乎是既无必要、也无可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身处一线的既有真知又有良知的广大教研管理工作者,就这样在寂寞中默默坚守、隐忍奋斗,在徒劳中作着艰难的抗争,期待着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一点点经得起终极价值和意义追问的若有若无、或多或少的教研工作成果,虽然备尝艰辛,总归是有一点功德的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浏阳二中在市教育局、教科所及师训管理部门领导的关怀和具体指挥下,把校本研训作为学校

3、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课程改革为着力点,在“精细化管理”的宗旨下,立足校本,务实求真,着眼内涵,创新提质,摸索了一点点适合自身农村高中特色的,集教学、培训(学习)和研究于一体的“教学研互动”校本研训经验,在促进老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点点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优化评价,促研训管理上台阶我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教研是第一生产力”,强调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素,教师的发展决定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以“既给动力、又给压力”的“双给力”原则,一方面突出以人为本、善用人情管理,想方设法为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搭建平台、构建舞台,更多地给教师以专业发展上的“

4、激励”、“引领”、“指导”、“点拨”;另一方面强化督导与评价、严格目标管理,以公平公正的评价保证团队精神的优化,保证教师在教学业绩和教研成果上优、良、中、差各得其所。校领导坚持定期研究教学和教研工作,及时、到位、从细节上了解和掌握学校各年级、各学科组教学教研和新课程推进的第一手材料,并认真加以指导,表扬先进,指明缺点。行政和支部亲自挂帅主持师德师风建设,组织了持之以恒的师德学习和反思;年级组、教研组按各自研训计划条块结合,开展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互学互助的活动。有效地促成了“责任第一,敬业奉献、勤勉团结、务实求真”的二中精神的铸造。修改优化教研组评价方案、教师教研工作绩效考评方案,依据这些方案

5、不定期地对教研组工作、教师的业务学习和教研绩效进行过程性督查,作为年终目标管理评价的依据。修订重构了一套完善的教研绩效考评机制。比如,以教师业务技能上的实绩和成果为重要指针,讨论修订了教职工职称评定打分排队的新方案;在目标管理评价方案中,将“教师个人教研绩效”赋分值提高到目标管理总分的17.5% ;进一步明确了教研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工作职责和部分可量化目标,采用月津贴与工作实绩挂钩浮动的方式,加强了对教研员、教研组长的制度化管理和过程性评价,并适度提高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月津贴。促成全校教学教研形成了和谐、奋进的工作局面。教研处组织策划全校师资培训活动,统筹协调年级和学科教研组工作。根

6、据校本研训制度和教科研五年发展规划,督促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明确发展目标、规划发展步骤,定期督促检查。我们反复灌输“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渗透“要超越经验主义”的意识,指出“经验”可能是误解、是局囿,是自以为是的反科学的东西,因此,教师的经验本身没有意义,只有经过省思、经过教师的主观建构才会具有意义。通过一系列务实的活动来确立省思的态度、养成省思的习惯、提升省思的能力。每月一次的“教学反思论文评优”,“全组共读一本书”活动的推出,学科教学现状总结反思表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自学自培计划的填写,学习型教研组的创建活动,学校教研博客圈的创建等等,着力点就在于此,而实效正在生成之中。二、大处着眼,小处

7、创意,细处落实,让常规教研常抓常新教研工作是一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既务虚又务实,头绪繁多,要让工作早见效、见实效,首先取决于“牵牛鼻子”、驭繁为简的整体决策。前些年我校优秀师资向“省重点”和长沙城区严重流失,加之连年“扩招”增容,导致教师队伍过分年轻化,师资出现明显断层。面对新课程,不少“成长期”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表现出“理念先行,内功薄弱,模式先进,花拳绣腿”的弊端。对此,在教学实践层面,我们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核心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以课堂教学最优化为指针,努力推进“实效教学”与“特色课堂”,并面向辖区初中和市直兄弟学校组织“教学开放日”活动,尤其是对近年来新分配入校和缺乏高三教学

8、经验的近30名教师,以“师徒协议” 中向老教师跟班听课的方式落实传帮带,并对师徒协议的落实情况组织专项检查评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理论研究层面,我们积极开展教师个别化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校本研训活动根据教师的教龄、职称等情况分层分步实施,目标指向明确,活动针对性强。抓好课题的纵深研究、论文的撰写;学校依托两项省级十一五教研课题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作为教研突破口,打通教学管理,整合现代化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进行理论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提升科研水平。两项省级课题均已顺利结题,并相继荣获优秀课题奖。老师们把教研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

9、合,围绕一个“实”字钻教学,做教研,业务素养得到较快和较大幅度的提升。我校也迎来了长沙市内外乃至全省四方教育同行来校观摹学习。远至沅陵二中、古丈一中、桃源一中、平江七中、攸县二中,近含醴陵、江西上粟、长沙市和长望浏宁四县各兄弟学校;三年来已有省内60余所高中、460人次以上的学习访问团莅临我校参观学习,对我校的办学和教研实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本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工作指针,我们对常规工作进行细节优化,力求将工作做到实处并做出创意。例如,赛课活动年年搞,我们就特别注重形式创新。有时分男女教师进行“巾帼风采杯”、“阳光气质杯”赛课,有时则组织由教师自愿报名参赛的“特色课堂”展示课,“新晋职教师

