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10024中国哲学史.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98603 上传时间:2024-1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7410024中国哲学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7410024中国哲学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7410024中国哲学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7410024中国哲学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7410024中国哲学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7410024中国哲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7410024中国哲学史.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哲学史(historyofChinesephiIosophy)课程编号:37410024学分:4学时:64(其中:讲课学时:60讨论学时:4)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教材:中国哲学教程;郑万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本课程是思政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主要讲授从孔子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哲学思想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过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特点,了解中国哲学史上各个时期的主要学派、思潮及其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把握中国哲学演化发展的脉络

2、和原因。课程目标2: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优秀哲学遗产的基础上,进而思考现代中国哲学理论发展的前景,极力为中国哲学既彰显其时代性,又坚守其民族性提供理论参照。二、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一)课程内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弱点;中国哲学的学习方法。(二)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哲学的背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以及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弱点,掌握中国哲学的学习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国哲学史的基本理论构架和研究内容2.难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第二章孔子(6学时)(一)课程内容孔子对于传统制度及信仰的态度;正名主义、以述为作,直、仁、忠、恕、利义及人性的概念和观点。

3、(二)教学要求了解孔子生平及其在中国历史的地位,阐明孔子对于传统制度及信仰的态度,掌握孔子正名主义、以述为作,直、仁、忠、恕、利义及人性的观点。(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孔子的仁-礼思想;2.难点:孔子仁礼思想德历史渊源与历史影响;第三章孟子(4学时)(一)课程内容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的政治思想,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性善论及其功利观。(二)教学要求了解孟子的生平,掌握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的政治思想,以及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性善论和功利观。(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孟子的性善论思想;2.难点:孟子性善论的依据;第四章荀子(4学时)(一)课程内容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和社会历史观,“

4、知有所合”的认识论,“化性起伪”的人性论。(二)教学要求了解荀子的生平,掌握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和社会历史观,“知有所合”的认识论,“化性起伪”的人性论。(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2.难点:荀孟人性论思想之间的异同与历史评价;第五章老子(4学时)(一)课程内容老子关于道、德以及“反者道之动”的观点及其老子的政治哲学,理想人格、理想社会以及保全生命的处世之方。作业:阅读陈鼓应老子译注更深层次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二)教学要求了解老子的生平,掌握老子关于道、德以及“反者道之动”的观点,阐明老子的政治哲学,理想人格、理想社会以及保全生命的处世之方。(三)重

5、点与难点1重点:老子之道,贵守柔雌2.难点:“反者道之动”第六章庄子(4学时)(一)课程内容“物物者非物”的天道观,齐万物,齐是非的相对主义认识论(二)教学要求了解庄子的生平及道家发展的三个阶段,阐明庄子“物物者非物”的天道观,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任自然反对人为的人生态度以及安之若命的宿命论。(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齐万物,齐是非2.难点:“物物者非物”第七章魏晋南北朝之玄学(6学时)(一)课程内容魏晋南北朝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王弼哲学(以无为本的本体论,“静为躁君”认识论,“得意忘象”的认识论,圣人无情论);稽康哲学思想(“元气陶银,众生禀焉”的自然观,“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的哲学思想(“

6、有”、“无”理论,“性”、“命”理论,动静理论,“无对”、“有对”理论,“有言”、“无言”理论,“有为”、“无为”理论,“圣人”理论,“名教”与“自然”理论)(二)教学要求建立魏晋哲学之道家玄学发展的基础知识,并使同学理解魏晋哲学本体论思维的义理脉络,使同学具备原典解读能力及儒释道三学哲学比较能力。(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魏晋玄学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2.难点:本末有无之辨;言意之辨;第八章佛教哲学家(8学时)(一)课程内容原始教义,格义阶段,般若学,六家七宗,涅盘学,佛性之争,智与天台宗,贤首与华严宗,惠能与禅宗(早期禅学;神秀北宗禅;惠能南宗禅;惠能及其后来学派)。(二)教学要求此

