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做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0665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做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做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做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做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做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做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做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师“做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摘要】培养“研究型教师”是当前我国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在对教师的教育生活史调查中发现,教师“做研究”面临诸多困境,表现为研究价值的失落、研究趣味的失缺以及研究过程的失真。这样的研究状态不仅无助于教师专业成长,还会造成教师严重的内心冲突,结果是研究与教学相脱节、研究工作与教师主动发展的愿景相矛盾。鉴于这些问题,有必要在实践中找回教师做研究的精神旨趣。【关键词】研究型教师;专业发展;做研究;教育生活史【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2) 30-0030-06【作者简介】王雅丽,常州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

2、22)师范学院教师,讲师。教师“做研究”指的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目的,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实践者与研究者的统一” 1。提倡教师做研究,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好的问题意识和专业科研能力,同时要求其对研究具有热忱之心,认同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然而在现实中,教师的研究之路却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本研究尝试通过教师的教育生活史口述展现这些困境的表征与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邀请教师叙述教育生活,以教育参与者自身经历的事件与感受来呈现教育生活的鲜活内容,是当前教育质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笔者2022年在南京市进行了以“教师如何成长为研究

3、型教师”为主题的教师教育生活史调查,对3位教师进行了访谈:方老师是市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校骨干教师,教龄21年;张老师是学校骨干教师,教龄18年;檀老师是南京市一所乡村学校的年轻教师,教龄6年。3位教师处于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工作于城市或乡村、普通学校或名校,所述内容能够形成对比,多方面展现教师对“做研究”的看法和感受。一、教师“做研究”的现实困境(一)失根的研究:研究与教学割裂学者斯滕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认为没有教师不需要研究自己的教学,教学与研究是一体两面的活动。这一观点肯定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性。然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研究仍经常被视作教学之外的活动,研究与教学之间往往呈现

4、割裂状态。1 .研究是教学以外的事情。教学是教学,研究是研究,研究与教学被认为是两类性质不同、目的不同的事务,是两个不可能同时进行的过程。檀老师:这边工资很高,但是会让你做很多教学以外的事情,这个钱不好拿。我(本文作者,下同):教学以外的事情是什么?檀老师:研究呀。我:您对教师做研究怎么看?檀老师:没有研究,有什么研究啊?去年,我糊弄了一篇,连过程都没有,就交了。研究被看作教学工作的附加,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以外不得不接受的规定任务;一些所谓的“研究”发生在教学之外或教学之后,甚至有些情况下发生在教学之前,出现一种“没有研究”的研究。在访谈中,一些教师说他们学校的研究工作常常是混乱的、粗放的,为了

5、能够出项目,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申报课题,保证人手一个课题。先是在学校立项,然后请专家把关筛选,申报上一级课题。对一些教师的研究是否与实践相关、对改进实践有没有效果,学校并不在意;只要能够按时结题、出成果,在学校科研成果上增加一项,就会给予极大的肯定。这种缺少教学实践作基础的研究本身价值十分有限,是教师在工作之中不愿意花费时间的任务。研究与教学的分离源于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双重角色的不统一,教师既不认同自己的研究者身份,也不会主动将研究视作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 .研究与教学本末倒置。当教师意识到教学与研究应当统一,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r也得不到各自充分实施的机会。方老师:我们一个老师在微信中

6、写了个签名:“我没有时间备课,因为我要写论文;我没有时间去上课,因为我要去参加教研活动;我没有时间改作业,因为我要去写个人课题。”如果在教学中给我们一些空间,让我们边教边研,也就是边教边思,它(教师做研究)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当外界约束性的东西或者需要我们承载的东西太多的话,我们会发现自己被挤压得没有空间了。在一般教师的观念中,教学为本,研究为末,教师做研究是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种自发行动。然而现实中许多学校是在制度执行或任务考核的意义上培养研究型教师,出现一种“必须要研究、停课去研究”的错误逻辑。在这种逻辑的影响下,教学与研究之间呈现一种乱序的、相互限制的状态,很难实现健康的循环促生。而这

7、样的本末倒置也使得教学与研究成为共同撕扯教师的两种力量,教师既无法专注于教学,亦无法投入研究,增加了教师心灵的疲惫感和对自己不能尽教师本职的焦虑感。3 .教学与研究缺少“思”作联结。在教学与研究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是教师发展为研究型教师的决定性条件。张老师:学校占用我们时间太多了,我没有时间沉下心来去想想该怎么上课,教育学生的时间太少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各种各样的检查,最后都疲于应付。如果一个教师始终处于这样的状态,你没有办法要求他沉下心来思考。如果他不能沉下心来思考的话,他就只能凭经验去教学,那么试图通过写论文、搞课题来提升他的理论水平、教学水平,这其实是一种无用功。“教师做研究是让教师更加有

8、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有意识地进行实践的行动改进,获得教学理性。” 2教师做研究的动因是对现实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的愿望,缺少了 “思”作为联结,研究无疑是空中楼阁。在斯滕豪斯“没有不研究的教师”这一观点中,强调的不是教师从事专门研究或是写论文、做课题等这类事务,而是教师在教育绕问题进教学中要具备研究性思维,能够在实践中提炼出问题,并行系统的研究,使自己的教学超越经验层面,更加具有理性色彩。这种研究性思维可谓对联结教学与研究的“思”最合适的表达。(二)失趣的研究:功利化与私己化“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不确定的教学变革和生成性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具有研究的品质。但是,教师自身成为研

