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2共筑生命家园课时教学设计 (2) 道德与法治九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2共筑生命家园课时教学设计 (2) 道德与法治九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6.2共筑生命家园大单元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6课建设美丽中国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名称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建设文明中国”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出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文明是个体教养和开化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守望精神家园、共筑生命家园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第五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学生自觉重
2、视中华文化的价值,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认同与自信。第六课旨在加大对中学生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和生态意识教育的力度,增强青少年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育。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学生逐步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延续文化血脉,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和践行中华
3、传统美德,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4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中国人民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历程、共同建设的美好家园、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是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中国在快速发展、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面对挑战,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
4、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命共同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正视发展挑战,中国坚持并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单元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5、,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2.责任意识,敬畏自然,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单元整体教学思路1以自己制作的视频“中华文化”为议题,回顾和梳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学生逐步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从而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时政热点材料“最美拥军”人物的事迹,认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并自觉在日常
6、生活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2 .以自己制作的视频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为议题,例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主要内容,理解在党利人民伟大斗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讨论新时代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光荣传统、康续红色基因。以“2023中国好人榜”为话题,讨论社会主主核心价值观的内容。3 .以“日本的核污水排放”、“中国在行动”为议题为议题,探讨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懂得我国为建设美丽中国所作出的努力。4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议题认识,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国情,认识“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主要措施。探讨个人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做维护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学情分析九年
7、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一般的知识和操作层面,对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和思考不多,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也不系统、不深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和意义理解较浅。九年级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认识深度不够且具有一定片面性,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历史必然性、必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对问题的分析不科学、不全面。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内涵了解不全面,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理解不深。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框主要内容阐述法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8、义先进文化,让学生逐步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从而坚守文化自信。目标确定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 .责任意识:自觉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建设美丽中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目标:了解我国为共筑生命家园所做出的努力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是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教学难点:中学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新课讲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观看视频掏鸟窝那些事学生据实回答通过观看学提出问题:你捣过鸟窝吗?如果你现在看到鸟窝,你会怎么做?为什么?生兴趣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9、和学习的积极性,并根据视频设计问题,让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个初步的认识,从而进入新课学习。自主学习出示自主学习目录: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2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83-843 .我国绿色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P844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应该怎么做?P85875 .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么的?(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是怎样的?)P87学生根据教师展示自主学习要求,完成课本P14T9页的内容。整体感知课本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环节一关注日本核污水排海观看视频日本核污水排海小组合作探究:1 .你是如何看待日本核污水排海的行为?2 .请你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知
10、识谈谈,为什么国际民众不赞同日本将核污水排放至海洋?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并交流学习情况,并整理课堂笔记。通过观看日本核污水排海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懂得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节二坚中国在行动。活动一:建设生态文明。一、展示材料和图片材料一:2023年12月9日,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等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0平方公里。将生态功能极为重要、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急需保护的生态空间,规划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系统保护。材料二学生阅读材料,据实回答,交流学习心得,并整理课堂笔记1.通过设计“中国在行动”的两个活动,懂得我国为建设美丽中国所作出的努力。2.以“碳
11、达峰”“碳中和”为议题认识,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国情,认识“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材料三云南亚洲象活动地区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为保护亚洲象,建立“大象食源地”,种象草、甜竹等大象爱吃的植物;创新成立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先后参与野生亚洲象救助20余次,成功救助野生亚洲象十余头。二、提出问题:材料和图片反映我国是如何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活动二:走绿色发展道路一、展示材料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2023年中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于2023年4月7日在北京举行
12、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论坛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论坛上,与会专家和学者共同回顾了中国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中国的绿色能源技术已经走向海外,助力当地企业降低能源成本。墨西哥金融报发文指出,“中国制造”的绿色能源技术不断输出到海外,中国正在全球范围内帮助企业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的成本。二、小组合作探究:1.“双碳”目标的提出,体现教材的哪些观点?2 .要实现“双碳”目标,请你根据所学提出你合理化的建议。3 .“双碳”目标实现后,请你描述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样子?4为实现“双碳”目标,你能做些什么?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据
13、实回答自己本节课的收获通过学生收获的情况,反馈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课堂练习1. (2023春南平期末)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与宣传主题要求相符的有()倡导绿色生活,使用新能源汽车小北外出就餐使用一次性木筷小闽出行坚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某造纸厂将污水直接排入河中A.B.C.D.2. (2023太康县二模)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介绍,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倡导“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下列古语体现这一特色的是()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
14、小而不为B.琵琶一曲肠堪断,风箫萧兮夜漫漫C.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D.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3. (2023任城区校级模拟)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为零,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提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兑现承诺需要()政府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治理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节能减排、坚持绿色发展为工作中心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强化课堂所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检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以及存在的问题。个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做低碳族A.B.C.D.回顾重温呈现课堂教课堂所学学的过程,同时,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外作业起草一份倡议书,传播你的环保理念。将课堂所学延伸课外,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