7、章旨在进行中国大乘佛学义理的理解与诠释,并注重哲学思考能力的基础训练,进而掌握佛教哲学的思考方式,建立自己的理论反省观点与生活运用能力。(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1)隋唐佛学兴盛的原因;(2)佛教主要宗派的思想要点;2 .难点:(1)隋唐主要佛教宗派思想与儒家的关系;(2)佛教主要宗派的心性论思想;第九章张载(4学时)(一)课程内容宋明儒学导论(辟佛老,道统说,经典传统,周敦颐、邵雍、张载);(二)教学要求认识宋明儒学理论内涵,建立学生对于宋明新儒学理论研究能力,学习儒家学者建构理论付诸实践的道德理想人格,以捍卫现代社会价值观。(四)重点与难点1重点: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历史进程与思想特点

8、;2.难点:气本论思想在宋明理学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张载的德性之知;第十章二程(2学时)(一)课程内容二程与宋明儒学的奠基。(天理,理一分殊,格物致知,见闻之知,德性之知);(二)教学要求了解二程的理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与伦理思想内涵,认识二程在中国哲学史的作用(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程朱理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与伦理思想;2.难点:见闻之知,德性之知第十一章朱熹(4学时)(一)课程内容朱熹与宋明儒学的兴盛。(理气先后,太极即理,理一分殊,即物穷理,天命与气质之性);(二)教学要求掌握朱熹的理学,理一分殊,格物致知等思想,认识朱熹哲学对中国思想史发展的影响。探讨“存天理,灭人欲”对后世的影响。(三)重

9、点与难点1重点:理在事先,太极即理2.难点:理一分殊思想第十二章陆九渊、(3学时)(一)课程内容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尽心明理,自作主宰,尊德性与道问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知格物,致良知,人心与道心(二)教学要求掌握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心学和理学的异同之处,注意朱陆之争。(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吾心即宇宙,尊德性与道问学2.难点:.朱陆之辩。第十三章王阳明(5学时)(一)课程内容天下无心外之物,天下无心外之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知格物,致良知,人心与道心(二)教学要求掌握王阳明的天下无心外之物,天下无心外之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了解王阳明的心学对后世的影响。(三)重点与

10、难点1重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2.难点:致良知第十四章王夫之对古典哲学的总结(4学时)(一)课程内容气外无理,天下惟器,象外无道,静即含动,能与所(二)教学要求理解王夫之气外无理,天下惟器,象外无道,静即含动,能与所的哲学观点,了解王夫之在中国哲学中的历史地位,掌握王夫之的哲学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天下惟器,能必副所2.难点:王夫之对古典哲学的总结三、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实验上机课程实践小计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特质4讲授法、提问法课程目标1第二章孔子61讲授法、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第三章孟子4讲授法、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第四章荀子4

11、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第五章老子4讲授法课程目标1第六章庄子41讲授法课程目标1第七章魏晋玄学61讲授法、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和2第八章佛学哲学8讲授法课程目标1和2第九章张载4讲授法课程目标1和2第十章二程2讲授法课程目标1和2第十一章朱熹4讲授法课程目标1和2第十二章陆九渊3讲授法、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和2第十三章王阳明51讲授法、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和2第十四章王夫之对古典哲学的总结4讲授法课程目标1和2复习、考试2课程目标1和2四、课程考核序号考核方式或途径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1课堂表现出勤、积极参与、作业30%2期末考试闭卷70%3注:1,分学期设置和考核的课程应按学期分别填写上表。2.考核方式或途径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业、小论文、项目设计和作品等。3 .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项目设计要求等。4 .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 .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译者涂又光,赵复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2 .论语译注作者杨伯峻中华书局2006年12月3 .中国哲学史郭齐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制定人:史云波审定人:李明宇批准人:李丽2017年9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