10、教研公开课”“高级教师教研组长示范课”“高三实效课堂竞赛”也有序推进;一年一度的全校赛课活动则作为重头戏,坚持以“同科目同课题内容”的方式有声有色地开展,打破资历、职称等分级别方式赛课,竞争力度凸显。又如,将每周分组教研活动改在周三晚进行,并将周二晚上定为教研组长工作例会,这样就保证了教研组长对分组教研会的筹备。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也调整为文综、理综科目视具体教学需要可分可合,分合自如,以利于集体备课效率的优化。对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的集体备课活动常抓不懈,并要求以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有行政人员不定期参与督导的方式保证集体备课的实效和深入。偶尔也组织各教研组之间相互观摹学习教研会。这些细节的

11、优化,加强了过程督导,更好地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我校的教研活动注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这个落脚点。一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比如语文教研组的主题是“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改进课堂教学,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提升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二是结合课堂教学评优展开问题式研讨。三是让老师“走出去”参加各级教研和学习交流活动。四是引导教师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自我提高。不管是网络讨论还是授课评课,我们都要求教师钻进去,全身心地投入,真正成为活动的一份子,在与本学科组的成员进行教学研讨的交流和辩论中,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并大力倡导撰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每月评

12、选“教学反思”论文,每学期评选“反思型教师”,促成老师们在业务上不断突破自我。三、系统培训,帮扶结合,分层发展,为教师成长架桥搭梯我校将师资培训工作与评职晋升、评奖评先挂钩,鼓励教师进修提高,开展名师培养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营造乐学好学的气氛。把继续教育、指导青年教师工作纳入职称评聘考核体系。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调研、评课、讲课、讲座、研讨等活动。在全校形成了你追我赶,自觉学习、自觉提高的良好局面。三年来,根据上级师训要求,及时送培了各学科专任教师和长沙市级骨干教师。在教师岗位培训、学历提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三大项目,累计送培225人次,均已100达到市教育局下达的指标要求。另有5

13、位在岗教师参加专升本学历提高培训,9位教师参加第二学历及研究生学历培训。学校通过目标引领、榜样示范和技能竞赛等方式督促青年教师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自主研修的积极性。“师德标兵”“巾帼十佳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比活动,为广大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找到了进步的动力源泉。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教学业务竞赛”和“新世纪读书工程”,既为他们带来了锻炼的机会,更为他们创设了发展的空间。我校青年教师队伍庞大,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不足32岁,学校注重“老有所领、中有所求,青有所压”,在教师管理原则上推行评价尺度一统前提之下的差异化管理,即“三自一统”。“一统”是指尺度统一,教研绩效评价指标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

14、“三自”是指三类教师分别根据自己的年龄、职称、学历、教学水平等优势和弱势,选择不同梯度的专业发展目标,确立适合自身特色的业务发展道路。实现“新教师自我成长、成熟型教师自身建设、骨干型教师自我突破”。在教研举措上,新教师求“教学定格”,即30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向高级教师和名、优、特教师拜师学艺,早日确定自己的教学风格。成熟期教师求“教学升格”,即对30到40岁的教师开展师德教育以引领精神;开展学科案例化教研活动以感悟思想;开展各类学科赛课活动以体验成功,三管齐下,力争使其三至五年内升格为“学科行家”。骨干型教师求“教学高格”,即35岁以上的县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参加每学年的“六个一”工程(读一本

15、教育理论著作,记一万字笔记,写一篇心得论文,参加一项专题或课题研究,上一堂优质示范课,做一个自制教学课件),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形成独特的“教学高格”。这样,成长期、成熟型、骨干型的三类教师都找到了切合自身的发展途径,步入了自动自发的业务提升之路。在有限的办学经费条件下,学校千方百计加大对师训的投入、对教研成果的奖励。五年来,连续两次修改调整教职工津贴和奖励方案,较大幅度提高对教师学习成果、教研成果的奖励。学校每年用于教研成果专项奖励、的经费均超过6万元(教学质量奖除外)。四、业务立人,以学促教,以研促改,构建学习型组织在新课程改革强力推进的过程中,部分老师有了“新理念”的概念化印象及

16、粗浅理解,但是对新课标、新教材钻研不深,把握不透。不少教师“埋头教书”而不注重“抬头看路”,不重视教学研究尤其是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深入揣摩,教学时“脑中无标”“胸中无纲”“心中无本”“手中无法”“目中无人”,教学内容上取舍不当,忽视基础,讲繁练难;教学方法上忽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探究能力,导致重复劳动、低效教学甚至无效教学。为了解决新课程实验中的这一老大难问题,我校致力于两个工作重点:其一是“课标教纲洗脑”,引导各学科组组织老师学课标、钻教纲,做学习摘记,做讨论交流。在边学边悟的过程中,进一步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容体系与目标体系;从思想深处认识理解新课程“淡化双基”和“不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备性”的提法,着眼学生素养,培养学生能力;并立足于课堂主阵地,加强新课程下的教法和学法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传统的“以知识立意”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二,打造教师交流的平台,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教研处编印学习型教研组创建小册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