9、究者的愿望,才是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L “难以让人自在的研究”。当教学与研究不能很好融合时,研究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种绑缚,是教师为了职业发展而不得不拼命争取的发展资本。而当这一资本获得后,研究便会被“驱逐”出教师的生活,这不是一种健康、良性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我:学校有没有对论文这方面的要求?张老师:有的,每个学期都要求写论文。每学期的绩效,也拿这个来考核你,没有要扣钱的。我:在你们学校,反对写论文的老师多吗?张老师:当然,年轻老师不敢反对,他反对是没用的,他还要评职称啊,只有像我们这样对职称无所谓的人才可以过得稍微自在一点。将研究与教师职称、绩效等挂钩,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对教师发展水平的

10、考核与评估,另一方面是为了激励教师更好地发展。但是在实践中,评奖、评职称等这类更具现实性的回报常常会遮蔽研究本身的内在价值,导致教师误认为,研究的价值不是取决于问题解决的效果,而是以是否发表、是否立项、是否获奖来衡量。教师既抵触研究,不情愿去开展研究,又受困于研究成果不足带来的职业晋升困难,双重压力使得教师难以获得自在的生存。2.“一个和尚挑水喝”。合作研究是针对中小学教师研究能力薄弱提出的一种有效研究模式,包括学校范围内的教师合作研究、校际合作研究以及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者间的合作研究等形式。这种研究模式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支持,也有利于形成一种充盈着情感和精神信念的研究共同体

11、,是一线教师发展研究素养的有效模式。然而实践中往往很难建立合作,即使有合作,所呈现的也是另一番景象。表现一,研究是私人性的事情,教师很少在公共场合谈论研究,对他人的研究既不关心,也无意愿去了解。我:你们是怎么做研究的?檀老师:没有研究,有什么研究啊?我:其他老师做的研究,你有看到吗?檀老师:我看到什么啊,我每天三点一线,可能他们做了研究,我也没看见。表现二,合作研究是少数人才能获取的机遇,一些不具优势或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即使有强烈的合作研究意愿,也很难获得合适的合作机会。我:你们有与大学老师之间的合作研究吗?檀老师:没有,我倒有这方面的想法,给一位我很崇拜的教授发了 一大堆材料和想法,但是他也没

12、怎么理我。我:学校有过类似的合作研究吗?檀老师:也没有,我们是县里的学校,不太好,没有上面的学校那样好。像那些研究想不到我们学校。表现三,合作研究中,理论专家往往主导整个研究,教师扮演了辅助和配合的角色。当理论专家通过合作研究获得丰富的资料与结论后便结束研究,而教师们的研究需要和研究困惑没有得到有效回应。许多合作研究也没有建立连续性的合作关系,教师在实践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而理论研究者们却没有进一步合作的意愿。张老师:合作研究,就我所参与过的来说,我觉得还是掌握理论的人,他想要使自己的论文更有说服力。我觉得我们是被利用的,他利用我们来达到他所期望的实践,拿到所期望的结果后就走了,至于我们

13、在实践中有什么样的问题、困惑,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他也没来找我们了,因为他的课题出成果了。研究的功利化与私己化使得研究对于教师来说是无趣的,同时功利化的后果往往是教师为了自身利益形成恶性竞争,导致研究精神的失落。同样,在功利化和私己化的研究氛围中,教师很难自在地教学与生活,也无法获得来自外界的专业支持、情感支持,这样一种不够自由、从容、充实的研究实际上会加剧教师对研究的反感,深陷其中的教师不得不背负枷锁前行。(三)失真的研究:遵循规范与采用套路研究的“真”是研究信度效度的基本保证,也是对教师基本的学术道德要求。除了研究资料、研究数据和研究过程的失真,教师研究的“失真”还表现在以教师为主体的

14、研究缺失了属于教师这一群体的职业特质和教学生活的真实感。L ”研究就是将简单的事情说复杂”。在当前教育研究中,”教师的实践话语长期处于缺席状态,是一种边缘性话语,很难找到自己的话语空间” 3。一线教师的研究是对实践问题的真切思考与表达,采用的是富含生活特质、经验特质的实践话语,但是,受限于当前研究特有的学术语言要求与规范,教师不得不将常用的经验语言转化为学术理论用语,这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是有难度的。张老师:我觉得我没有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我只能用最通俗的生活化语言。其实有时候可能是个很简单、很小、很细节性的东西,但是这个感悟也许对其他老师的实际教学就是有益处,我没有这个能力去把它扩展到四五千字。教

15、育的实践本性决定了 “来自经验的实践话语总是伴随着社会现实问题和文化情景而出现 4。要求教师将教育实践进行理性提升不是作话语转变上的“造词运动,而是强调对教学经验内核原理的分析,找寻教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这一探索过程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应该允许教育实践者用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来进行表达,而不能苛求实践话语对理论话语的适应。2. “套用某个模式后,中奖率就高了”。研究失真的另一个表现是缺失了教学实践生活的真实感。当研究成果的多少与职称评级、绩效考核等挂钩后,教师为获得相应的职业回报,会将论文量产视为研究的终极目的,期待在短时间内通过经验总结或套用模式的方式获得成功,而忽视了论文写作背后研究的扎实开展。方老师:这两年学校请专家来帮我们指导和修改论文。上次我们教研室专门组织了个活动,请一个老师来现身说法,好像就是套用了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只要套用了这个模式,论文的中奖率就高了。通过总结成功者的经验得出一些表达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